國際佛學論叢. 第4輯,佛性
本書是根據(jù)凈宗法師于2008年三月底于丹霞山錦石巖寺所講記錄而成。作者從近代著名高僧印光大師文鈔中汲取精華語句共七十八條,一一冠以標題,稍加組織,集為《安心篇》與《實修篇》。作者對文句、名相等加以解釋,并舉出一些事例及譬喻用以說明。本書文辭簡潔雋永,靈悟動人,讀之唇齒留香。對于普通讀者來說,于生活用心、待人接物等,皆有
有的人擁有了財富,但卻耽誤了家庭;有的人開創(chuàng)了事業(yè),但卻活在巨大的壓力當中;有的年輕人對自己的未來感到迷茫;有的老年人對不久于人世而感到恐懼;還有更多的人,總感到生活平淡庸碌、空虛灰暗,體驗不到滿足和快樂。本書用禪的語言解讀“禪”的心境,即幸福的心境。讀來如沐春風,解除煩憂。
《回顧與展望:青城山道教學術研究前沿問題國際論壇文集》是四川大學青城山道教學術研究前沿問題國際論壇文集。《回顧與展望:青城山道教學術研究前沿問題國際論壇文集》共分十五個部分,其作者不僅包括國內知名學者,也包括來自美國、日本、韓國、朝鮮、德國等國家的學者。他們對道教區(qū)域歷史、前沿問題等領域進行了系統(tǒng)深入的研究,涉及當今道
《經(jīng)典發(fā)隱》:楊仁山居士對儒家《論語》《孟子》、道家《陰符經(jīng)》《老子》《莊子》《列子》等六部經(jīng)典中關鍵語段的“發(fā)隱”。作者契入這些經(jīng)典的隱藏深意,從佛學的視角發(fā)前人所未發(fā)之義。尤其后四個“發(fā)隱”,作者視為平生具代表性的著述。
生活于朝鮮王朝末期的學者李能和(1869—1943)是韓國道教研究的開創(chuàng)者,其代表作《朝鮮道教史》是第一部系統(tǒng)研究中國道教在朝鮮半島傳播并發(fā)展為朝鮮道教的著作,特別反映了20世紀初朝鮮半島在西學東漸、受外族侵略、逐漸走向現(xiàn)代化的過程中,學者們對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視之情!冻r道教史》以道教在朝鮮半島的傳播為基點,從神靈信
《簡明佛教文化通覽》主要內容包括:《華嚴經(jīng)》在中國的早期傳播、《華嚴經(jīng)》的基本內容、華嚴哲學概述、華嚴宗的創(chuàng)立與傳播、東漢三國時期的中國佛教、兩晉十六國時期的中國佛教、南北朝時期的中國佛教等。
書稿最初以《妖怪學講義》為題,刊載于黃摩西主辦的《雁來紅叢報》。全書共分總論、理學、醫(yī)學、純正哲學、心理學、宗教學、教育學與雜部八門。以后由亞泉學館購印,由于該學館失火,此書的譯稿五冊均付之一炬,僅余《總論》一冊,由商務印書館于光緒三十二年八月印行。本書即為僅余之總論。
《昨日書林:道教史》是一部道教通史,以時間為經(jīng),以教派分化為緯,全面系統(tǒng)地介紹了道教產(chǎn)生、發(fā)展和流傳的歷史。全書所記時限始于道教產(chǎn)生前的秦漢社會狀況和思想淵源,止于當代道教在世界各地的傳播。所記內容涉及道教及各支派的經(jīng)籍、教義、人物、教制、教職等等,同時兼及道教的節(jié)日、禮俗、圣地、遺跡、建筑、文學、藝術等等。在對道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