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是透過經典中記載的佛陀的平等思想、教育方法,客觀探討佛教的女性觀。以客觀的分析、比較,探索女性地位于原始至大乘佛教各階段的發(fā)展中之平等性,闡示佛教女性之智慧和慈悲特質,為現代佛教女性樹立理想的言行典范。
本書一共三千六百一十八字,主要內容是要大眾發(fā)菩提心,求無上佛道。而發(fā)菩提心必須正確,以八種方法來分別,再接十種因緣啟發(fā)它。我們發(fā)菩提心不能間斷,必須要每天發(fā)、時時發(fā)、念念不斷地發(fā)。
本書內容涉及提婆、世親傳記及其論典問題;唯識學上識變問題;境由心生之宇宙人生觀問題;彌勒信仰之起源及其應化事跡問題;順治皇帝出家等諸問題。
本書包含了切斯特頓所著的兩種傳記:《方濟各傳》和《阿奎那傳》。這部簡短的中世紀人物傳記趣味盎然、引人入勝又不乏深思。前者講述了方濟各從年輕時歸信到晚年領受圣痕的經歷,呈現了這位圣徒傳奇卻又真實的一生,讓讀者看到,他的禱告、貧窮、苦修、對自然的愛,以及他的各種異常之舉,都源于他對基督及他人誠摯的愛。后者對比了阿奎那與方濟
將上古區(qū)分為神話和信史,并加以科學性和實證性的研究,這是中國現代學術轉型最重要的實踐之一。神話古史話語系統對立互補、纏繞共生的關系及發(fā)展過程是中國現代學術建構與認同中非常重要的面相,但遺憾的是,歷來對中國現代學術史的研究大都關注史學、哲學、政治思想方面,忽略甚至遺忘了神話學。本書在重勘神話進入中國學術界過程的基礎上,探
本書結合大量精美的古代佛像相關的圖片,為讀者詳細講解古代佛像的特征、歷史傳承以及真?zhèn)蔚蔫b別方面的知識,用通俗易懂而又專業(yè)的筆觸,為收藏愛好者能夠了古代佛像的特性、識別真正的古代佛像提供有力幫助。
錦州北普陀寺坐落在錦州城北10里關外第一佛山北普陀山上,傳說它是觀音菩薩在中國北方的顯化道場。錦州北普陀寺始建于唐代,歷史悠久,聲名遠播。歷代高僧大德、文人雅士留下眾多的楹聯、詩文,是古寺千年滄桑的見證,為這千年古剎增添了濃厚的文化底蘊。本書從建筑、佛寶、高僧、逸事等多個角度,講述了錦州北普陀寺的歷史變遷,介紹了重建后
季羨林先生一生對佛教研究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季羨林從語言學、社會學、歷史學等切入,修正了原來的很多假設,考證了佛教是間接傳進中國來的!都玖w林談佛》收錄了季羨林先生經典的佛教研究文章,旨在反映季羨林先生重要的佛學研究成果,呈現季羨林先生在佛教研究中體現的思想和文化觀。
《宗教形態(tài)的心理學:宗教傳統和研究的心理學智慧》探討和論述心理學和宗教學中關于宗教心理行為的解說與干預。宗教形態(tài)的心理學有兩種不同的含義。一是科學的含義,即科學傳統中的宗教心理學,是科學家運用科學的理論、方法和技術對宗教心理的研究。這是科學心理學的一個分支。二是宗教的含義,即宗教傳統中的宗教心理學,是宗教家按照宗教的方
本書通過對魏晉南北朝時期道教的深入研究,肯定了“宗教”和“非理性”對人類社會生活的意義,將道教提升到學術層面來探討,期在重新建構道教思想體系。書中指出,道教作為一種宗教,雖然不同于儒家與道家,但其思想源流卻又離不開這兩家,它從一開始就是以儒道互補為特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