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繼羅蘭.培登的名著《這是我的立場》之后*重要的一部路德傳。作者結(jié)合對路德時代的宗教習俗、日常生活狀況以及他受教于其中的神學和宗教傳統(tǒng)的探究,向讀者清晰地展現(xiàn)了偉大的改教家路德的人生歷程和思想發(fā)展過程。作者活潑的文風與靈巧的手法使改教家路德的形象躍然紙上。
詹姆斯·基特爾森(James Kittleson),美國歷史學家、宗教改革運動研究專家,曾任美國路德神學院教會歷史教授和俄亥俄州立大學歷史教授。其他著作包括《走向建制教會:1500年至17世紀初斯特拉斯堡的宗教改革》。
序 再版序 致謝 年代表 **部分 年輕時代思想之形成 1 農(nóng)民之子 漢斯·路德 艱苦歲月 父親的抱負 埃森那赫 追尋屬靈的安全感 罪、懺悔與補贖 愛爾福特 專業(yè)教育 真理的假設 2 憂傷之子 “我愿意做一名修士” 布萊克修會 路德首次主持彌撒 嚴苛之路 懷疑的攻擊 修會內(nèi)部的張力 羅馬之旅 遷往維騰堡 3 神學生 科學之后 現(xiàn)代之路 滿足上帝的公義 屬靈之約 其他傳統(tǒng) 約翰尼斯·陶勒 鹿特丹的伊拉斯謨 沉默的歲月 尋覓平安 第二部分 改教家的產(chǎn)生 4 臻于成熟之教授 不肯饒恕的良心 博士帽 上帝的公義 謙卑的作用 一點面酵 唯獨基督 唯在福音 教牧關(guān)懷 既是罪人也是義人 尋求圣潔的危險 5 大爆炸 約翰·臺徹爾 大賭注 《九十五條論綱》 暴風雨中 海德堡辯論會 解釋論綱 6 劃清界限 羅馬的事態(tài) 安排聽訟 教皇和公會議可能出錯 信與望 奉命前往奧格斯堡 與卡耶坦面談 上訴羅馬 情勢危急 陳述案情 為我祈禱 7 公共辯論家 米爾蒂茨的使命 政治策略 因信稱義 有力的支持 萊比錫辯論會 “薩克森的胡斯” 第三部分 逃犯的工作 8逃犯 應用到生活中 被逐出教會的威脅 《致德意志基督教貴族書》 《教會被擄巴比倫》 《基督徒的自由》 復雜的政治局勢 沃爾姆斯會議 9 流亡 瓦特堡 一個被定罪的人 現(xiàn)實的關(guān)切 質(zhì)疑修士誓言 訪問維騰堡 新約的翻譯 圣經(jīng)神學 10 回到爭辯中 選侯的十字架 傳講律法 建立團隊 改革的蔓延 兩個王國 托馬斯·閔采爾 路德和農(nóng)民戰(zhàn)爭 第四部分 真教會 11 “假弟兄” 象征性理解 “外在的東西” “這是我的身體” 結(jié)婚 與伊拉斯謨辯論 意志的捆綁 圣餐之爭 公眾人物,公共問題 身體和靈里的試煉 12 牧者和教師 真正的自由 視察教區(qū) 兩份教理問答 復雜的政治 馬爾堡會談 “上帝在統(tǒng)治” 一種協(xié)同 13 被譴責的羅馬 消極反抗 科堡 試圖妥協(xié) 反抗的問題 即將來臨的災難 14 建立教會 個人事務 重洗派 改革教育 對組織的需要 實施改革 尊崇福音 路德教授 教導真理 第五部分 成熟的路德 15 信仰的談判者 政治建議 回復喬治公爵 約翰·腓特烈選侯 韋爾杰里奧的使命 尋求合一 面對面談判 16 信仰的捍衛(wèi)者 反律之爭 《施馬加登信條》 “反對猶太人” 公會議的問題 雷根斯堡會談 土耳其人的威脅 17 *后的歲月 凱蒂·路德 牧師路德 常識性建議 信仰和良心 反對公爵和教皇 18 “我們都是乞丐” 一名改教家的警告 調(diào)停爭端 艱難的談判 路德逝世 路德和他的遺產(chǎn) 從言語到行為 注釋 參考書目 人名索引 主題索引 引用路德主要著作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