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日本是世界上第二和第三大經(jīng)濟體,又是亞洲強大的兩個鄰國,中日之間有太多的文化經(jīng)濟交融,但又有著深重的歷史恩怨。歷史上的兩國關系充滿了“戰(zhàn)”與“和”,全面客觀地了解這些歷史對認識當下的中日關系十分必要!稇(zhàn)后中日關系斷章》內容包含了:對日本文化的深刻理解,對中日兩國交往歷史的客觀講述,對國際關系中的兩國關系的深
《中東問題研究》為國內一本專門以中東地區(qū)為研究對象的學術輯刊,內容涉及中東歷史、經(jīng)濟、政治、宗教文化、國際關系等領域。它將成為我國中東研究界進行學術交流的又一重要平臺,對進一步推動我國的中東研究事業(yè)具有重要學術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本輯設中東政治與外交、中國與中東關系、古代埃及歷史、中亞研究、書評等欄目。
“亞太再平衡”戰(zhàn)略背景下的美國與東南亞國家軍事關系(2009-2014)
卡斯特羅政府時期的古美關系是冷戰(zhàn)時期國際關系中*引人矚目一對小國與大國的對抗。本書運用歷史學和國際關系學的相關研究方法,對卡斯特羅政府時期(1959~2008)古美關系的演進進行了系統(tǒng)闡釋,重在解讀影響古美關系本的多層次因素以及古美關系的發(fā)展對古巴和美國的影響。
本書通過大量收集到的資料,從今越南地區(qū)與華夏交往的歷史、當?shù)卦缙谧迦号c華夏移民融合的情況,以及越南傳承中華文化的情況等三個主要方面來把越南的歷史、民族、文化及其與中國的關系進行深入的闡述,讓讀者從歷史、民族、文化的深處了解和認知越南及中越關系。
本書圍繞中國—東盟與中泰經(jīng)貿、旅游、農業(yè)、科技、海洋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組織了一批優(yōu)秀的文章。各篇文章作者就上述領域雙方交流發(fā)展狀況及其影響因素、未來發(fā)展趨勢以及共同面對的問題和挑戰(zhàn)等進行了深度的研究探討,并提出了相關對策建議,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
中美關系實現(xiàn)正;詠,學者對尼克松時期中美關系的研究置于白宮尤其是總統(tǒng)和國家安全委員會上,忽視了美國國務院等機構的作用。本書根據(jù)尼克松政府時期的總統(tǒng)、國家安全委員會、國務院、中央情報局等檔案資料,以及歷史活動參與者的回憶錄和口述資料,解釋尼克松**個總統(tǒng)任期內美國國務院在外交事務中職權的形成,梳理它在中美關系緩和歷史
本書為首都師范大學國際關系研究中心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20世紀國際格局的演變與大國關系互動研究”的中期研究成果,也是同名叢書系列的第二部。書中主要研究20世紀國際格局的演變與大國關系互動之間的關系,其中既要考察20世紀主要大國之間關系的發(fā)展變化,也要探討這些變化對國際格局演變的影響,以及一定歷史時期內相對穩(wěn)定的國際格
《中國周邊外交學刊》是由復旦大學中國與周邊國家關系研究中心、國家領土主權與海洋權益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復旦大學分中心主辦的中國周邊外交研究的專業(yè)性學術集刊,宗旨是“瞄準中國領土主權與海洋權益重大問題,努力推進對中國與周邊國家之間的政治、安全、經(jīng)濟、外交、文化關系的理論研究、戰(zhàn)略研究、個案研究和綜合研究”。
《創(chuàng)造性介入:中國外交的轉型》探討的中國外交轉型主題,與“創(chuàng)造性介入”的中國外交新態(tài)勢,有內在的邏輯聯(lián)系。其中心論點是:中國外交的創(chuàng)造性介入,需要國內合適的氛圍與條件,那就是與全球進步時代相適應、相一致的深刻社會轉型,需要外交體制機制自身的反省與改進。也因此,本書探討的主要問題是:在變革的大背景下,中國外交的社會基礎如
本輯所收錄的文章,大部分是2014年11月在北京召開的“戰(zhàn)爭與外交――第五屆近代中外關系史國際學術研討會”的會議論文,亦有部分為與會者另行提供的研究力作,分為“晚清中外關系”“民初中外關系”“戰(zhàn)時外交”“中日關系專題”等六個專題進行呈現(xiàn),集中展示中外關系研究領域的關注點和研究動態(tài),以促進此研究領域的學術交流。
本書從日美同盟繼續(xù)維持的根源入手,在明確日美同盟關系變革基礎上,標明了日美安保宣言、新防衛(wèi)合作指針、駐日美軍重組在總體流程中的相對位置,分析了它們對日美同盟關系變革的不同意義、作用與影響,在“轉向——轉軌——轉型”的相對定性、定位及其內在聯(lián)系的考察中,勾畫出了日美同盟由“冷戰(zhàn)型”向“后冷戰(zhàn)型”變革、變質的全貌。
《世界權力的轉移:政治領導與戰(zhàn)略競爭》對世界權力轉移現(xiàn)象提出了新的理論解釋,是關于崛起國何以成功和霸權何以衰落的理論。這是一本政治決定論的著作,與經(jīng)濟決定論的理論截然相反。該理論將政治領導作為導致國際格局、國際規(guī)范和國際體系三者演化的根本原因,將實力作為界定國家利益的基礎,并認為在利益明確的條件下政治領導的類型決定了對
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中辦翻譯組由閻明復、朱瑞真、趙仲元三人組成,負責中央領導的俄文翻譯工作。作者作為翻譯組組長,親歷了中蘇許多重大事件的全過程,見證了中蘇兩黨、兩國關系由友好到破裂的全過程。本書由三十多篇回憶文章組成,回憶了翻譯組的成立經(jīng)過、所做的工作,以及撤銷的情況;隨中央領導出訪蘇聯(lián)、東歐各國的情況;中蘇關系惡化、
《國際組織概論》系統(tǒng)總結國際組織的理論基礎、基本內涵,以及全球性、區(qū)域性國際組織和非政府組織,探討國際組織與國際機制、國家主權、國際安全及國際秩序的關系,分析巾國與國際組織關系的發(fā)展演變,以及巾國參加國際組織的動力和成效。國際組織作為重要國際行為體,對促進國家問交流、解決國際沖突和全球性問題、擴大發(fā)展援助、維護國際秩序
今日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什么樣的時代? 我們從哪里來,可能往哪里去? 為什么我們過去信奉不疑的標準與制度會難以為繼? 新的秩序與結構又將如何產生,從哪里涌現(xiàn)? 中國崛起將如何撼動當前全球秩序和西方話語權? 《高思在云:中國興起與全球秩序重組》將中國的發(fā)展經(jīng)驗及其影響放置在最寬廣的歷史坐標與理論視野中作者在梳理
基本信息商品名稱:中東問題研究-2015年第1期(總第1期)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時間:2015-08-01作者:本書編委會譯者:開本:16開定價:79.00頁數(shù):267印次:1ISBN號:9787509778234商品類型:圖書版次:1
加拿大既是美國在北美的安全伙伴,亦是美國在北約的重要盟友。迪芬貝克政府時期是加美安全關系史上最緊張最混亂的時期。本書以北美空防司令部的創(chuàng)設、加美在軍工領域的合作、軍事演習和核武爭端以及1963年加拿大大選等事件為中心,研究約翰·G.迪芬貝克擔任加拿大總理時期加
本書是由廣東國際戰(zhàn)略研究院牽頭組織編寫的一部發(fā)展報告,共分三部分:總報告、周邊區(qū)域經(jīng)濟合作、周邊外交和周邊安全合作,對我國周邊形勢進行了系統(tǒng)分析。
《國際安全研究(第1期)》是由國際關系學院主辦的《國際安全研究》的對應英文集刊,主題是國際安全理論研究,內容涉及不干涉內政學說、世界體系的發(fā)展、歷史視角中的三次世界大戰(zhàn)、質性和平的條件比較(當代東亞與戰(zhàn)后西歐)、當代國際安全的文化價值基礎、互聯(lián)網(wǎng)對國際政治影響機理、中國周邊安全環(huán)境指標體系及其評估、聯(lián)合陣線與美國軍事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