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部日本佛教通史專著,結(jié)合日本社會歷史背景對佛教在日本的初傳、民族化過程及其對日本歷次文化的深遠影響作了系統(tǒng)的考察,對在日本佛教和傳統(tǒng)文化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天臺宗、真言宗、凈土宗、真宗、臨濟宗、曹洞宗、日蓮宗等宗派和日本近現(xiàn)代的佛教作了比較詳細的論述。重視闡釋中日兩國佛教親緣關(guān)系和介紹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作出重大
釋非濁編的《三寶感應(yīng)要略錄》是一部發(fā)現(xiàn)于日本的珍貴遼代典籍,其編纂者為僧人非濁。該書共輯錄164則有關(guān)佛寶、法寶、僧寶感應(yīng)的故事,所引用的70餘種文獻典籍有過半業(yè)已亡佚,故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與史料價值,是探討佛教思想與信徒信仰的一部重要遼代典籍。本著作以《大正藏》排印本為底本,參校日本典籍和國內(nèi)文獻,對非濁《三寶感應(yīng)要
《碧巖錄》亦稱《碧巖集》,是一部注釋性的禪宗著作,共十卷;旧纤远U宗百則公案為主,南禪五家皆有收錄,內(nèi)容龐雜。其寫作方式是在每則公案前,先提示綱要,列出本則后,既著語評論,加以評唱,進行整體解說、提示、鑒賞。當時頗受禪僧及士大夫們的喜愛,被稱為勘驗禪者心地禪深淺的教科書。自宋代以來,此書即被列為禪門*書,受到極力推
解深密經(jīng)》是佛教唯識宗所依據(jù)的六經(jīng)十一論之一,是唯識學理*早的系統(tǒng)化表述的經(jīng)典,是解析整個佛教教法語言深奧意蘊的經(jīng)典,也是探討佛陀*真實思想的經(jīng)典!督馍蠲芙(jīng)》中陳述了佛說意蘊的觀念、三時教法的觀念、三種存在樣態(tài)的觀念、三種存在本性的觀念、深層心識的觀念、一切存在唯識所現(xiàn)的觀念,這些觀念展現(xiàn)了唯識佛學的基本理念輪廓,它
華嚴學是真理的直證,也是智慧學的佛教特殊性,亦同時為依據(jù)實踐之行道,更能深一層增加其本質(zhì)的明鮮。哲學,是成為一切文化的基礎(chǔ),從而究討幽遠的真理;倫理學,則是樹立人間的行為,引導人類走向真正的幸福與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大慧普覺禪師語錄》是中國禪宗眾多語錄中的一部,而且是相當重要的一部。它批判總括了歷代禪學流派,建立起新的禪學體系,影響了此后整整八個世紀的叢林佛教的主流!洞蠡壅Z錄》的核心是以看話禪批判各種形式的文字禪,以及當時盛行的默照禪。由于大慧宗杲的努力,很大程度上挽救了禪宗厭靜求喧的封閉危機。另一方面也擴大了士大夫禪學的社會
唯識學派,從三世紀至七世紀的五百年內(nèi),在印度學術(shù)思想界有其輝煌的歷史;后有真諦、玄奘等人在中國弘揚,在六、七世紀的中國佛學史也發(fā)生過極大的影響。因此欲了解唯識學須先對唯識學派的歷史發(fā)展有所認識。本書即是先就唯識學派的歷史源流作一探述,次就其哲學內(nèi)容作一解析。
本書內(nèi)容選自《天童正覺禪師廣錄》。《天童正覺禪師廣錄》又名《宏智禪師廣錄》,為宋代天童正覺禪師的語錄,共九卷。 天童正覺禪師為河南南陽府鄧州丹霞山子淳禪師的法嗣,鼓吹默照禪;和臨濟宗大慧宗杲主張看話禪,是當時兩大不同禪風,為時人所稱談。本書的中心思想,即在于默照禪。但于語錄卷一至卷五的部分,收錄有云門、臨濟、曹洞、法眼
《增一阿含經(jīng)》系以號稱精本的《海印寺版高麗大藏經(jīng)》為底本,再對勘《磧砂藏》(即南宋延圣院版大藏經(jīng))、《大正藏》(即大日本校訂訓點大藏經(jīng))等各版大藏經(jīng),互補遺闕。本書以樸素、簡潔、形像的語言介紹了釋迦牟尼早期傳教的情況和早期佛教四諦、五蘊、四念處、緣起、三十七道品等基本教義,闡述了出家僧尼的戒律及對在家信徒修行的規(guī)定,并
《祖堂集》記載了唐、五代南宗禪的歷史,也自然記載了南宗禪的這一理路及其延伸。 在《祖堂集》所記載的二百余位禪師,甚至僅從我們在本書中所選的二十九位禪師的言論中 ,我們也能夠看到佛教中國化的進程,看到唐代禪宗史上的巨大變化。這一變化在當時,便 如水中漣漪一樣四處漫延,影響了中國人的心理、思維與行動,使"禪"之一字成了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