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語言學看文學:唐宋近體詩三論》一書是語言學和文學的跨專業(yè)研究,包括“四行的世界──從言談分析的觀點看絕句的結構”“從主題─評論的觀點看唐宋詩的句法與賞析”“唐詩對偶句的形式條件與篇章修辭功能”三個專題討論,以唐宋近體詩為材料,從語言學的視角、用語言學的方法去觀照文學,同時也發(fā)展了語言學的理論,拓寬了其應用范圍,對兩門學科的研究都有推動作用。
《從語言學看文學》是語言學和文學的跨專業(yè)研究,以近體詩為材料,從語言學的視角、用語言學的方法觀照文學,同時也發(fā)展了語言學的理論,拓寬了其應用范圍,對兩門學科的研究都有推動作用。正如本書作者所說:"語言研究原本是傳統(tǒng)文學研究中重要的一環(huán),兩者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要深入了解語言應用的原理原則非研究文學不可;就文學研究而言,則對文學的理解與欣賞更非依賴語言的深入研究不可。"
曹逢甫,臺灣清華大學教授,國際知名語言學家。著有《主題在漢語中的功能研究》(語文出版社1995年)、《漢語的句子與子句結構》(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5年)等。
壹:四行的世界──從言談分析的觀點看絕句的結構
一、導言
二、絕句的音韻、對仗以及造句法與"起承轉合"的關系
三、不符合"起承轉合"結構原則的絕句
四、"承""轉"的方法
五、起承轉合的結構原則與絕句的欣賞
六、結語
貳:從主題─評論的觀點看唐宋詩的句法與賞析
一、導論
二、句法分析的理論架構
三、意義節(jié)奏與音韻節(jié)奏
四、主題的選擇與詩意的傳達
五、句長、句式與詩的表情作用
六、結語
叁:唐詩對偶句的形式條件與篇章修辭功能
一、導論
二、唐律對偶句的形式條件──語音與語法之部
三、語意條件
四、對偶句的篇章修辭功能
五、結語
參考文獻
詩題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