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蘇聯(lián)社會主義文學中一部最輝煌的名著,已成為世界文學中的經(jīng)典之作。它被譯介到中國半個多世紀以來一直盛傳不衰。它被視為生活教科書,人生的路標和精神補品,被一代代讀者承傳著。在1999年舉辦的感動共和國的五十本書的一次群眾投票評選活動中,《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名列第一。一部外國文學作品在我國具有如此的歷史穿透力是罕見的。
任何一部成功的作品多半都是和著作者的血淚寫成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不是傳記作品,但它所反映的基本上是奧斯特洛夫斯基本人極不平凡的人生經(jīng)歷,是他對生活的切身體驗,對人生價值、人生意義的哲理性思考和總結。
尼古拉·阿列克謝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是俄羅斯人,出生在烏克蘭西部邊陲的沃倫省(現(xiàn)屬羅夫諾州)的一個貧苦的工人家庭。父親是酒廠的工人,母親給人家當廚娘。他不滿十歲就給人家放牛、做童工,備嘗饑寒之苦和人格的屈辱。艱難的時世,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在他幼小的心靈里孕育了對權貴和剝削壓迫者的憎恨,從小就形成了桀驁不馴的反叛性格。
尼古拉從小好學,從六歲起就渴望進小學讀書,但都因生活困難而未能如愿。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他隨家遷往烏克蘭內(nèi)地小鎮(zhèn)舍佩托夫卡。在那里他再次進教會學校讀書,但剛?cè)雽W幾個月就被神學教師開除。到十月革命后,他才有了就學的可能,但因家庭經(jīng)濟困難而只好半工半讀:他一邊讀書,一邊在車站小食堂當雜工,在發(fā)電廠給鍋爐工當助手。尼古拉有如饑似渴的求知欲,尤其喜歡讀諸如《牛虻》、斯巴達克斯和加里波底的傳記這類描述具有反抗精神的英雄形象的書籍。他不惜把自己在工廠得到的份兒飯送給書報攤主以換取免費讀書讀報的權利。
尼古拉從小就對以消滅剝削、消滅壓迫、解放人類為斗爭目標的布爾什維克黨有一種近似本能的親和力。早在半工半讀期間,他就結識了工人布爾什維克貝列德雷丘克和林尼克(后來的舍佩托夫卡革命委員會主席)。一九一八年,舍佩托夫卡被彼得留拉匪軍占領,革命委員會轉(zhuǎn)入地下,從那時起,尼古拉就積極投身于布爾什維克領導的地下斗爭,張貼傳單,傳遞情報,還不顧生命危險救出了被捕的革命委員貝列德雷丘克。十五歲的尼古拉,第一批參加了本市的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
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自幼養(yǎng)成了剛毅果敢、堅定不移的個性。他對自己立志要做的事義無反顧。一九一九年,紅軍離開舍佩托夫卡時,他背著家人毅然跟隨部隊上了前線。先是在科托夫斯基部隊同波蘭白軍作戰(zhàn),后歸編到布瓊尼騎兵第一軍團,先后當過通信兵,騎兵和偵察員。他年僅十六歲,但在戰(zhàn)斗中驍勇過人,切切實實經(jīng)受了火與血的洗禮。同年八月,在攻打利沃夫的戰(zhàn)斗中,他頭、腹部受了重傷,右眼失明,被迫復員,轉(zhuǎn)到地方工作。
一九二一年他十七歲,被烏克蘭肅反委員會派到基輔市所屬機構工作,后受共青團基輔市委指派到中央所屬一鐵路工廠當助理裝配工,并任團支書。同年秋,參加搶修窄軌鐵路工程、艱苦卓絕的惡劣環(huán)境使他得了傷寒和風濕病,但他仍堅持工作,一直擔任共青團區(qū)委書記。一九二四年,被批準為布爾什維克黨員。
從一九二四年開始,他的健康狀況日益惡化,醫(yī)療委員會診斷他已成殘廢。這時,他預感到自己的生命已經(jīng)到最后的決戰(zhàn)階段,他開始抓緊時間,頑強地自學,力爭換一種武器重返戰(zhàn)斗崗位。
一九二七年末,他開始試著寫關于科托夫斯基旅的戰(zhàn)績故事,同時堅持收聽共產(chǎn)主義函授大學的廣播課程。第二年,他把寫好的手稿寄到敖德薩去征求戰(zhàn)友們的意見,可惜他沒留副本,書稿在退回途中不幸遺失。
......
尼奧斯特洛夫斯基(l9041936),蘇聯(lián)作家。1919年入伍,成為布瓊尼騎兵團偵察兵。負傷復員后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主要著作有《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暴風雨中誕生的》。
譯者:
梅益(19142003),曾用名梅雨,廣東潮州人。1929年入上海中國公學。1934年開始發(fā)表譯作。1937年在上海主持《譯報》。1945年籌辦《新華日報》(上海版)。解放后任中央廣播事業(yè)局局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總編輯。主要譯著有斯諾《西行漫記》(合譯)、斯諾夫人N. 威爾斯《續(xù)西行漫記》、尼赫魯《自傳》、尼普里波依《對馬》、奧斯特洛夫斯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