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文化建設的多重維度研究》立足于中國進入“新時代”的時代背景,以“習近平關于新時代文化建設論述”為理論依據(jù)和理論指導,在吸收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文化建設理論的基礎上,綜合運用全面與系統(tǒng)相統(tǒng)一、歷史與邏輯相統(tǒng)一、理論與實踐相統(tǒng)一的研究方法,側重于從時代、哲學、政治、科學、道德五個維度對“習近平關于新時代文化建設論述”進行系統(tǒng)、全面、深入的研究和探討,對進一步深化“習近平關于新時代文化建設論述”的理論闡釋、增強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秉h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圍繞新時代文化建設發(fā)表了一系列立意高遠、內涵豐富、思想深刻的重要論述。習近平關于新時代文化建設論述強調,新時代文化建設要善于把握時代脈搏,厚植哲學底蘊,把準政治方向,推動科學建構,加強道德建設等。習近平關于新時代文化建設論述蘊含著新時代文化建設的時代維度、哲學維度、政治維度、科學維度、道德維度,這五重維度之間具有內在的邏輯關系,構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
本書以“新時代”為研究立足點,以“文化建設”為研究關鍵點,以“五重維度”為研究重點,以“習近平關于新時代文化建設論述”為理論依據(jù)和理論指導,主要從時代維度、哲學維度、政治維度、科學維度和道德維度五個部分對新時代文化建設展開探討。第一部分,新時代文化建設的時代維度,主要從新時代文化建設的時代背景、時代特征和時代意義三個方面展開。新時代文化建設是時代發(fā)展的要求與呼喚,是適應國內外重視文化建設的必然舉措,具有政治性與人民性、科學性與實踐性、具體性與全面性、民族性與包容性的時代特征,對于提升精神文明、增強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強國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第二部分,新時代文化建設的哲學維度,主要從哲學層面對新時代文化建設展開探討。新時代文化建設以馬克思主義價值論、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和唯物辯證法為根本遵循,堅持“以人為本”的價值論,秉承實踐是文化建設和文化發(fā)展根本動力的認識論。從唯物辯證法的矛盾性、發(fā)展性和聯(lián)系性對新時代文化建設展開探討,對于從哲學的視角來認識和解讀新時代文化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對于推進新時代文化建設具有重要的價值。第三部分,新時代文化建設的政治維度,主要從政治層面對新時代文化建設展開探討。推進新時代文化建設的核心、關鍵是以正確的政治方向為指引,堅定正確的政治立場,這是新時代文化建設的根本政治遵循。新時代文化建設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茖W的指導思想、堅強的領導核心、引領人心的核心價值體系有力地保證了新時代文化建設的政治屬性和政治立場。第四部分,新時代文化建設的科學維度,主要從科學層面對新時代文化建設展開探討。新時代文化建設兼具系統(tǒng)性的結構、全面性的任務和豐富性的活動的科學屬性?茖W性的目標、整體性的內容、協(xié)同性的實施,從整體上推進新時代文化建設;重視加強理論建設,對內重視發(fā)展文化產業(yè),對外重視講好中國故事,確保新時代文化建設的全面推進;重視開展精神文化活動、文化教育活動和文化交流活動,保證新時代文化建設的有效推進。第五部分,新時代文化建設的道德維度,主要從道德層面對新時代文化建設展開探討。推進新時代文化建設要以優(yōu)秀的道德資源為豐厚滋養(yǎng),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著力推進社會公德建設、職業(yè)道德建設、家庭美德建設和個人品德建設,在全社會營造崇德向善的道德環(huán)境和道德氛圍,培育向上、向善的道德力量,有效提升人民的道德境界,提高人民的道德追求,增強人民的道德力量。
吳清清,1987年生,山東臨沂人,法學博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威海)教師,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方法、馬克思主義文化建設理論研究。在《思想教育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宄》等期刊發(fā)表論文數(shù)篇,曾榮獲山東大學“同屏在線,共振育人”在線直播教學比賽一等獎、山東大學2020年度課程思政很好教學案例評選一等獎、山東大學首屆“教師教學創(chuàng)新大賽”二等獎等。
導論
一、研究現(xiàn)狀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新時代文化建設的時代維度
一、時代背景
二、時代特征
三、時代意義
第二章 新時代文化建設的哲學維度
一、價值論之維
二、認識論之維
三、辯證法之維
第三章 新時代文化建設的政治維度
一、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
二、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三、堅持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
第四章 新時代文化建設的科學維度
一、結構的系統(tǒng)性
二、任務的全面性
三、活動的豐富性
第五章 新時代文化建設的道德維度
一、道德目標
二、道德資源
三、道德工程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