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社會心理學是20世紀心理學研究的新領域,是運用進化心理學理論和方法探索社會心理現(xiàn)象的一門新學科。進化社會心理學以進化論作為心理學研究的指導思想,認為人的心理是人類進化過程中通過自然選擇形成的適應裝置,心理學的研究目標就是發(fā)現(xiàn)、理解和詳盡的描繪人類心理的設計。《進化社會心理學:人性的深層探索》首先闡述了進化社會心理學產(chǎn)生的生物學及心理學背景和主要研究領域,說明了進化社會心理學的基本原理,并對社會進化心理學主要研究如社會情緒、男女擇偶標準、兩性沖突、家庭關系、文化進化等領域的理論和實證研究進行了詳盡的介紹和分析,指出這些研究的貢獻和局限,探討未來研究的問題和方向。
朱新秤,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院教授。1982年9月至1989年6月在華中示范大學學校教育專業(yè)、心理學專業(yè)學習獲得教育學學士、碩士學位;1996年9月至1999年6月,在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學習,獲理學博士學位。曾先后在華中理工大學社會學系、中山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工作。個人研究領域主要為:社會心理學、進化心理學、教育管理心理學、心理輔導與社會工作等;主持研宄課題23項,出版專著6部,發(fā)表學術論史60多篇,個人作為重要成員參與的《人的現(xiàn)代化理論與實踐》一書2009年獲得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很好成果(人文社會科學)一等獎。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社會情緒的進化
第三章 人格的進化:人性與個體差異
第四章 男女擇偶與性行為(上)
第五章 男女擇偶與性行為(下)
第六章 兩性沖突:干擾與利用
第七章 家庭關系:人性的縮影
第八章 文化進化:基因與學習
第九章 宗教:適應裝置與副產(chǎn)品
第十章 道德進化:結(jié)構(gòu)、起源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