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生活沒有目的,欠缺意義,人生便顯得空虛、無聊乃至痛苦。如何走出心靈的陰霾,需要向叔本華取經(jīng)。
叔本華的心靈睿語以叔本華哲學思想為主線,用淺顯易懂的語言重新闡述叔本華哲學思想賦予我們的時代意義,給那些在生活中迷茫的人們送上一盞引路燈。
叔本華,德國著名哲學家,意志主義創(chuàng)始人!耙垂陋,要么庸俗”,這是對叔本華一生最好的注解。他從小性情孤僻,父親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商人,母親是當時頗有名氣的作家。但是,叔本華與母親關系不怎么好,甚至到后來關系破裂。大學時期,叔本華一直理智、孤獨地研究哲學,并完成了自己的代表作品《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出版后卻無人問津,他說:“如果不是我配不上這個時代,那就是這個時代配不上我。”后來的一生,他始終致力于研究哲學。在最后十年終于贏得了聲望,不過依然過著孤獨的日子,陪伴他的是一條叫作“世界靈魂”的卷毛狗,他在遺言中說:“希望愛好我哲學的人,能不偏不倚地,獨立自主地理解我的哲學!
叔本華生而孤獨,孤獨卻成就了他。正是這樣一位為哲學奉獻一生的大師,恰恰能在理性的孤獨思考中得出人生的眾多感悟,給予現(xiàn)代人心靈的慰藉。叔本華的哲學思想、美學思想闡述了較為系統(tǒng)的悲劇理論、讀書論、死亡論,給現(xiàn)代人帶來諸多啟示和共鳴。
br現(xiàn)代社會,不少人大部分生活幾乎是日復一日地上班、下班,在繁忙與生存的縫隙之間,常常感覺空虛、痛苦,即便是參加種種休閑活動和娛樂,依然無法彌補內(nèi)心的虛無,甚至找不到什么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人生而痛苦,好像是一個永遠無法回避的問題。人為什么會悲觀?意志為什么令人痛苦?在叔本華看來,人類是利己主義者,然而欲望的滿足卻總是受到條件的限制,所以生活在無聊與痛苦之中。人生就是苦難,叔本華說:“生命,整個兒地根本地就是痛苦,它是和痛苦分不開的。每一部生命史就是痛苦史,對知識樂觀主義的批判,幸福與快樂包含在痛苦之中,世界唯有人的痛苦最深!
當生活充斥著無聊、空虛、痛苦的氣息,叔本華的哲學思想無疑帶來一股清流,帶走了日子里漫長而無聊的痛楚,給予人們心靈久違的快樂。
不管是哲學思想,還是美學思想,叔本華都賦予其不凡的人生意義,告訴我們:活著本身就是一種幸運,克制欲望,生而簡單,人生自然幸福。
本書以叔本華經(jīng)典語錄為引子,通過闡述其核心思想,再引入現(xiàn)實生活中,賦予叔本華哲學思想新的時代意義。了解人生,領悟人生,從閱讀這本書開始。
編著者
2017年1月
徐苑琳,女,成都行政學院副教授,曾在高校執(zhí)教多年,擔任多個刊物專欄編輯,已出版著作《童年的秘密》《圣埃克索佩里的心靈世界》《說服心理學》等,發(fā)表各類論文數(shù)十篇。
第1部分 要么孤獨,要么庸俗
第01章 內(nèi)心的自我 002
人往往無法脫離“自我”的烙印 002
打開禁錮的自我意識 005
砥礪德行,修煉品性 007
懦弱和膽怯,源于關注自身太多 010
擁有強大的內(nèi)心,才能勇往直前 013
第02章 別在意他人眼中的自我 017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 017
相交贏在保持距離 020
與其苛責對方,不如做好自己 023
不準備改變對方,而是善于利用他們 026
不必太在乎別人的冷嘲熱諷 028
禮貌是人際交往的適當距離 031
第03章 人生歸根結(jié)底都一樣 034
豐富個性的人往往對生活充滿熱情 034
生活中,壓力總是有的 037
即使世界坍塌,仍保持泰然心情 040
健康是人生寶貴的財富 042
坦然面對人生的悲與喜 045
平淡是人生的常態(tài),從容是心態(tài) 048
第04章 孤獨成就自我 051
在獨處中靜享自由 051
戰(zhàn)勝孤獨,獲得更好的自我 054
孤獨于世,超凡脫俗 056
你不夠優(yōu)秀,因為你不夠孤獨 059
忍受寂寞,飲盡孤獨 061
一定是那些孤獨時刻成就了自己 064
第2部分 人生像鐘擺
第05章 因為是你,所以痛苦 068
因無聊而空虛,因空虛而痛苦 068
外在壓力大,內(nèi)心很痛苦 071
人生所有的痛苦都來自欲求不滿 074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錯誤的東西 076
一切的不如意都微不足道 079
對他人不奢求感恩 082
第06章 生存的痛苦與虛無086
快樂是常態(tài),痛苦是小插曲 086
樂觀看待無法抗拒的痛苦 088
別為了生活而毀壞了生活的目的 091
嫉妒會毀了你的生活 093
簡單的幸福無處不在 096
別把快樂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 098
第07章 痛苦源于期望過高101
名利是海水,越飲越渴 101
欲望是幸福最大的敵人 104
心不動,則人不妄動 106
名譽在外,良心在內(nèi) 110
人之痛苦,源于貪欲過盛 112
幸福,就是珍惜現(xiàn)在所擁有的 115
第08章 存在本身,就是意義 119
自殺是一種逃避的生存方式 119
渺小的存在勝過偉大的虛空 122
死亡,以另外一種狀態(tài)存在 124
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 127
活著,努力奮斗是人生需要 131
第3部分 靈魂的聲音
第09章 美與藝術(shù),撫慰心靈 136
知識能改變一個人 136
藝術(shù),給予心靈有效的慰藉 139
學習,讓你精神更富足 142
音樂,重新賦予心靈生命 144
大自然的美令人愉快 147
閱讀,令人身心放松 150
第10章 人生最大的智慧就是享受當下 153
享受當下,活出自我 153
遺忘比絕望更強有力 155
把每一天當作獨特的一生看待 158
煩惱時多想快樂的時光 160
庸人自擾,無疑是自暴自棄 163
心境平靜,別為過去和未來煩憂 165
第11章 唯有意志才是自在之物 168
意志是戰(zhàn)勝一切挫折的利器 168
請接受命運的安排 170
意志,助你沖破黑暗的悲劇 173
人生應該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176
苦盡甘來,意志力是成功的砝碼 179
第12章 深思熟慮的真理 183
追尋真理是最高的快慰 183
自信和真理只需一根支柱 186
獨立思考,才具有真理和生命 189
敢于質(zhì)疑,挑戰(zhàn)權(quán)威 192
堅持真理,與其為友 194
真理就是不斷創(chuàng)新 197
參考文獻 200
打開禁錮的自我意識
每個人都被幽禁在自己的意識里。
——叔本華
叔本華說:“每個人都被幽禁在自我意識里!蹦敲,人們對了解自己知之甚少。你了解你自己嗎?人們對于了解自己,好像并不如想象中那么成功,似乎人們也不那么熱衷于了解自己,他們更多的是想辦法了解別人。事實上,知人始于知己,如果想了解別人,首先必須了解自己。大部分的時間,我們所認為的足夠了解自己,通常來自于旁人的一知半解或評價,我們無法時刻地反省自己,看清自己,也無法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位置來觀察自己。
認識自己,一直是哲學界久攻不下的難題。早在兩千多年前,古希臘人就將這幾個字刻在了阿波羅神廟的門柱上。幾千年過去了,人們也無不遺憾地表示:我還不夠了解自己。認識自己似乎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了解真實的自己,除了通過外界獲取足夠多的信息,還可以時時審視自己,只有這樣,我們所了解的自己才足夠全面和真實。
威廉與杰克一起去清掃街上的一個大煙囪,為了能夠進去,他們不得不踩著里面的鋼筋踏梯。當時,威廉走在前面,杰克走在后面,他們倆都抓著扶手一步一步地爬了上去,等到打掃完煙囪之后,兩個人依次走了下來。威廉依舊走在前面,杰克走在后面。
后來,當他們從長長的煙囪鉆出來,杰克發(fā)現(xiàn)了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威廉的后背、臉上到處是煙囪里的黑灰,而自己的前面好像一點黑灰都沒有,非常干凈。杰克看見威廉的樣子,心想自己一定和他差不多,臉上很臟,于是他跑到附近的小河里洗了又洗。而威廉看見杰克的樣子,以為自己全身也是干干凈凈,他只是簡單地洗洗手就上街了。結(jié)果,杰克的形象一出現(xiàn),街上所有人都笑了,而杰克卻猜不透是怎么回事。
其實別人誰也不能做你的鏡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鏡子,拿別人做鏡子,白癡或許會把自己照成天才的,F(xiàn)實生活中,人們通常無法了解真實的自我,大部分原因在于他們?nèi)菀资芡饨缧畔⒌挠绊,就好像杰克一樣,他所看見的自己是通過威廉的樣子勾勒出來的。此外,人們的自我認知往往受別人言行、外界信息暗示的影響,這樣的結(jié)果是人們會產(chǎn)生自我知覺的偏差,好像看見別人很臟,似乎自己也很臟。如果一個人想真正了解自己,需要讓自己成為自己的鏡子,而不是陷入別人的眼光中。你是否詢問過身邊人對自己的評價呢?用相對間接的方式。
有一位職業(yè)保姆用公共電話打給主人:“您是否還需要保姆呢?”主人回答說:“不需要了,我已經(jīng)聘請了一個保姆!甭殬I(yè)保姆又說:“我會幫您打掃清潔!敝魅嘶卮鹫f:“我聘請的保姆每天都在打掃清潔,一周一次大掃除,家里已經(jīng)夠干凈了!边@位保姆又說:“我會幫您做好飯,在您下班之前!敝魅嘶卮鹫f:“我家的保姆已經(jīng)做了,謝謝你,我真的不需要新的保姆了。”于是,職業(yè)保姆掛了電話。
身邊的孩子不解地問:“媽媽,你不就在這家做保姆嗎?”職業(yè)保姆回答說:“我只是想知道他們是如何評價我的這份工作的!
職業(yè)保姆通過打電話向主人詢問收集了一些關于自己工作的信息,這樣她就知道自己哪些做得好,哪些需要改進,從而更好地反省自己。對于大部分人而言,盡管人們擁有較為明智和謹慎的判斷力,但是這些特質(zhì)往往是用來評價其他的人和事物,他們很少會拿自己當作參照物。當人們沒辦法收集到一些關于自己的信息,就不容易作出明智的判斷,最終無法看清自己。
為什么算命先生總能說中一些東西?為什么星座、血型的解說總能讓人對號入座?當人們對自己無法真正了解的時候,他們常常借助算命、血型、星座,希望能夠更好地了解自己,這時他們的情緒往往是迫切的,內(nèi)心的安全感也受到影響,其心理的依賴性將大大增強,很容易受他人言語的暗示。所以,當算命先生煞有介事地說出一番話,人們很容易對號入座,這就是一種心理傾向。人們了解自己,需要通過正常的途徑,收集身邊人對自己的評價信息,這樣才能更全面地了解自己,從而作出準確的判斷。哲學啟示:
我們應該學會打開禁錮的自我意識,不要因為自己有“缺陷”或者自己認為那是缺陷,就通過自己的方法將缺陷掩蓋起來,其實這種掩蓋方式極其愚蠢。試想,當你把自己的眼睛蒙上時,你就真的掩蓋了自己的缺陷嗎?因此,無論是自身的缺陷還是優(yōu)點,我們都應該正確看待,因為面對自己是認識自己的必經(jīng)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