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邕(678-747)字泰和,唐代書法家。江都(今江蘇揚州)人。初為諫官,歷任郡守,官至汲郡、北海太守。人稱“李北!薄K簧鷮懽稚跚,并親自摩勒刻石。取法二王(羲之、獻之)而有所創(chuàng)造,筆致挺拔,精嚴遒勁,運力沉雄,自成面目。是唐代惟一以行書作為自己書法第一藝術,并取得卓著成就的書法大家。對后世影響較大。 宋《宣和書譜
蔡襄書法學虞世南、顏真卿,并取法晉人,正楷端重沉著,行書溫淳婉媚,草書參用飛白法,為《宋四家》這一。他的書法在宋代就倍受推崇。據(jù)《宋史·蔡襄傳》載:襄工于書,仁宗尤愛之。本書選編了蔡襄楷書《謝賜御書詩》、《澄心堂紙?zhí)返,行書《自書詩稿》、《景熱帖》和草書《陶生帖》等?/p>
《沈尹默書風》主要內容:20世紀八十年代后,中國書壇曾有如何評價沈尹默先生的書法藝術成就和歷史地位的討論,并出現(xiàn)了一些批評意見。這些批評大致可以分為兩種:第一種批評意見是出于不同于帖學的藝術立場,基本的看法是沈先生的革新意識和個性不強。第二種批評并未采取和帖學對立的立場,而是對沈先生作為一個20世紀享有盛名的書法家在
本字典總計引用隸書碑貼資料一百四十九種,計四百九十二家(種)。輯有真書字頭(首文)七千九百一十二字,另有簡化字頭四百二十九字等。
書法史是由眾多書法人物、事件、作品、現(xiàn)象匯成的歷史長河。對書史中的任何一件作品和事物來說,它們都是生產目的明確、要求也明確的客觀產物;然而對書史長河的演化來講,由陶文、甲骨文、大小篆,到隸書、魏書和楷書,一步一趨的變化卻是一個自然的過程。過程的完成不是上天的安排,也不是任何人的主觀意念,而是靠書法(書寫)自身的規(guī)律來實
偉大祖國源遠流長的書法藝術史,由二王、顏、柳、歐、趙等書法大家寫就。他們給后人留下舉不勝舉的書法精品,給編輯《歷代名家書法大觀》提供了廣闊的選擇天地!稓v代名家書法大觀》叢書規(guī)模宏大,從[書圣]王羲之始,上起兩晉、南北朝,歷經唐、宋、元、明、清,直至民國初期,共選了彪炳千秋的書法名家五十余人,集中他們各自的代表作品,按
褚遂良(596-658),字登善,唐代書法家。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一作陽翟(今河南禹縣)人。太宗時歷任起居郎、諫議大夫、黃門侍郎、中書令。貞觀23年受太宗遺詔輔政。高宗即位,封河南郡公,任尚書右仆射,世稱“褚河南”。因反對高宗立武則天為后,屢遭貶謫,最終降為愛州刺史,憤憂而死。褚遂良書法繼二王、歐、虞之后,別開生面。
智永,生卒年不詳,南朝陳、隋代書法家。僧人,名法極,號永禪師。王羲之七代孫,山陰會嵇(今浙江紹興)人。幼承家學,工正、草書,閉門習書三十余年,刻苦不輟。所退筆頭裝滿五簏,作銘以埋之,號“退筆!薄V怯缹憽肚ё治摹钒税俦,分送江南諸寺,為僧徒習作范本。時書名極高,求字索書者踏破門限,因以鐵裹之,人稱“鐵門限”。智永在中國
偉大祖國源遠流長的書法藝術史,由二王、顏、柳、歐、趙等書法大家寫就。他們給后人留下舉不勝舉的書法精品,給我們編輯《歷代名家書法大觀》提供了廣闊的選擇天地。本叢書規(guī)模宏大,從[書圣]王羲之始,上起兩晉、南北朝,歷經唐、宋、元、明、清,直至民國初期,共選了彪炳千秋的書法名家五十余人,集中他們各自的代表作品,按朝代延伸陸續(xù)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