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薄一波的回憶并帶有研究性質的有關中國當代史的專著。分上、下兩卷。分別論述了1949年到1956年間黨和國家有關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一些重大決策的形成過程,以及一些重大事件的來龍去脈。
本書是《劍橋中國史》系列叢書第15卷的中譯本,論述了1966—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進程,對毛澤東思想的發(fā)展,“文化大革命”的發(fā)生,以及由此產生的深遠影響作了深入、審慎的探訪;對毛澤東以后鄧小平的經濟改革和中國經濟的巨大變化作了重點論述;對國民黨在臺灣省的統治作了分析,同時對整個這一時期中國政治、經濟、外交、教
本書是《劍橋中國史》系列叢書第14卷的中譯本,描述了1949—1965年期間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努力解決中國當代問題的過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及所遇到的問題。本書共兩編,第一編記錄了新政權將蘇聯模式運用于中國嘗試,第二編論述了為尋求本國發(fā)展模式而做的努力。兩編都分析了該時期政治、經濟、教育、黨與知識分子、外交等方面的關鍵問題和發(fā)
本卷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編年》(簡史《國史編年》)第三卷,起止時間為195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本卷在編寫過程中,注意突出1951年的歷史主線,即《人民日報》本年元旦社論所指出的,“用極大的努力,在軍事上、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鞏固我們偉大的祖國”;以及圍繞這一主線所發(fā)生的幾個最為重要的事件,即開展或繼續(xù)開展了抗
本卷的編寫,除了突出重大事件以外,還注意保持重大事件線索上的完整性,即逐日逐月地記錄每件事的細節(jié),按年串起來就構成事件的基本脈胳。這些事件主要有:*訪問蘇聯及《中蘇友好互助同盟條約》的簽訂;中共七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抗美援朝的決策過程和三大戰(zhàn)役;國內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運動;各民主黨派大事;新區(qū)土地改革;一屆全國政協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是20世紀世界上發(fā)生的最有影響的偉大事件之一。1949年10月1日,天朗氣清,風和日麗。北京三十萬群眾齊集在修葺一新的天安門廣場上,隆重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這是中國人民永遠值得慶祝的輝煌節(jié)日。下午3時,大典開始。當*、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周恩來等中國共產黨和新中國領導人登上
《師范院校歷史專業(yè)系列教材:中華人民共和國史(高等教育出版社版)》編者注重突出師范院校教學特點并吸取近年研究成果,系統介紹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自成立以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歷史,重點闡述了當代中國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后十年的全面建設、“文化大革命”、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