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歷史小說《末代皇朝》擷取清王朝覆滅前夜以及辛亥革命這一歷史時期的變革,反映出一百年前仁人志士的執(zhí)著求索與民主憲政的曲折歷程。二十世紀初葉,立憲呼聲,遍于朝野。在改良與革命博弈之際,由于歷史局限和人性弱點,滿清當局違背民意,進退失據(jù),鑄成大錯,引發(fā)辛亥革命,因此喪失了最后的機會,清王朝土崩瓦解!赌┐食分乇憩F(xiàn)了1910年秋天至1911年秋天的政壇風云,深入描述了一幕幕云譎波詭的宮廷權爭,通過“國會請愿”、“皇族內閣”、“鐵路國有”、“武昌起義”、“灤州兵諫”等一系列事件,為讀者展現(xiàn)了一百年前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赌┐食啡宋锉姸,小說中刻畫了仁人志士、王公貴族、梨園名伶、青樓女子,其中載灃、吳祿貞、袁世凱、梁啟超、良弼等歷史人物,尤為傳神,同時在營造清朝末年的歷史氛圍與描摹京城的民俗風物方面,頗具匠心。
第一章醇親王府什剎海后海北沿,一隊車馬疾行,馬蹄聲、轡鈴聲雜沓而來。
這片湖泊,曾經(jīng)是元朝大都城的漕運碼頭,當年舳艫相繼,周圍有廣化寺、護國寺、凈業(yè)寺等元、明古剎,稱之為“九廟一庵”,至明朝成化年間,始稱什剎海。
這一行車馬,到了醇親王府門前,戛然而止。騎從都戴著紅纓帽,一色的棗騮馬,當中一輛大鞍車,栗子色走騾,配著紫色韁繩,藍呢子車幃子,朱色輪轂,車窗上鑲著玻璃。
醇親王府原在內城西南的太平湖畔。同治十三年,同治皇帝崩歿,身后無嗣,醇親王奕謖的世子載湉嗣繼咸豐皇帝,年號光緒。太平湖的醇親王府,從此成了“潛龍邸”。
光緒登基之后,恩封醇親王“世襲罔替”。光緒十四年,什剎海后海北岸的一座貝子府,賜為醇親王新邸,先后賞了十六萬兩銀子修葺。這座貝子府占地數(shù)十畝,原是成親王府,同治十一年,成親王五世孫遞降襲爵,承襲貝子。
京城的興隆、廣豐兩家木廠,承修醇親王新邸,歷時兩年,尚未竣工。光緒十六年,醇親王奕謖薨逝,世子載灃襲爵。
光緒二十年,載灃舉家移居什剎海新邸,太平湖的醇親王府,前院改為祠堂,后院為“潛龍邸”,稱之為“南府”,又稱“老府”。新邸稱為“北府”,占地八十余畝。光緒二十五年,在北府往北的果子市,修建了醇賢親王祠堂,北府東面有一座明朝建的龍華寺,改為家廟。
光緒三十四年,光緒皇帝崩歿,載灃的世子溥儀承續(xù)大統(tǒng),北府又成了“潛龍邸”。
醇親王府正對著后海。府門門罩五間,門前一對石獅子,一雄一雌。王府正殿稱為銀安殿,為五開間,非有大典不開,兩側有東西翼樓。正殿后面是二殿,為三開間,此處居住的是奕謖分府之前在宮里役使的太監(jiān)。二殿后面是神殿,西間為祭神之所,東間為親王合婚之所,有東西配殿。府門、銀安殿、二殿、神殿的屋頂,均覆蓋綠琉璃瓦。神殿后面是遺念殿,又稱為后罩樓,供奉先帝先后頒賞的遺物以及奕□的衣冠,院內設立佛堂。
從王府正門進西柵欄門,可以達內宅。內宅有“寶翰堂”、“九思堂”、“思歉堂”三個大院子,另有“任真堂”、“樹滋堂”幾個跨院!皩毢蔡谩庇址Q作“大書房”,正房五間,東西耳房各兩間,東西廂房各五間,正房是客廳及書房。
“九思堂”是內宅的正院,門上的匾額是康熙皇帝御筆,上書“鐘靈所”,這里是太福晉的居所。后院“思歉堂”是載灃和福晉的居所,“任真堂”是載灃的兒子讀書之所。
花園位于內宅西側,稱為“西花園”,由隨墻門人園,依游廊而行,有方亭一座,跨于湖上,因奉旨引什剎海湖水人園,故名“恩波亭”,園內的湖水稱為“南湖”。湖北岸有兩個院落,前院的南北屋均是七開間,北屋的匾額是“暢襟齋”,南屋的匾額是“濠梁樂趣”。王府東路有四進院子,為飯房、司房、家祠。
停在醇親王府門前的大鞍車上,下來了一位宗室貴胄,紅寶石頂子的白羅涼帽,石青色寧綢外褂,藍色官袍,外褂的圓補子繡著行龍圖樣。此人是貝子溥倫,道光皇帝的曾孫子,愛新覺羅氏,滿洲鑲紅旗,同治十三年生人,光緒七年承襲貝子爵位,光緒二十年加貝勒銜,福晉是隆裕太后的侄女。光緒三十年,受命率使團出席美國圣路易斯世界博覽會,受到美國總統(tǒng)接見,訪問了華盛頓、紐約、芝加哥等城市。光緒三十三年,設立資政院,溥倫和武英殿大學士孫家鼐出任總裁,籌備三年,直至宣統(tǒng)三年九月初一,資政院才算正式開院。
醇親王府門前,巡警環(huán)立。二月二十四日凌晨,在監(jiān)國攝政王載灃出入的必經(jīng)之路,后海北岸的甘水橋下,巡警起獲了一個裝有幾十磅炸藥的鐵罐。
民政部尚書善耆、提督九門步軍統(tǒng)領毓朗都趕來勘察,請德國使館武官協(xié)助檢驗,證明是英國炸藥,裝炸藥的鐵罐及零件是近日在境內制作的。警察查訪了京城內各個鐵匠鋪,終于查出來是騾馬市大街“鴻泰永”鐵鋪制作的鐵罐,買家是琉璃廠“守貞照相館”的老板。警察立即包圍了守貞照相館,將汪兆銘等人一舉抓獲。案犯供認不諱,準備在載灃的車馬過橋時引爆炸藥,與其同歸于盡。謀刺攝政王一案,當時震驚朝野,從此醇親王府內外,戒備森嚴。
護衛(wèi)引路,溥倫進了王府正門,直奔西路內宅的“寶翰堂”。他一面走一面掏出了手鏡,匆忙照了照,又正了正帽子,拾階而上。聽差搶前一步,打起了門簾,引入正房。
溥倫進屋后,趕上前去,撣了兩下袖子,沖著載灃,左腳邁半步,右腳退半步,屈腿半蹲,左手扶膝,右手下垂,口稱:“請攝政王安!陛d灃身著寶藍色貢緞長袍,上身罩著玄色庫緞對襟馬褂,頭上是青緞子瓜皮帽,帽檐鑲著一塊碧玉。天潢貴胄,卻缺乏軒昂之氣。
他姓愛新覺羅,滿洲正黃旗,光緒九年生人,與光緒皇帝載湉是同父異母兄弟。載湉的生母,是醇親王奕謖的嫡福晉葉赫那拉氏,載灃和胞弟載洵、載濤的生母,是側福晉劉佳氏。光緒十年,載灃恩封輔國公,光緒十五年恩封鎮(zhèn)國公,轉年承襲了醇親王的爵位。
庚子之亂后,與八國聯(lián)軍議和談判,聯(lián)軍統(tǒng)帥要求光緒皇帝的胞弟作為代表,赴德國為克林德公使遇害之事謝罪。載灃奉旨任欽差大臣,訪問德國。
覲見德皇威廉二世,檢閱德國陸海軍,同時考察了軍校、兵工廠、造船廠。光緒二十七年十月回國,到開封迎接兩宮回鑾,十一月隨駕走到保定,慈禧太后指婚,命載灃娶軍機大臣榮祿之女瓜爾佳氏。光緒二十九年,載灃任隨扈大臣,光緒三十二年受命管理健銳營事務,任滿洲正紅旗都統(tǒng)。
光緒三十三年,直隸候補道段芝貴重金贖買坤伶,晉獻慶親王奕勖的長子載振,并舉借十萬兩銀子,為奕勖賀壽,由此越級晉升,充任黑龍江布政使,署理巡撫,輿論為之嘩然。
岑春煊奉旨調任四川總督,突然進京人覲,參劾奕勖貪墨,慈禧命他留京,出任郵傳部尚書。軍機大臣瞿鴻機、御史趙啟霖均參劾奕勖父子,賣官鬻爵。段芝貴晉獻坤伶一案,案發(fā)天津,為北洋駐地,經(jīng)過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凱一番折沖,這樁參案查無實據(jù)。上諭宣稱,御史毫無根據(jù),任意污蔑,即行革職。為了平息輿論,慈禧開去了載振的各項差使,并將段芝貴撤職查辦。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