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政治哲學講稿(政治地思索本身就是一種政治行動:阿倫特晚年未竟之筆,重構康德政治哲學)
定 價:36 元
- 作者:[美] 漢娜·阿倫特,羅納德·貝納爾 著,曹明,蘇婉兒 譯
- 出版時間:2013/11/1
- ISBN:9787208117754
- 出 版 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B516.31
- 頁碼:237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 開本:16K
系統(tǒng)思考人類的精神活動,是漢娜?阿倫特晚年收官大作《心智生活》的旨意,遺憾的是,終篇“《判斷》”未及展開,阿倫特便辭別人世。本書匯編了阿倫特關于判斷問題的核心文獻,并對她在這一問題上的思考方向作出了解讀。
如何擺脫生命的平庸和自由的虛無?
以重建康德的政治哲學為入口,阿倫特認為:只有作出判斷,只有對公共世界里上演的事件運用我們獨立的判斷能力,世界對我們來說才具有意義。
政治地思索本身就是一種政治行動。
★ 名家解讀名家,阿倫特重構康德美學(康德粉絲必讀。 ★ 阿倫特收官大作未竟部分的前奏(阿倫特粉絲必讀。 ★ 阿倫特的備課稿,文科教員需要看的講稿典范(人文學者應該讀。 ★ 標新立異,提出人類精神自由的保證在于判斷能力(驚訝。 ★ 《康德政治哲學講稿》中的觀點“駁倒”了阿倫特早期作品中對于同一問題的觀點(有看頭。 漢娜·阿倫特相關推薦: ※《共和的危機》(阿倫特生前出版的最后著作,《論暴力》等三大名篇捍衛(wèi)共和信念)※《反抗“平庸之惡”:<責任與判斷>中文修訂版》(過去不再啟示未來,人心在昏暗中徘徊。漢娜·阿倫特集中回應“平庸之惡”,反思道德崩潰年代的個人抉擇。)
漢娜·阿倫特(Hannah Arendt,19061975),德裔美籍哲學家,20世紀重要的政治理論家、思想家,與西蒙娜波伏娃、蘇珊桑塔格并稱為西方當代最重要的女性知識分子。曾師從海德格爾和雅斯貝爾斯,在海德堡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后擔任芝加哥大學、社會研究新學院教授。阿倫特一生致力于考察現(xiàn)代社會中的政治問題和人的政治行動,并對美國政治現(xiàn)實和猶太問題有著大量極富原創(chuàng)性的洞見。
主要著作:《極權主義的起源》《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人的境況》《過去與未來之間》《論革命》《責任與判斷》《共和的危機》《猶太文集》《心智生活》《康德政治哲學講稿》等。
羅納德·貝納爾(Ronald Beiner),多倫多大學政治學教授,加拿大皇家學會會員。
譯者:
曹明,西北師范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蘇婉兒,西北師范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漢娜·阿倫特(Hannah Arendt,19061975),德裔美籍哲學家,20世紀重要的政治理論家、思想家,與西蒙娜波伏娃、蘇珊桑塔格并稱為西方當代最重要的女性知識分子。曾師從海德格爾和雅斯貝爾斯,在海德堡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后擔任芝加哥大學、社會研究新學院教授。阿倫特一生致力于考察現(xiàn)代社會中的政治問題和人的政治行動,并對美國政治現(xiàn)實和猶太問題有著大量極富原創(chuàng)性的洞見。
主要著作:《極權主義的起源》《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人的境況》《過去與未來之間》《論革命》《責任與判斷》《共和的危機》《猶太文集》《心智生活》《康德政治哲學講稿》等。
羅納德·貝納爾(Ronald Beiner),多倫多大學政治學教授,加拿大皇家學會會員。
譯者:
曹明,西北師范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蘇婉兒,西北師范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中文版前言(羅納德·貝納爾)
譯者序言
原版序言(羅納德·貝納爾)
《思索》后記
康德政治哲學講稿
(1970年秋社會研究新學院課程講稿)
想像力
(1970年秋社會研究新學院研討課筆記)
漢娜·阿倫特論判斷(羅納德·貝納爾)
附錄
康德著作年表
阿倫特著作年表
譯者后記
第一講
談論、探究康德的政治哲學有其獨特的困難。不同于其他許多哲學家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奧古斯丁、托馬斯、斯賓諾沙、黑格爾以及其他人,康德從未寫過某種政治哲學。論康德的文獻浩如煙海,但論康德政治哲學的書卻寥若星辰,其中,值得研究的惟有一本,即漢斯?薩內(nèi)爾(Hans Saner)的《從戰(zhàn)爭到和平的康德之路》。法國最近出版了一部專門研究康德政治哲學的論文集,其中幾篇頗為有趣;然而,即使在該文集中,你也很快就會看到,康德自己也是把該問題當作一個無關緊要的主題來處理的。在將康德哲學作為一個整體來研究的所有書中,只有雅斯貝爾斯(Jaspers)花了至少四分之一的篇幅來討論這個特別的主題。(雅斯貝爾斯是康德惟一的追隨者;薩內(nèi)爾是雅斯貝爾斯惟一的追隨者。)《康德論歷史》所收入的康德的那些文章以及最近編纂的名為“康德政治文論選”的文集,其品質和深度,都無法與康德的其他作品比肩;它們肯定無法組成有位作者所謂的“第四批判”鑒于它們碰巧成了這位作者的研究主題,所以他熱切地想要為它們爭得這一崇高地位?档伦约喊哑渲心承┪恼路Q之為不過一場“與理念的玩!保╬lay with ideas)或“僅僅是一次快樂的旅行”。就其中最為重要的一篇“永久和平論”而言,其諷刺的口吻表明,康德并沒有認真對待這些文章。在致凱斯維特(Kiesewetter)的一封信中(1795年10月15日),他把該文稱為“遐想”(他仿佛想起了早年他在《一個通靈者的夢用形而上學之夢來解釋》[1766]中對斯韋登伯格[Swedenborg]的揶揄)。至于《法權學說》(The Doctrine of Right, or of Law)該文你只能在賴斯(Reiss)編輯的那本書中找到,而且如果你讀過,那你可能會發(fā)現(xiàn)該文乏味而賣弄你想不贊同叔本華的這個說法都難:“就好像該文不是這位偉大人物的作品似的,倒像出自某個普通的庸人之手[gew?hnlicher Erdensohn]!狈嗟母拍睿═he concept of law),在康德的實踐哲學中至關重要康德的實踐哲學把人被理解為一種立法性存在(a legislative being);但是,若要總體上研究法權哲學(philosophy of law),我們肯定不會求諸康德,而是求諸普芬道夫或格老秀斯或孟德斯鳩。
最后,如果看看其他文章無論是賴斯編輯的那本書里的、還是其他文集(《康德論歷史》)里的,你會發(fā)現(xiàn)其中很多篇關注的都是歷史,以至于初看起來,很像是康德在用一種歷史哲學替代政治哲學,他后來的很多人都是這么做的;不過,進而再看,康德的歷史概念,本身固然很重要,但并非康德哲學的重中之重,于是乎,如果我們想要探究歷史呢,我們又會求諸維柯抑或黑格爾以及馬克思。對康德來說,歷史是自然的一部分;人類這一物種是歷史的主體,不過是被理解為造物的一部分的人類,雖然這一部分可以說是造物的最終目的和造物中的王者。歷史中至為關鍵的不是故事/事件(stories),不是歷史個體,也不是人的善行惡跡,而是那隱秘的自然狡計,那導致[人類這一]物種在代代相繼中不斷進步并將其全部潛能充分發(fā)展出來的自然狡計,當然,歷史的偶然與無序中所蘊藏的憂傷也一直讓康德耿耿于懷。一個作為個體的人,其生命是如此短暫,短到無法充分發(fā)展出人類的全部特質和潛力;該物種的歷史因而就是“自然(nature)種植在[人類]身上的全部種子得以充分發(fā)展、[人類這一]種族的命數(shù)(destiny)在這大地之上得以實現(xiàn)”的進程。這一進程就是“世界歷史”,類似于個體人的生命發(fā)展過程從孩童到青年直到成人?档聦^去毫無興趣,他感興趣的是這一物種的未來。人不是因為罪惡而被一位復仇的神逐出伊甸園的,而是被自然逐出來的,自然將人從自己的子宮中剝離出來,然后將其逐出樂土、逐出那“安全而又無害的童真狀態(tài)”。此乃歷史的肇始(beginning);歷史的進程也就是進步;這一進程的產(chǎn)物,有時被稱為文化、有時被稱為自由(“從受自然監(jiān)護到自由狀態(tài)”);只有一次,那也只是順便在一個插入語中,康德指出,這一進程也是一個實現(xiàn)“專屬于人的最高目的,即社會性[Geselligkeit]”的問題。(我們后面會看到社會性的重要性。)進步,這一18世紀的主流概念,對于康德來說,則是一種相當憂傷的觀念;他反復強調,這一觀念對個體生命而言,蘊含著顯而易見的悲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