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銷量40萬冊的超級暢銷書《清醒思考的藝術》之姊妹篇。
為什么一個差勁的理由,也比沒有理由好?為什么“最后的機會”總是讓人失去理智?有什么辦法可以讓一份成績單霎時亮眼?為什么人們打算做的事情總是太多?為什么說想要真正了解世界,就要少讀新聞?
本書繼續(xù)跨界混搭范兒,融合了經(jīng)濟、管理、心理諸學科的前沿智慧,以52個既科學又輕松,既嚴肅又有趣的精致篇章,總結了人們行動時常犯的錯誤,將“謀定而后動”落實到可操作的細節(jié)!睹髦切袆拥乃囆g》猶如一面鏡子,以之反思,時時學習,就能做到少犯錯誤,多出成績。
《明智行動的藝術》配有52幅詼諧生動的德式手繪彩插,與52個行為錯誤映照,讀來既入眼又入心。
德文、中文超級暢銷書《清醒思考的藝術》之姊妹篇。一樣的努力付出,為什么效果差好幾條街?換個思維掌握明智行動的藝術,同樣的付出,就會事半功倍。一轉念,人生立刻改變。開啟明智行動模式,讓別人去犯那些行為錯誤吧。
羅爾夫·多貝里1966年生于瑞士,在圣加侖大學獲得經(jīng)濟學博士學位,益得書摘(getAbstract)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撰有超級暢銷書《清醒思考的藝術》和《明智行動的藝術》。
1.為什么很差的理由往往也能用
用理由辯護
2.為什么作的決定越少,效果會越好
選擇疲勞癥
3.為什么你不會穿希特勒穿過的羊毛衫
關聯(lián)謬誤
4.為什么沒有戰(zhàn)爭的平均規(guī)模
平均數(shù)的問題
5.你如何被錢毀掉了動力
激勵排擠效應
6.如果沒有什么可說的,就什么都別說
廢話傾向
7.作為經(jīng)理你如何什么都不做就可以使數(shù)值看上去更好
威爾?羅杰斯效應
8.如果你有敵人,那就給他提供大量信息
1.為什么很差的理由往往也能用
用理由辯護
2.為什么作的決定越少,效果會越好
選擇疲勞癥
3.為什么你不會穿希特勒穿過的羊毛衫
關聯(lián)謬誤
4.為什么沒有戰(zhàn)爭的平均規(guī)模
平均數(shù)的問題
5.你如何被錢毀掉了動力
激勵排擠效應
6.如果沒有什么可說的,就什么都別說
廢話傾向
7.作為經(jīng)理你如何什么都不做就可以使數(shù)值看上去更好
威爾?羅杰斯效應
8.如果你有敵人,那就給他提供大量信息
信息偏倚
9.為什么在滿月時會看到人臉
聚集性幻覺
10.我們?yōu)槭裁匆獝劢?jīng)歷痛苦才得到的事物
勞力辯證現(xiàn)象
11.為什么小型公司有自己的特殊情況
小數(shù)定律
12.請謹慎對待你的期望
期望的正負效應
13.不要相信你最先憑感覺想到的內容
簡單邏輯
14.如何揭穿江湖騙子?
福勒效應
15.為什么志愿工作只對明星適用
志愿者的愚蠢
16.為什么你是情感的傀儡
情緒激發(fā)學
17.你為什么要和自己唱反調
內省錯覺
18.為什么你要斷了自己的后路
缺乏關門的能力
19.為什么我們要用好的換取新的
對新事物的狂熱
20.為什么煽動宣傳會有效果
睡眠者效應
21.為什么你對于哪個是最好的選擇很盲目
選擇盲目癥
22.為什么我們會說后起之秀的壞話
競爭偏見
23.為什么第一印象有欺騙性
最初效應和近因效應
24.為什么我們感受不到未知的事物
放血效應
25.為什么自己做的菜吃起來更香
非我發(fā)明癥候群
26.你如何利用不可想象的事情
黑天鵝效應
27.為什么我們的知識不能延伸
依賴域現(xiàn)象
28.為什么你會認為其他人和你想的一樣
虛假同感偏差
29.為什么你總是有道理的
篡改歷史現(xiàn)象
30.為什么你要和你的團隊保持一致
群體內外偏見
31.為什么我們不喜歡天馬行空
模糊不容性
32.為什么我們會認為現(xiàn)狀最好
默認效應
33. 你為什么會喜歡“最后的機會”
害怕后悔
34.為什么顯眼的不等于是重要的
凸顯效應
35.為什么實踐高于研究
知識的另一面
36.為什么錢不是赤裸裸的
賭場盈利效應
37. 為什么新年時下的決心很難實現(xiàn)
拖延癥
38.為什么你需要自己的王國
妒忌
39.為什么你寧愿讀小說也不想看統(tǒng)計數(shù)據(jù)
心智理論效應
40.為什么危機很少會是機會
“沒有殺死我”謬誤
41.為什么你偶爾應關注焦點之外的內容
注意力錯覺
42.為什么大話也有說服力
策略性虛報
43.為什么有時候你應該跟著感覺走
想得太多
44.為什么你打算做的事情過多
計劃謬誤
45.為什么拿錘子的人會把一切看成釘子
專業(yè)偏見
46.為什么計劃使人感到安心
蔡格尼克記憶效應
47.你坐哪條船比你劃槳的藝術更重要
能力錯覺
48.為什么檢驗清單使人盲目
正面效應
49.為什么會繞著箭畫箭靶子
“挑葡萄干現(xiàn)象”
50.石器時代對替罪羊的獵捕
單一因果謬誤
51.為什么開快車的人會開得更安全
意向性治療謬誤
52.為什么你不應該讀新聞
新聞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