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當空或傾盆大雨要打傘時,你有沒有好奇過傘是誰發(fā)明的,最早的傘是什么樣子的,不同地方的人打著什么樣的傘?
在日常生活中,傘對我們來說已經(jīng)司空見慣,我們很難想象如果沒有傘,生活會是什么樣子。但是你知道嗎?傘最初被發(fā)明并不是為了擋雨,而是為了遮陽。在古代,傘不是人人可得的物品,待在傘下的一般都是舉足輕重的大人物……傘雖小,卻伴隨人類文明不斷發(fā)展,它的故事遠遠超乎我們的想象。這本書仿佛一本百科大全,囊括了與傘有關(guān)的各種各樣的知識,歷史、地理、植物、藝術(shù)、語言……還有許多有趣的互動游戲和手工。翻開這本書,看看傘如何改變了我們的世界,它的背后又有多少不為人知的秘密。
1.從公元前31世紀到公元21世紀,跨越數(shù)萬年,了解傘的演變過程。
2.從非洲到歐洲再到亞洲,網(wǎng)羅世界各地的傘,打破對傘的認知,開拓眼界。
3.從遮陽傘到雨傘,再到飛行傘、折疊傘,甚至稀奇古怪的傘,了解人類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如何改變生活。
4.多種互動游戲和手工穿插,邊看邊玩,閱讀趣味大大提高。
5.整本書文字通俗易懂,插畫超級有趣,孩子看得津津有味。
[俄羅斯] 塔季揚娜·帕諾娃
研究員、小說和非小說文學(xué)的翻譯,自由插畫家。出生在俄羅斯莫斯科,畢業(yè)于圣彼得堡國立大學(xué)和計算語言學(xué)和莫斯科高等經(jīng)濟學(xué)院,F(xiàn)居住在德國,作為一名自由插畫師工作,同時教授意第緒語。
序言
“雨傘”怎么說
不淋雨,也不挨曬
世界各地的傘
古埃及的禮儀扇與傘
傘狀的植物
中國人發(fā)明了什么
由紙和絲綢做成的傘
找到所有的傘
古希臘和古羅馬的傘
親自動手做一做
印度及其鄰國的傘
可以舉傘飛行嗎?不可以
童話故事中的傘
日本:各種生活場景中的傘
折疊傘是怎么來的
非洲的傘
雨,雨,雨
在制傘工坊里
關(guān)于傘的說法
畫中傘
發(fā)明了好多種傘呀
傘都去哪兒了
你家里一定有一把傘,甚至不只有一把,畢竟家里的每個人都需要有一把屬于自己的傘?赡埽械娜说募依镞有一把舍不得扔的舊傘,此刻正靜靜地躺在柜子里“吃灰”呢。如果你把雨傘忘在了家里,天上又忽然下起大雨,那也不要緊,你可以輕輕松松地在街角的商店里買到一把新傘。又或許,在你上學(xué)或工作的地方還有一把備用傘……
不過,從前并非如此。在200多年前,傘還是一件奢侈品,人們小心地使用、愛護自己的傘,要是傘壞了,他們會盡力修好。在那個年代,雨天打傘上街是“不愛惜雨傘”的行為,甚至可能會遭到人們的嘲笑。再往前推,在1000年之前,那時只有統(tǒng)治者才能使用這樣的“行頭”。統(tǒng)治者在傘下漫步,但他們并不會親自打傘。
是誰發(fā)明了傘?發(fā)明傘的原因是什么?不同國家的傘又是什么樣子的?關(guān)于傘的問題,你都可以在《傘的百科全書》里找到答案。相信我,現(xiàn)如今已司空見慣的傘,會告訴你一段段驚人的歷史!
“雨傘”怎么說
人們最初發(fā)明傘,是為了防止曬傷和中暑,直到很久以后,才想到可以藏在傘下躲避雨雪。在俄語中,“傘”這個詞是зонтик,它既包含雨傘的意思,又包含陽傘的意思。如果你想指“雨傘”時,就得用一個詞組,因為在俄語中沒有一個單獨的詞叫作“雨傘”。
但在德語、匈牙利語、克羅地亞語和芬蘭語等語言中,都有一個專門用來指代“雨傘”的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