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圍繞人群聚集的風險管理理論和實務展開,主要介紹了人群聚集風險管理的基本理論、人群踩踏事故的觸發(fā)機理、人群踩踏事故的演化機理,并基于觸發(fā)—演化鏈條提出人群聚集風險控制的思路。以上海外灘踩踏事故作為案例,剖析了上海外灘踩踏事故的觸發(fā)機理,對其演化過程進行了仿真模擬,并針對上海外灘踩踏事故進行風險控制分析。本書的創(chuàng)新之處在于:(1)建立了物理—心理—地理三個維度的3P研究范式,并將其作為人群聚集風險管理研究的理論基礎;(2)構建了人群踩踏事故觸發(fā)與演化的貝葉斯網絡模型以及復雜網絡模型和演化博弈模型;(3)提出了人群踩踏事故的風險防控體系及其實施方案,重點闡述了兩步控制策略及其實現。通過歸納和總結人群聚集的風險管理理論,揭示人群聚集觸發(fā)和演化的基本規(guī)律,為人群聚集風險控制與管理提供理論參考。
劉思施,1987年生,畢業(yè)于武漢理工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yè),博士學歷。目前為海軍工程大學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風險管理、應急管理和創(chuàng)新管理。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多項,發(fā)表學術論文10余篇。張侃,1985年生,畢業(yè)于海軍工程大學系統(tǒng)工程專業(yè),博士學歷,目前為海軍工程大學講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國防經濟、裝備經濟管理、系統(tǒng)工程。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等5項,獲全軍物資經濟研究中心優(yōu)秀科研成果三等獎、國防經濟研究中心優(yōu)秀課題二等獎、海軍裝備科技學術論文一等獎,發(fā)表學術論文30余篇,主編教材3部,出版專著1部。陳媛媛,1981年生,畢業(yè)于武漢理工大學,管理學碩士。目前為海軍工程大學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裝備經濟管理。獲海軍級、湖北省多項優(yōu)秀教學成果獎,主編并公開出版教材1部,參編教材3部;主持或參與國家社科基金、軍內項目等多項課題,發(fā)表學術論文20余篇。
第1章導論
11研究目的
12研究意義
121理論意義
122現實意義
13研究現狀
131國內外研究現狀概述
132關于人群踩踏事故原因的相關研究
133關于人群聚集風險管理的相關研究
134關于人群疏散的相關研究
135對現有研究的評述
14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
141研究內容
142研究方法
第2章人群聚集風險管理的基本理論
21人群運動、人群聚集與人群踩踏
211人群運動的界定及特點
212人群聚集的界定和分類
213人群踩踏的界定及特征
22人群踩踏事故的觸發(fā)與演化的界定
221人群踩踏事故的觸發(fā)
222人群踩踏事故的演化
23人群踩踏事故觸發(fā)與演化的3P研究范式
2313P范式的描述
232物理維度
233心理維度
234地理維度
本章小結
第3章人群踩踏事故的觸發(fā)機理分析
31基于扎根理論的觸發(fā)因素分析及概念模型
311扎根理論的研究程序
312資料選取
313人群踩踏事故的觸發(fā)因素的開放式編碼
314人群踩踏事故的觸發(fā)因素的主軸式編碼
315人群踩踏事故的觸發(fā)因素的選擇式編碼
316人群踩踏事故的觸發(fā)因素的概念模型
32基于解釋結構模型的人群踩踏事故觸發(fā)邏輯分析
321人群踩踏事故觸發(fā)因素ISM要素選擇
322基于人群踩踏事故觸發(fā)因素的相互關系構建鄰接矩陣
323風險因素的可達矩陣與層次化
324解釋結構模型的構建與分析
33人群踩踏事故觸發(fā)臨界點及觸發(fā)條件分析
331人群踩踏事故的觸發(fā)臨界點分析
332基于四維分析范式的人群踩踏事故觸發(fā)條件分析
本章小結
第4章人群踩踏事故的演化機理分析
41人群踩踏事故演化的生命周期模型及仿真
411人群踩踏事故的生命周期特征分析
412人群踩踏事故演化的生命周期分析
413基于貝葉斯網絡模型的人群踩踏事故演化模型
414人群踩踏事故演化的生命周期判斷
42基于情緒傳染的人群踩踏事故演化及仿真分析
421人群踩踏情緒傳染機理的概念模型
422模型假設
423模型構建
424穩(wěn)定性及閾值分析
425仿真分析
43基于異常行為的人群踩踏事故演化及仿真分析
431異常行為的分類
432基于視頻的異常行為分析
433基于Pathfinder仿真的異常行為演化分析
434仿真結果分析
44人群踩踏事故的多方博弈分析
441合理性分析
442模型構建
443策略的進化穩(wěn)定分析
444人群聚集風險控制策略的系統(tǒng)動力學模擬
445結果分析
本章小結
第5章基于觸發(fā)—演化鏈條的人群聚集風險控制
51人群聚集風險控制的兩步預警原理
511人群聚集風險控制的兩步預警的含義
512人群聚集風險控制的兩步預警的區(qū)別與聯系
52人群聚集風險的預防性控制分析
521針對人群聚集活動的預防性風險控制
522針對特定場地的預防性風險控制
53人群聚集風險的救援性控制分析
531視頻圖像背景建模的理論基礎
532基于視頻分析的人群密度初判
533人群聚集風險分級
534基于不同風險等級的救援性控制策略
54人群聚集風險控制的兩步預警的實現
541常見的兩步預警策略
542基于技術創(chuàng)新的兩步預警策略
本章小結
第6章案例分析:以上海外灘踩踏事故為例
61上海外灘踩踏事故場景描述
611準備階段(2014年12月31日前)
612潛伏期(2014年12月31日20:00-22:00)
613發(fā)展期(2014年12月31日22:00-23:00)
614爆發(fā)期(2014年12月31日23:00-23:50)
615衰退期(2014年12月31日23:50-23:55)
62上海外灘踩踏事故的觸發(fā)機理分析
621上海外灘踩踏事故的觸發(fā)因素分析
622上海外灘踩踏事故的觸發(fā)條件分析
63上海外灘踩踏事故的演化模擬
631仿真模型構建
632正常疏散下的仿真模擬
633存在人流對沖的仿真模擬
634事發(fā)樓梯人流對沖下的人群疏散演化分析
635仿真結果與分析
64上海外灘人群聚集風險控制分析
641上海外灘人群聚集風險控制的現有策略分析
642上海外灘人群聚集風險控制的兩步預警分析
65上海外灘踩踏事故的啟示
本章小結
第7章總結與研究展望
71總結
72本書創(chuàng)新點
73研究展望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