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們
書單推薦
新書推薦
|
歷變不衰路線圖:道德經大發(fā)現
在對《道德經》共八十一章的內容進行了重新編排和解讀后,《歷變不衰路線圖:道德經大發(fā)現》像把散落的珍珠串成光彩奪目的項鏈一樣讓全部文字片段聯結成一條嚴謹而又完整的邏輯主線,讓讀者清晰領悟到《道德經》至今依然超前的大謀略,包括:道生生不息不斷更替提供創(chuàng)造機遇的世界觀;人類為追求歷變不衰理想而永續(xù)創(chuàng)造的終極價值觀;由辯證思維、理性思維和邊際分析構成的歷變不衰最優(yōu)路徑的方法論;國家或企業(yè)實現歷變不衰的永續(xù)創(chuàng)造方略;創(chuàng)造者行為特征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方法;永續(xù)創(chuàng)造型組織的任務、模式、領導、文化、變革以及對外關系等。
首次發(fā)現了隱含在五千余字《道德經》中的一條邏輯極其嚴密的線索,提供了一條依照這條邏輯線索畫出的路線圖。沿著這個路線圖來解讀和品味,就可以環(huán)環(huán)相扣、酣暢淋漓地領略到關于實現逆境崛起直至歷變不衰的一整套建言。 讀完《歷變不衰路線圖:道德經大發(fā)現》你可能仍然難以置信,老子怎么會在兩千五百多年前就把我們今天仍想不明白的問題看得那么透徹。 這正是《歷變不衰路線圖:道德經大發(fā)現》的獨特之處。
千百年來,各種注釋和解讀《道德經》的文獻可以說汗牛充棟。近年來隨著國學熱的出現,涉及這方面研究的書刊可以用大有井噴之勢來形容。傳統(tǒng)上,有關《道德經》的研究一般是文史哲學者的學術研究領域,與我沒有什么干系。我本人的研究興趣集中在商務模式創(chuàng)新和企業(yè)戰(zhàn)略管理理論上,從來沒有想到有一天會涉足《道德經》這部中國經典名著的研究。
但是在2009年春節(jié)前的一天,偶然的見聞激起了我對《道德經》的好奇。電視上有專家評論說《道德經》的基本思想是消極甚至是頹廢的。隨即查閱了一下資料,知道這的確是主流的觀點。不解的是這與我腦海里的印象有很大反差。 早年攻讀碩士學位時,曾讀過一本名為《GEB——一條永恒的金帶》的書。里面介紹的哥德爾定理給我留下來很深的印象。這個定理通俗地說,就是一個邏輯體系如果能夠自圓其說,一定是排除了什么因素從而不能包容一切情形;反之,如果一個邏輯體系要包容一切,其內部一定存在自我矛盾。這個定理在把科學上通過完全公理化而畢其功于一役的幻想加以終結的同時,又為永無止境地追求新知提供了否定之否定的不斷進步動力。 到后來聽到“道可道,非常道”的第一反應,就是它與哥德爾定理相通。如果把邏輯體系看作“道”,一個能自圓其說的邏輯體系就是一個“可道”的“道”,能夠包容新的變化且保持自圓其說的“道”即“常道”。當“道”發(fā)展到能夠清晰地加以言說時,它一定不是能夠適應新的情況的“常道”。所以,“可道”的“常道”與能自圓其說且包容一切的邏輯體系一樣都是不存在的。所以,哥德爾定理可以看作是“道可道,非常道”的一個數學證明。在我看來,“道可道,非常道”和哥德爾定理都蘊含著最為積極的哲學思想。 可是為什么那么多權威都說《道德經》提倡消極無為呢?于是我花了些時間把《道德經》作了反復通篇研讀。在以創(chuàng)新進取的思路嘗試去連接各章內容之后,竟然發(fā)現《道德經》是一部追求歷變不衰的國家或企業(yè)組織開展創(chuàng)造性戰(zhàn)略思考和行動的指南。它的思想不僅不消極,反而因主張永續(xù)創(chuàng)造最具積極進取性;它的內容不僅不是像一些學者所說邏輯混亂,反而是邏輯嚴密得不可思議;它對哲學甚至科學的貢獻不僅體現在系統(tǒng)的辯證思維上,而且還體現在理性思維和邊際分析等方面都作了貫穿始終的運用。 有了這樣一整套思維方法的指引就可以理解,“無為”的真正意思是棄舊圖新;“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正是開展創(chuàng)造性思考所需要的去除思維定勢;“不尚賢”是不樹立不可超越的權威;“常使民無知無欲”則是要引導民眾不斷將既有知識歸零,以孩童的心態(tài)接受新事物而不計較眼前得失。于是,那些原來被認為消極負面的思想竟都統(tǒng)統(tǒng)構成積極創(chuàng)造開拓永續(xù)過程的題中應有之義。 在反復質疑為何會得出如此截然不同的結果之后,還是確認了上述發(fā)現依據充分。為了說服自己,我把《道德經》比喻成一面哈哈鏡。雖然這個比喻不夠嚴謹,但大致能夠反映其中的道理。從不同的角度看過去,哈哈鏡中出現的圖像都是不一樣的。如果哈哈鏡可折射出的某一個圖像最微妙難得然而又最讓人賞心悅目,那么對應的這個角度就最有可能符合原作者創(chuàng)作的出發(fā)點或布局。類似地也可將之想象成一個迷宮。而正是由于自己從事了十余年有關管理創(chuàng)新的理論研究,不經意地踩到了這個觀測點偶然發(fā)現走出迷宮的通途而領悟到了其中讓人不禁拍案叫絕的奧秘。 雖然《道德經》為什么會寫得像哈哈鏡一樣容易曲解或像迷宮一樣難解我不得而知,但當時感到為難的是要不要涉入《道德經》的注釋解讀大軍,把自己觀察到的邏輯線索和主題思想詳細通俗地呈現給讀者。為此,我先將研究成果寫成一篇長篇論文在當年的全國高校戰(zhàn)略管理研討會上介紹并引起參會學者的濃厚興趣。受此鼓勵,加上考慮到《道德經》的深刻思想對所從事研究的重要啟示以及對當今社會發(fā)展的現實指導意義,在太太的大力支持下還是決定完成這項工作。 《道德經》原分八十一章。通行本的前三十七章為道經,后四十四章為德經。帛書則將德經放到了前面,后面才是道經。為了把《道德經》整個理論體系的邏輯線索完整通暢地展現出來,形成比較強的可讀性,并且便于從當代的尺度衡量其對人類文明的貢獻,本書不得不把原著各章內容進行了重新編排為二十八章。這二十八章分布在世界觀、價值觀、方法論、永續(xù)創(chuàng)造方略論、創(chuàng)造者行為論、永續(xù)創(chuàng)造型組織論和結束語等七篇里。在重編后的原文后面,除了提供譯文之外,還重點進行了理論邏輯的梳理和難點的解讀。其中,很多地方只有運用到今天都還屬于很專業(yè)的知識才能解釋得通。這樣就可以幫助讀者領略到僅用五千余字搭建起來的理論架構是多么的宏大、精巧和超前,領悟到其中歷變不衰目標的高遠和永續(xù)創(chuàng)造方略的深邃。 愿讀者能知能行。 作者 2010年3月 于廈門環(huán)島路
翁君奕,經濟學博士,廈門大學管理學院教授,閩江學者,博士生導師,MBA、EMBA專任教師。曾任廈門大學管理學院院長,現任廈門大學社會科學部主任,中國管理現代化研究會常務理事。長期從事商務模式創(chuàng)新、企業(yè)戰(zhàn)略管理和創(chuàng)新管理等領域的研究,開設《商務模式創(chuàng)新》、《戰(zhàn)略管理理論》和《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造力》等課程。
引子
第一篇 世界為何如此多變? 第一講 道提供創(chuàng)造機遇 第二講 道存在生命周期 第三講 道生生不息 第四講 德體現創(chuàng)造能效 第五講 道與德影響世界 第二篇 人們應當如何選擇? 第六講 歷變不衰之道 第七講 永續(xù)創(chuàng)造之德 第三篇 如何思考歷變不衰? 第八講 辯證思維 第九講 理性思維 第十講 邊際思維 第四篇 如何開展永續(xù)創(chuàng)造? 第十一講 渾心 第十二講 有道 第十三講 善施 第十四講 無敗 第十五講 知止 第五篇 如何能夠善于創(chuàng)造? 第十六講 創(chuàng)造者人格特質 第十七講 創(chuàng)造者身心修養(yǎng) 第十八講 創(chuàng)造性思考及其方法 第六篇 如何維系永續(xù)創(chuàng)造? 第十九講 治理準則與任務 第二十講 領導者職責 第二十一講 領導者信念 第二十二講 領導方式 第二十三講 組織文化 第二十四講 組織結構 第二十五講 組織變革 第二十六講 對外交往 第二十七講 迎戰(zhàn)外敵 第七篇 面對逆境如何自處? 第二十八講 則我者貴 后記
第一章道是創(chuàng)造的方向和空間
第一節(jié)可以為天地母 原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通行本二十五章,以下只標注原所在章次) 譯文: 有一事物,它渾然一體,先于天地而生存。 寂靜無形中,它保持獨立而生生不息,可以說是天地的母親。 我不知它叫什么,勉強為其命名為道,道的特征簡而言之就是影響力巨大。 巨大也會消逝,消逝即遠離,遠離意味著又有道攜巨大的影響力重現。 道與天、地、人一樣,都具有巨大的影響力。 宇宙中有四大影響力,人居其中之一。 不過,人遵從地,地遵從天,天遵從道,道遵從自然。 第二節(jié)沖而用之或不盈 原文: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 淵兮,似萬物之宗; 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四章) 譯文: 道,可以得到釋放而加以充分利用或者有所剩余。 它深遠得像萬物之根本; 清澈得似無卻又有。 我不知道它是怎么來的,但看來在帝王出現之前就已經存在了。 第三節(jié)道可道非常道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 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一章) 譯文: 如果到了可以說得清楚的程度,道就將不能繼續(xù)起作用了。 同樣地,當一個概念的內涵外延都變得清晰之時,就意味著需要去嘗試命名新的現象了。 無,描述的是天地的混沌初始; 有,記錄的是萬物的涌現過程和結果。 所以,經常以無的超脫,去觀察其奧妙; 經常以有的想象,去觀察其輪廓。 無和有,本源同一而稱謂不同,都很玄妙。 玄上加玄,共同構成蘊藏無窮奧妙寶庫的大門。 第四節(jié)有余以奉天下 原文: 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 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七十七章) 譯文: 大自然的規(guī)律是折損有余者而補償不足者。 人世間的法則則不然,它剝奪不足者以供奉給有余者。 誰能為社會奉獻新增財富?只有那些掌握道在何方并把它變成現實的有道者才能做到。 所以,有道者不以自己的貢獻而自恃,不因有功而占位索取,更不愿充當不可挑戰(zhàn)的權威。 本章解讀: 道是老子根據自己對宇宙的整體認知而提出的概念,是整部《道德經》的第一塊基石,所以對道的理解至關重要。由于老子沒有給出一個清晰的定義,所以自古至今,對道的解釋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不過,把老子的上述文字和后人各執(zhí)一詞的大量詮釋薈集起來,還是可以發(fā)現深入認識道的重要線索。例如,道有時“有”又有時“無”;道在一些人看來具有物質屬性,而另一些人認為具有精神屬性;道在一些地方指的是普遍的規(guī)律,而在另一些地方又涉及持續(xù)的變化;按老子的表述,道既是宇宙的本源又是萬物的創(chuàng)造過程等等。能否把這些看似矛盾但又確有存在必要的屬性或特征都放在一個大的概念體系里而讓它們彼此相容?本書思考的切入點即在于此。 其一,道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上,道泛指可以按一定方向到達某個地點的途徑。 從上下文的意思看,《道德經》中的道可以區(qū)分出多種狹義的概念。先排除出現在“道可道”中的后一個“道”。它指言語表達,沒有實質意義,因而可以忽略。 第一種狹義概念,出現在“天之道”和“人之道”等多處地方。這時,“道”指的是恒常性的途徑即規(guī)律。規(guī)律是事物之間的內在本質聯系,這種聯系不斷重復出現,在一定條件下經常起作用,并且決定著事物必然向著某種趨向發(fā)展。后續(xù)各章中還將出現的“圣人之道”、“天道無親”等都具有規(guī)律的涵義。 那么除此之外,道還有沒有其它實質性的意思呢? 從作用的經常性及其意義來看,規(guī)律是掌握了之后可利用其重復性起指導作用的法則。從“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特點看,規(guī)律是符合的。但規(guī)律不符合老子為他試圖定義的“道”所提出的多個特征。一來規(guī)律重復可見,具備“有”卻缺乏“無”。二來規(guī)律經常起作用,強調自我肯定,缺乏自我否定。從“道”“大”了即形成影響力之后會消“逝”、“遠”離以致背“反”,可以發(fā)現老子試圖定義的“道”實際上還具有非恒常的自我否定特征。“道可道,非常道”又進一步高度概括地指出,一旦能用語言清晰地描述就不再能持續(xù)地作用下去。而這些自我否定的特征是與規(guī)律的恒常性作用相沖突的。由此可知規(guī)律并非《道德經》中重點論述的“道”。 所以,《道德經》中存在著第二種狹義的概念,即強調自我否定的變化之道。這個道具有兩點特征。 一個是具體擔負生育萬物的重任!坝形锘斐,先天地生”說明這個要為之起名的“道”出現于天地萬物之前,這樣才“可以為天地母”。而“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又指出天地萬物的生育必須經歷一個從“無”的初始到“有”的成果的過程。每一個這樣的過程味著一個原本“無”的事物獲得了出生即“有”。在這個意義上,這個道提供的是前所未有的新事物獲得出生的機會。 另一個是擁有自我否定的機制。根據“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和“道可道,非常道”,到了事物變得強大成熟的階段,“道”就開始啟動自我否定機制,從而讓事物經歷一個由“無”到“有”再到“無”的完整過程。 據此,變化之道可以概括為客觀世界前所未有但又會消逝而去的演化趨向及其勢能。它在源源不斷地帶來新的機會的同時又會取消既有事物的存在條件。 那么,這種變化之道是否滿足“周行而不殆”的要求呢? 初看起來,變化之道會在自我否定中消逝,因此不能“周行”。但這只是一個變化之道的自我否定。如果諸多變化之道作為一個集合能夠在變化中做到不斷出新相互更替而維持客觀世界的一定存在秩序,它在整體上也就“周行”了。所以在變化之道的基礎上適應更替和演變的需要,道在《道德經》中還有第三種意思,用以描述老子設想的在變化中通向理想境界的長盛不衰路徑,簡稱歷變不衰之道。其具體內涵留待后面相應部分再加以說明。但現在可以明確的是,如果變化之道在不斷的自我否定和更替中演化出一條歷變不衰之道,也就實現了“周行”。 由于變化之道正是老子試圖定義的基本概念且將在整個論著的體系中扮演基礎性作用,下面將專稱它為“道”。 其二,道是自然演化意志的忠實信使。 如果道作為客觀世界前所未有且會消逝的演化趨向及其勢能,是否可以任由其形成和演化而不受制衡?老子的答案是否定的,因為他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如何遵從“自然”? 假設一下,“自然”是道和規(guī)律彼此相互依存一起構成的自我存在世界!白匀弧弊鳛橐(guī)律和道所構成的有機統(tǒng)一體將時時導演著自然界生生不息的演化,而其中支配生生不息的變異信息的忠實信使就是道。 這個假設的合理性在于:一方面,規(guī)律是諸個不同的道所具有的共性,是對道的約束,它所涉及的各個道都要加以遵守服從。因此,道對自然的遵從實際上就是接受規(guī)律的制衡;另一方面,道是規(guī)律的個性表達,是對規(guī)律既有支配范圍的突破和豐富。試想,如果“自然”中只有規(guī)律在起作用,這個世界就會變得明天只是今天的翻版,那該有多么乏味!因此,“自然”也需要依靠道去傳達貫徹自己的演化意志信息。 這樣,“道法自然”的意思就不僅限于遵從,而需要擴展到“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地忠實執(zhí)行“自然”的演化意志。 其三,道分純粹自然之道和天人合一之道。 純粹自然之道是人類不能或未能主動參與其過程的道。刮風下雨、打雷閃電、動植物生長衰亡都是循著這樣的道而發(fā)生的,它們的每一次生命過程或長或短且有始有終,下一次又會以不同的形式和載體重現。 以地震為例。地球內部在不斷運動和變化中逐漸積累起來的巨大能量,會在地殼某些脆弱地帶造成巖石突然發(fā)生破裂或者引發(fā)原有斷層的錯動,此即地震發(fā)生的規(guī)律。但在一個特定斷裂帶積累的能量會在什么位置和深度、什么時間以及以多少次和多大震級的震動來釋放,是由很多其他自然力量組成的變化之道來決定的。以至于每一次地震的震中位置、震級甚至余震的地點等都不一樣。至少目前人類只能接受其后果。所以此屬純粹自然之道。 天人合一之道則是那些由人類發(fā)現其前所未有的趨向并參與或促進了其勢能釋放過程的道!肮实来,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就是強調人是大自然演化的一個重要因素,人在遵從自然規(guī)律的同時也有發(fā)揮能動性的能力和必要。通過“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人可以經常主動地發(fā)現道的奧秘所在,實現從“無”到“有”而將其勢能發(fā)揮出來。 科技研發(fā)是天人合一之道的重要場合。 信手拈來一個例子。據科學時報報道,我國科研人員首次找到了降解農藥殘留的天然幫手。為了保證農作物產量,人類每年使用農藥量已達到250萬噸。農藥殘留對人類健康和果蔬貿易帶來了嚴重的挑戰(zhàn)。目前,控制農藥殘留量的辦法大多局限在加強農藥殘留監(jiān)測等方面的努力。研究人員發(fā)現,經油菜素內酯處理后,許多參與農藥降解的基因表達和酶的活性都得到提高,在這些基因“指導”下合成的蛋白酶能把農藥逐漸轉化為水溶性物質或低毒無毒物質,有的則被直接排出體外。據此進行的實驗,在噴灑農藥之前,先給植物噴灑一次油菜素內酯,結果農藥殘留比未處理的降低了30%~70%。 在以上這個例子里可以看到,農民噴灑的農藥被果蔬吸收后,不是一直殘留在植物體內,而是被植物體內某些蛋白酶自身慢慢“消化”,逐漸轉化為水溶性物質或低毒無毒物質,有的則被直接排出植物體外。但是這個過程比較慢,往往在果蔬采收食用時還有一部分農藥未被“消化”掉,從而出現果蔬農藥殘留。循著這個自然過程呈現的規(guī)律,科研人員通過油菜素內酯促進農藥在植物體內的降解和代謝的特性,發(fā)現了人工加快降解過程的道。 市場更是天人合一之道大行其道的地方。 以中國的物流配貨市場為例。據統(tǒng)計,2007年,中國的貨運總量達226億噸,其中,公路貨運量就為163.94億噸,占物流總量的72%以上。所以,公路貨運的需求旺盛。但在公路貨運的供給方,車主卻猶如一盤散沙分散在各個角落。一項統(tǒng)計表明,全國700多萬輛營運貨車卻有300多萬名車主,平均每個車主擁有約2.5輛貨車。這讓大量沒有自備物流車隊的中小貨主頭疼不已。通常他們是通過設在大型批發(fā)市場或者城鄉(xiāng)結合部的物流中介尋找運費比較適宜的車主。但那些中介不僅提供的信息有限,而且還無法打消貨主對自己的貨物能否安全準時送達的疑慮。而及時找到貨源對那些零散的車主也同樣重要。特別是回程如果沒有著落,空車駛回要自己承擔過路費汽油費,多等一天尋找貨源又要增加一天的開銷。另外,即使依靠那些中介找到了貨源也存在擔心貨運到后對方能否按協(xié)定的價格及時付費的問題。 面對這樣的供求缺口,不知多少人都只能搖頭無奈而去。然而,就有有心人發(fā)現,互聯網電子商務平臺可以為此提供理想的解決方案。于是,通過在線提供貨源和車主信息、信用記錄和支付便利來撮合交易,以及展開后續(xù)跟蹤服務的配貨網絡業(yè)務開始競相推出。這樣的電子商務平臺,同時克服了貨主與車主之間信息不對稱和彼此缺乏信任的障礙,為降低貨主和車主的交易成本和經營成本開拓了一條新的道。由此可見,即使存在需求和供給的潛在客觀條件,也需要人的首創(chuàng)精神和積極行動才能打開局面。這就是天人合一之道所在。 其四,道為人們提供了發(fā)揮創(chuàng)造才能和奉獻社會的途徑和機會。 由于創(chuàng)造的內涵是提供前所未有的思想和事物,于是道作為前所未有的趨向和勢能,其開發(fā)就是一個典型的創(chuàng)造過程。所以天人合一之道的特點是,盡管潛力巨大但必須要有人的創(chuàng)造性介入才會變?yōu)楝F實。正如“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湛兮,似或存”所指出的,道可加以“沖”而發(fā)揮出來得到充分運用或者有所保留(有所保留的原因留待后面相關部分解釋),萬物由之而生且似乎仍有諸多有待開發(fā)利用。在“沖而用之或不盈”的開發(fā)過程中,人的創(chuàng)造性扮演著關鍵的角色。 道給人們帶來創(chuàng)造機會,對于社會有何意義呢? 在“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這段話里,老子比較了自然界的規(guī)律、人世間的生存法則和道的作用方向,強調了道可以給社會帶來福祉。 “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用今天的語言是說,自然界的規(guī)律是抑制過度開發(fā)和促進閑置資源的利用以保持生態(tài)平衡。的確,大自然具有某種自我平衡機制。例如,閃電引燃山火燒毀了森林。先是排放出的溫室氣體和大地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下降導致了地球表面溫度的升高,接著氣溫的升高和雨量的增加會促使高緯度地區(qū)的森林加快生長從而增加碳吸收的能力,從而抑制氣溫升高直至使其回到原來狀態(tài)?梢,這個促使森林加快生長的機制就是減少空氣中過多的碳來“損有余”,以補充植物吸收不足的碳而“補不足”的自然規(guī)律表現形式。 “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指出人世間的生存法則是大魚吃小魚式的弱肉強食或者贏家通吃。讓富者愈富、窮者愈窮,這也正是圣經里所謂的“馬太效應”。 在古代,杜甫的“朱門酒肉臭,路又凍死骨”鮮明地描繪了富貴人家奢侈享樂、酒肉飄香的同時窮人卻啼饑號寒、拋尸荒野的社會兩極分化現象。在現代市場經濟中,雖然從工業(yè)革命初期英國的圈地運動到后來以美國大公司為代表的兼并和集中打著追求規(guī)模經濟的旗號,但也沒有完全擺脫“損不足以奉有余”的“人之道”。那些初創(chuàng)成功以后總想著做大,或者一朝做大總想為后來者設置高進入門檻的擴張并購行為,往往都是受了這條法則的影響。這樣去增加壟斷性的結果,對在位者無疑有益。但從整個社會來看,根據福利經濟學的原理,總福利則會產生損失。 怎樣打破弱肉強食的法則,讓自己的成長不會對他人或社會整體造成“損不足”的不利影響呢? 老子提出“有余以奉天下”作為判定準則,也就是要把努力的方向轉到讓社會財富得到凈的增加之上。通俗地說,就是設法把餅做大而不是去爭搶別人手中的餅以便讓自己占有的份額更大些。顯然,財富中這個被做大的部分,就是創(chuàng)造所帶來的社會福利的凈增加部分。 那么誰能做到“有余以奉天下”呢? 老子說只有那些掌握了道的人即“有道者”。這些“有道者”因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而堪稱圣人。也就是,這些掌握了道的人致力于不斷創(chuàng)造而不恃才傲物,取得創(chuàng)造性成就也不躺在功勞簿上以求受人尊崇。所以,他們是真正的創(chuàng)造者。 由此可見,道作為前所未有但會消逝而去的演化趨向和勢能,給人們提供通過創(chuàng)造而奉獻社會的途徑和機遇。但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勝任這項工作,只有那些掌握了道的創(chuàng)造者才能把天人合一之道變成現實。 此外,“有道者”所掌握的道也進一步凸顯了老子對規(guī)律與道進行區(qū)分的意義。假如這兩者沒有差別的話,那么“有道者”也只能按“天之道”去“損有余補不足”或者按“人之道”去“損不足以奉有余”,從而做不到“有余以奉天下”了。 其五,道和規(guī)律的區(qū)分可以化解圍繞道的概念紛爭。 有了對道的廣義和狹義區(qū)分,把不同側面的屬性和特征賦予不同的狹義概念,就比較容易形成內在一致的概念體系。 在存在論方面,規(guī)律與道的屬性有所不同。規(guī)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所以不會處于“無”的狀態(tài)。而道不僅能通過“沖而用之”即發(fā)揮作用變得“有”,而且更重要的在于它的初始是“無”以及它的消逝也是“無”。 在認識論方面,強調物質決定意識的是唯物主義觀點,而主張精神是世界本原的是唯心主義觀點。從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的觀點看,他至少是從樸素的唯物主義出發(fā)的。天地都是在作為“物”的道之后而形成的,那么作為天地產物的人所具有的意識當然也是這個物質世界的反映。但另一方面,由于天人合一之道是需要人的積極參與才能變成現實的前所未有的發(fā)展趨向,高度依賴那些有道者對道的獨到觀察和領悟,因而比既成的規(guī)律更注重精神或意識在物質世界變化發(fā)展中的決定性作用。在這個意義上,創(chuàng)造性精神或創(chuàng)新意識又是促進客觀世界發(fā)展的關鍵因素。所以,老子的天人合一之道在認識論上,不僅承認意識是物質的反映,而且強調精神或意識在物質世界發(fā)展演化中的能動作用。 在時間維度上,規(guī)律作為事物之間內在的本質聯系,會不斷重復出現,在一定條件下經常起作用,所以具有重復性;而對每個具體的道來說,不僅以前從“無”此道,而且到了可以言說明白的時候就“逝”而“遠”去,下一次“反”回來再出現的又是新的道,所以具有一次性或者不斷推陳出新的特點。 在客觀作用上,規(guī)律和道的屬性也有所不同。老子認為道“先天地生”、“可以為天下母”,因此是宇宙萬物演化的本源。對于天人合一之道來說,它給“有道者”即創(chuàng)造者提供了致力于創(chuàng)造以實現“有余以奉天下”的機會,因而同時是萬物創(chuàng)造過程的實際驅動者。至于規(guī)律是否也同時是萬物的本源,則沒有談及。 所以,在總體上,規(guī)律都是有其一沒有其二,而道則兩者兼具。換句話說,道是矛盾的統(tǒng)一體。當把道混同于規(guī)律來理解時,就會出現前面學者常常提及的不能調和的矛盾。 綜上所述,《道德經》中道的基本涵義是天人合一的變化之道,它為人類社會提供了創(chuàng)造的途徑和機遇。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