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趙敦華教授給北大哲學系碩士的講課實錄,是一部閱讀西方哲學經(jīng)典的入門指導書。通過師生對話的形式,作者詳細講解了西方哲學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的最偉大著作的最重要部分,即西方哲學的精華。除了解讀經(jīng)典,作者還希望通過本書讓學生獲得閱讀西方哲學經(jīng)典和撰寫學術論文的方法。
讀經(jīng)典的第三個境界批判境界
讀書先要鉆進去,深入理解書的意思,但最終還是要跳出來,用批判的眼光審視書的內(nèi)容。鉆進去不易,跳出來更難。有的人讀了一輩子的書,也跳不出來。皓首窮經(jīng),對經(jīng)典的內(nèi)容滾瓜爛熟,但沒有自己的想法。這是對經(jīng)典、對權威的教條主義。這種教條主義在中國古代讀書人身上表現(xiàn)得很明顯。西方哲學的特點也容易讓研究它的人產(chǎn)生教條主義。為什么呢?西方哲學系統(tǒng)性強,論辯性強,需要多年的研究才能理解、欣賞它。這種特點使得它對研究者,特別是長期投入的研究者,有一種說服力和吸引力,結(jié)果造成了這樣一種傾向:研究者在不知不覺中成了崇拜者。有人把這些崇拜者戲稱為二世,研究康德的人好像是康德二世,研究黑格爾或海德格爾的人成了黑格爾二世或海德格爾二世,他們言必稱一世,以一世之言定是非。這樣一來,哲學完全被等同于哲學史,哲學史又被歸結(jié)為注解、詮釋,哲學的批判精神、創(chuàng)造精神和實踐能力都不見了。
跳出來不是拋開經(jīng)典,自說自話。跳出來仍然是讀經(jīng)典的一個階段,是帶著批判的眼光讀,帶著質(zhì)疑的態(tài)度讀,帶著自己的問題讀。在前兩個階段不能這樣讀,因為你還不了解人家。在還沒有理解過去的哲學家說了些什么的時候,就要向他們提出挑戰(zhàn),說得不好聽是狂妄、不自量力。哲學經(jīng)典之所以是經(jīng)典,是經(jīng)過歷史考驗的,是不能被輕易地質(zhì)疑、駁倒的。一些哲學家已經(jīng)想到了別人會如何反駁他,他們已經(jīng)對可能提出的責難作了回答。很多研究者已經(jīng)對經(jīng)典作了長期的批判性考察,提出了很多問題,展開過熱烈的討論。如果你讀書不多,一開始就輕易地提出批評意見,那么你的批評可能早已經(jīng)被經(jīng)典的作者作了答復,或者其他人也提出過這樣的批評,但在爭論中已經(jīng)被解決了,或者雖然沒有解決,但你的批評已經(jīng)被轉(zhuǎn)移為其他問題正在討論之中。這樣,你的批評就缺乏專業(yè)水準,在學術界不會被重視。只有在熟讀經(jīng)典和全面掌握第二手資料的前提下,才能提出有專業(yè)水準的、能夠引起爭議的批評。
在批判階段,要全面讀經(jīng)典。如果說初學階段只是讀經(jīng)典的選輯,入門階段讀整本的經(jīng)典,那么在批判階段,要讀一位哲學家的所有重要著作、各時期的著作。有些問題可能他早期沒有認識到,但后期他解決了,你可以審視一下,他提出和解決問題的方式是否合理。這時,還要把不同哲學家的經(jīng)典結(jié)合在一起讀。因為你提出的問題,很可能后來的哲學家已經(jīng)提出過,并且給出了經(jīng)典的解答。比如,對安瑟爾謨(Anselmus)的本體論證明,與他同時代的高尼羅(Gaunilo)已經(jīng)提出了批評,而安瑟爾謨在他的著作中附有高尼羅的批評,并作了比較充分的答復。后來,托馬斯·阿奎那和鄧·司各脫又對安瑟爾謨的本體論提出了新的批評。近代的笛卡爾重提本體論證明,可以避免托馬斯·阿奎那和鄧·司各脫的批評,但康德指出,本體論證明混淆了是的系詞用法和存在的意義,這是致命的一擊。很多人認為本體論證明已經(jīng)完全破產(chǎn)了,其實不然。當代的瑞士神學家卡爾·巴特(Karl Barth)重新解釋了安瑟爾謨的論證,他說,安瑟爾謨根本不是要為上帝的存在提出什么本體論證明,而只是要揭示出否定上帝存在的愚頑人是如何的自相矛盾。美國的基督教哲學家普蘭丁格(ACPlantinga)用模態(tài)邏輯的證明,又給了本體論證明以新的生機。如果你不讀這些書,你對本體論證明的批評可能還沒有超出高尼羅的水平。據(jù)我所知,沒有經(jīng)過專業(yè)訓練的人,都只能像高尼羅那樣,依據(jù)常識批判本體論證明。
在這一階段,要注意批判性的第二手資料。西方哲學界充滿著批判和爭論的氣氛,對一個人、一本書的重視,主要不是表現(xiàn)為對他的贊揚和肯定,而是對他的批評和圍繞他而展開的討論。這與中國學術界很不一樣。比如,羅爾斯之所以在美國那樣出名,主要是因為大家都批評他,不同意他,提出各種問題和他討論。不僅在哲學界,在政治學、經(jīng)濟學、社會學等領域都是如此。而在中國,羅爾斯出名是因為介紹他的人多,肯定他的貢獻的人多,《正義論》的中譯本就出了三個版本。外國學者對中國學術界中充滿著大量肯定和溢美之詞的評論很不理解:既然別人已經(jīng)說得那么好了,你重復他的意思,有必要嗎?確實,學術研究不是重復別人說過的話,更不是跟風,趕時髦。在這一方面,我們要學習西方學術界的批判精神和認真討論問題的態(tài)度。
西方研究經(jīng)典的專著,或多或少都會提出一些批判性的問題和觀點,但有的專著側(cè)重于解釋和介紹,適合在第二階段讀。第三階段要多讀那些側(cè)重于批判、引起了熱烈爭議的專著。批判性的觀點一般都集中發(fā)表在期刊和論文集里。做專業(yè)研究的人要多讀期刊和論文集。勞特利奇出版社出的Critical Assessments的系列叢書,把過去期刊、論文集和專著中對某一哲學家的批判、討論集中成輯,一個哲學家一輯,一輯少則三冊,多則五六冊,比較方便研究者閱讀和檢索。如果要帶著批判的態(tài)度讀一位哲學家的書,必須認真地讀一讀對他的批判性評價專輯,F(xiàn)在網(wǎng)絡資源、電子資源很多,要查中文期刊,中國期刊網(wǎng)、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都是比較方便的電子資源?赐鈬诳,可以查JSTOR(Scholarly Journal Achieve)。在這些電子期刊上,可以檢索到我們所需要的批判性觀點。
在充分掌握資料的基礎上,可以提出自己的問題。這些問題可以針對哲學經(jīng)典的作家提出,你認為他忽視了什么問題,或者對某一問題的論證不夠充分;但必須確定,你的問題是新問題,以前的研究者沒有注意到,或者只是以不明確的方式涉及過。這些問題也可以針對以前的第二手研究的成果提出批評、質(zhì)疑,但必須確定,你的批判是新的,你的批判可以解決理解哲學經(jīng)典的某一難題,或者可以解決過去討論中懸而未決的問題。注意,批判的意思不只是否定,還是理性的審查。如果經(jīng)過你的審查,肯定了過去被否定的意見,或者確立了遭質(zhì)疑的意見,那么你的批判就是肯定性的;反之,如果你否定了過去被肯定的意見,或質(zhì)疑普遍流行的觀點,那么你的批判就是否定性的。
趙敦華,比利時盧汶大學哲學博士,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全國高校教學名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六、第七屆哲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主攻西方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和基督教哲學。著有《基督教哲學1500年》、《回到思想的本源》、《西方哲學的中國式解讀》、《人性和倫理的跨文化研究》、《當代英美哲學舉要》、《西方哲學通史》(古代中世紀部分)、《現(xiàn)代西方哲學新編》、《西方哲學簡史》、《圣經(jīng)歷史哲學》、《馬克思哲學要義》、《中世紀哲學長編》和《我思故我道》等著作。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20世紀中國傳統(tǒng)哲學與馬克思主義哲學、西方哲學關系研究,jy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西方早期近代哲學的起源和形態(tài)西方哲學經(jīng)典著作解讀。獲得北京大學2020年度教學成就獎(終身)。
前言
第一講
西方哲學經(jīng)典的文獻學簡介
一、 書寫西方哲學經(jīng)典的文字
二、 西方哲學經(jīng)典的整理、編輯、翻譯和出版
三、 讀懂外文著作是基本功
第二講
如何讀西方哲學經(jīng)典
一、 初學境界
二、 入門境界
三、 批判境界
四、 創(chuàng)造境界
五、 課程要求
第三講
柏拉圖《理想國》的政治哲學
一、 柏拉圖哲學和政治的關系
二、 對柏拉圖的政治哲學的現(xiàn)代詮釋
三、 波普爾的分析性建構(gòu)
四、 列奧的敘事性解讀
五、 對列奧的評論
第四講
柏拉圖與民主問題
一、 歷史上人們是如何理解《理想國》的?
二、 柏拉圖是不是要把政治道德化?
三、 啟蒙運動是不是虛幻的理想主義?
四、 柏拉圖是政治理想主義者嗎?
五、 柏拉圖為什么批評民主制?
六、 用歷史的觀點分析民主制的功與過
七、 《法律篇》《理想國》的續(xù)篇
第五講
亞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學》本體論
一、 最早的哲學導論和哲學史
二、 Being的意義問題
三、 《形而上學》是本體論還是神學?
第六講
亞里士多德《尼各馬可倫理學》和德性倫理學
一、 答疑解惑
二、 亞里士多德的倫理學是不是目的論?
三、 關于麥金太爾的德性倫理學
四、 如何理解亞里士多德的幸福主義?
五、 如何理解思辨生活是最高幸福?
第七講
奧古斯丁《上帝之城》的本體論、神正論和政治哲學
一、 《上帝之城》的主要內(nèi)容
二、 奧古斯丁和新柏拉圖主義
三、 神正論和自由意志辯護
四、 平庸之惡和惡的缺乏因
五、 奧古斯丁的政治哲學
第八講
托馬斯·阿奎那《神學大全》的神哲學
一、 托馬斯·阿奎那是不是有獨創(chuàng)思想的哲學家?
二、 關于哲學和神學的關系
三、 關于上帝存在的五路證明
四、 托馬斯·阿奎那的倫理學
五、 自然律的觀念
第九講
笛卡爾的《第一哲學沉思錄》
一、 笛卡爾的方法論自覺
二、 從方法論到哲學體系
三、 笛卡爾哲學和信仰的關系
四、 普遍懷疑是否可能?
五、 我思的意思
六、 關于清楚明白的真理標準
七、 關于上帝存在的證明
第十講
帕斯卡的《思想錄》
一、 《思想錄》的系統(tǒng)性問題
二、 信仰的神秘和理性
三、 關于幾何學精神和敏感性精神的區(qū)分
四、 有限和無限
五、 人性論
六、 關于上帝之賭
第十一講
休謨的《人類理解研究》:批評與反批評
一、 介紹《休謨的經(jīng)驗論真的擺脫了矛盾嗎?》一文
二、 回應《印象與觀念之間蘊含著因果關系的時間
結(jié)構(gòu)嗎?》一文
三、 關于休謨哲學的討論
第十二講
康德《未來形而上學導言》選講
一、 分析和綜合的不同意義
二、 康德的形而上學
三、 休謨問題的提出
四、 康德在《未來形而上學導言》中解決休謨問題的方案
五、 《純粹理性批判》中的解決方案
六、 胡塞爾對休謨問題的把握
第十三講
黑格爾《精神現(xiàn)象學》的導言和序言
一、 如何讀黑格爾
二、 導言:黑格爾哲學的獨立宣言
三、 序言與導言的關系問題
四、 序言的四部分內(nèi)容
第十四講
斯賓諾莎的《神學政治論》
一、 《神學政治論》屬于《圣經(jīng)》批判的思潮嗎?
二、 《圣經(jīng)》蘊含的社會契約論
三、 《舊約》中的民主政治
第十五講
洛克的《政府論》
一、 誰應當擁有權力?
二、 自然法和自然權利
三、 社會契約和國家制度
附錄
學位論文寫作的學術規(guī)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