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承接《謝濤說大秦貳》,以戰(zhàn)國后期的秦國為起點(diǎn),以《左傳》《史記》《戰(zhàn)國策》等正史作為基礎(chǔ),以通俗的筆法講述了從戰(zhàn)國后期秦國蠶食六國一統(tǒng)天下直至秦朝二世而亡的歷史。秦昭襄王親政之后,沒有忘記歷代先祖的東出大志,任用白起等人猛攻三晉,不斷蠶食周邊各國,為秦國一統(tǒng)天下打下堅實(shí)的基礎(chǔ)。到其曾孫秦王政時代,秦國終于一統(tǒng)華夏,建立了大一統(tǒng)的帝國。秦朝建立之后,成為秦始皇的贏政開始大刀闊斧地進(jìn)行建設(shè),以法家精神治國,卻忽略了民生,留下了一個岌岌可危的帝國。秦二世對趙高諞聽偏信,飽受欺凌的各路起義軍揭竿而起。最終,秦朝二世而亡,出身亭長的劉邦成了漢高祖。
解開大秦帝國神秘的面紗,探索千年家族的興衰榮辱。
《謝濤說大秦 叁》承接《謝濤說大秦 貳》,以戰(zhàn)國后期的秦國為起點(diǎn),以《左傳》《史記》《戰(zhàn)國策》等正史作為基礎(chǔ),以通俗的筆法講述了從戰(zhàn)國后期秦國蠶食六國一統(tǒng)天下直至秦朝二世而亡的歷史。秦昭襄王親政之后,沒有忘記歷代先祖的東出大志,任用白起等人猛攻三晉,不斷蠶食周邊各國,為秦國一統(tǒng)天下打下堅實(shí)的基礎(chǔ)。到其曾孫秦王政時代,秦國終于一統(tǒng)華夏,建立了大一統(tǒng)的帝國。
秦朝建立之后,成為秦始皇的嬴政開始大刀闊斧地進(jìn)行建設(shè),以法家精神治國,卻忽略了民生,留下了一個岌岌可危的帝國。秦二世對趙高偏聽偏信,飽受欺凌的各路起義軍揭竿而起。最終,秦朝二世而亡,出身亭長的劉邦成了漢高祖。
昊天牧云,原名譚自安,毛南族文化名人,暢銷書作家。主編了《中國毛南族》、《中國少數(shù)民族大辭典·毛南族卷》、《新時期中國少數(shù)民族文學(xué)作品選集·毛南族卷》(獲第四屆中國政府出版獎)。已出版《三國那些事兒》《秦朝那些事兒》《晉朝那些事兒》《元朝那些事兒》《大明王朝·洪武篇章》《大漢的彷徨》等新歷史小說數(shù)百萬字,擁有廣泛的影響力
第一章 局勢越來越亂
樂毅伐齊 //002
和氏璧的風(fēng)波 //006
楚國打起周王室的主意 //011
秦趙澠池之會 //013
田單復(fù)齊 //015
秦國到處出兵 //022
黃歇使秦 //026
趙奢閼與破秦 //028
第二章 范雎相秦
范雎受辱 //032
遠(yuǎn)交近攻 //035
秦昭襄王親政 //039
范雎復(fù)仇 //042
秦昭襄王的回報 //045
觸龍說趙太后 //046
黃歇?dú)w楚 //049
第三章 秦趙長平、邯鄲之戰(zhàn)
秦國攻取上黨 //052
趙孝成王的決策 //054
范雎的反間計 //055
白起決勝長平 //057
三晉的報復(fù) //059
一統(tǒng)天下初露端倪 //061
秦趙狼煙再起 //064
平原君向楚國求援 //065
信陵君竊符救趙 //068
白起之死 //071
被推遲的統(tǒng)一進(jìn)程 //073
第四章 呂不韋的生意經(jīng)
奇貨可居 //076
周王室滅亡 //079
范雎離秦 //080
秦昭襄王去世 //084
混亂的后秦昭襄王時代 //085
呂不韋心愿得償 //088
信陵君退秦兵 //089
第五章 秦王政登場
秦王政繼位 //094
被陷害的廉頗 //095
趙國的又一頂梁柱——李牧 //097
五國攻秦 //099
秦王政親政 //101
呂不韋之死 //104
韓非之死 //105
第六章 一統(tǒng)天下
韓、趙亡國 //110
燕太子丹的憤怒 //112
易水悲歌 //115
荊軻刺秦王 //118
刺秦余波 //120
魏、楚滅國 //123
燕、齊亡國 //127
萬世之功 //131
第七章 秦始皇的帝王生涯
泰山封禪 //136
求仙問道 //138
博浪沙遇刺 //139
修筑長城 //140
大興土木 //142
焚書坑儒 //143
沙丘之變 //146
第八章 秦二世的荒唐統(tǒng)治
逼殺扶蘇 //150
胡亥繼位 //153
大澤鄉(xiāng)的烽火 //157
趙高專權(quán) //161
李斯被害 //163
第九章 亂世又來
各地起義風(fēng)起云涌 //170
劉邦起兵 //174
項梁舉事 //179
誰都想當(dāng)王 //183
吳廣之死 //187
陳勝被害 //189
舊六國貴族的矛盾 //192
第十章 大秦帝國的覆滅
聚集在楚國的旗幟下 //198
影響未來的一次決策 //203
破釜沉舟 //208
劉邦西征 //212
章邯投降 //216
秦二世之死 //219
大秦帝國的末日 //222
和氏璧的風(fēng)波
燕國在伐齊之戰(zhàn)中賺得盆滿缽滿,秦國也有收獲。秦國向來是一個很現(xiàn)實(shí)的國家,它離齊國這么遠(yuǎn),即便可以分一杯羹,也守不住。只有從趙、魏、韓這幾個鄰近的國家占的便宜,才是真正的便宜。
就在諸侯聯(lián)軍討伐齊國的第二年,即秦昭襄王二十四年(前 283)初,秦國向魏國進(jìn)軍。拿下安城后,秦軍一直攻打到魏國的首都大梁,才撤軍回國。
欺負(fù)完魏國后,秦昭襄王又把目光放到了趙國身上。恰在這時,趙國從楚國得到了稀世珍寶和氏璧。秦昭襄王聽說后,就向趙國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來交換和氏璧。
趙惠文王一聽,就知道這事兒沒那么簡單。雖然秦國說要用十五座城來換和氏璧,但并不可信?扇绻约翰淮饝(yīng),那就是公開跟秦國為敵。按目前的實(shí)力,趙國肯定是打不過秦國的。到底怎么辦才好呢?答應(yīng)還是不答應(yīng)呢?
趙惠文王一直猶豫不決,不知道該如何處理,便決定找大臣們商量。大臣們聽了趙惠文王的話,誰也不敢攬下這個任務(wù)。就在這時,宦者令繆賢站出來,推薦了他的門客藺相如。
趙惠文王以前沒聽說過這個人,就問繆賢:“你怎么知道他一定可以勝任呢?”
繆賢說:“臣曾經(jīng)犯過法,想私下逃到燕國去,可是藺相如阻止了臣。他問了臣一個問題:‘您以為燕王真的會對您好嗎?’臣回答:‘我以前隨大王在國境與燕王見過面,燕王私下拉著我的手說愿意和我交個朋友,所以他應(yīng)該會收留我。’藺相如對臣說:‘因為趙國強(qiáng)大而燕國弱小,您又受寵于趙王,所以燕王才想和您結(jié)交。假如您私自跑到燕國,燕國向來是怕趙國的,一看到趙國的逃犯來了,哪能收留您呢?只怕您才進(jìn)入燕國的領(lǐng)土,人家就會把您捆起來,直接送回趙國了。既然如此,您不如去向大王誠懇地認(rèn)錯,這樣或許可以僥幸被赦免!悸爮牧怂脑挘笸豕簧饷饬顺。臣看藺相如有勇有謀,完全可以勝任出使秦國的任務(wù)!
趙惠文王一聽,也覺得藺相如不錯,就召見了他。
藺相如進(jìn)來之后,趙惠文王問他:“秦王要用十五座城來換寡人的和氏璧,寡人可以答應(yīng)嗎?”
藺相如回答:“秦國強(qiáng)大,趙國弱小,您不能不答應(yīng)呀!”
趙惠文王問:“秦王要是拿到和氏璧,又不給十五座城,那可怎么辦呢?”
藺相如想了想,說道:“秦國現(xiàn)在用城池來交換和氏璧,要是趙國不答應(yīng),就是趙國理虧。要是趙國給了秦國和氏璧,但秦國不給趙國城池,就是秦國理虧了。兩種策略比較起來,還是讓秦國理虧為好。”
趙惠文王覺得藺相如分析得不錯,接著問道:“先生認(rèn)為派誰去當(dāng)這個使者為好呢?”
藺相如說:“大王一定沒有合適的人選,就讓臣作為使者帶和氏璧到秦國去吧。如果十五座城池能劃進(jìn)趙國的版圖,臣就把和氏璧留在秦國;如果秦國沒有把十五座城池交給我們,臣一定會把和氏璧完好地帶回趙國!
趙惠文王聽后大喜,派藺相如帶著和氏璧西行入秦。
藺相如到達(dá)秦國后,秦昭襄王把會見地點(diǎn)定在了章臺。開始時,會見是在友好的氛圍中進(jìn)行的。藺相如把和氏璧獻(xiàn)給秦昭襄王,秦昭襄王接過和氏璧后大喜,細(xì)細(xì)地把玩之后,又把和氏璧遞給妻妾和左右侍從傳看。大家看過后都贊嘆不已。
藺相如知道,秦昭襄王此時還是沒有提到移交城池的意思,肯定是打算耍無賴了。他早就想到了秦昭襄王這一手,于是大大方方地說道:“和氏璧上有塊斑點(diǎn),請讓臣指給大王看。”
秦昭襄王沒有起疑心,馬上把和氏璧交給了藺相如。藺相如得到和氏璧之后,倚柱而立,氣沖沖地對秦昭襄王說:“大王想得到這塊玉璧,派人送信到趙國,說要用十五座城池來交換。趙王鄭重地召集群臣商議。大家一致認(rèn)為,秦國是個很貪婪的國家,依仗自己力量強(qiáng)大,想用這種空話來得到玉璧,根本不可能用城池來做交換。只有臣認(rèn)為,平民百姓交往尚且不互相欺騙,何況是大國之間的交往呢!況且因為一塊玉璧使秦國不高興,也是不應(yīng)該的。趙王聽臣說得有理,特意齋戒了五天,派臣捧著和氏璧前來恭敬地獻(xiàn)給大王您。如今臣來到秦國后,大王卻在一般的臺觀接見臣,禮節(jié)十分傲慢;得到玉璧后,馬上傳給妻妾和侍從們賞玩,以此來戲弄、無視臣。臣看大王沒有一點(diǎn)給趙國十五座城池的誠意,所以才把玉璧又要了回來。如果大王一定要來硬搶玉璧,臣的腦袋今天就和玉璧一起撞碎到這根柱子上!”
說著,藺相如舉起和氏璧,面對著那根大柱,擺出要撞上去的架勢。秦昭襄王沒料到藺相如會來這一招兒,連忙向藺相如道歉,請他不要做如此過激的事情。隨后,秦昭襄王還特意請了相關(guān)官員前來,打開地圖,指明從某地到某地的十五座城池是用來交換和氏璧的。
藺相如當(dāng)然不會信秦昭襄王的話,他看了看地圖,對秦昭襄王說:“和氏璧是天下至寶。趙王決定派臣送它來秦國時,特意齋戒了五天。要是大王真的想得到它,也請大王先齋戒五天,然后在朝堂上安排隆重的九賓之禮,這樣臣才能把和氏璧交給大王!
秦昭襄王一聽,雖然覺得藺相如有點(diǎn)過分,但是他也知道,這種事畢竟不好用武力強(qiáng)取,就答應(yīng)了藺相如的提議,并安排藺相如住在了廣成驛站。
藺相如是個狠角色,一看就知道秦昭襄王說的都是假話。而且這位秦王絕對是個有水平的人,上了一次當(dāng)之后,絕對不會上第二次當(dāng),如果和氏璧再次落入他的手中,再怎么拼命也是要不回來的,除非有滅掉秦國的能力。至于十五座城,更是不可能得到的。
藺相如干脆叫來隨從人員,讓他喬裝打扮,帶著和氏璧偷偷溜出驛站,從小道溜回了趙國,把它重新交給了趙惠文王。
五天之后,秦昭襄王真的按照事先的約定,在朝堂上安排了隆重的九賓之禮,就等著藺相如獻(xiàn)上和氏璧。
藺相如一點(diǎn)也不害怕,他對秦昭襄王說:“秦國自從穆公以來大概經(jīng)歷了二十幾位君主,可沒有一個是講誠信、守盟約的。臣實(shí)在是怕被您欺騙而有負(fù)于趙國,所以已經(jīng)先派人將和氏璧送回趙國了。況且秦國強(qiáng)大,趙國弱小,如果秦國真的講誠信,派一名使者到趙國,趙國立即就會把和氏璧乖乖地送過來。而且,即使秦國先割十五城給趙國,趙國哪敢留著和氏璧不給大王呢?臣知道犯了欺君之罪,按律當(dāng)斬,還請您賜臣湯鑊之刑。臣死不足惜,只是希望大王和各位大臣仔細(xì)考慮一下這件事!
秦國大臣一聽,臉色大變。這些年來,秦國欺負(fù)別國已成家常便飯,比如之前的張儀,就是不管哪個國家都敢騙,而且是一騙再騙,F(xiàn)在秦國君臣居然被這個藺相如狠狠地騙了——雖然沒有什么實(shí)質(zhì)性的損失,但終歸是受騙上當(dāng)。群臣紛紛要求馬上殺了藺相如。
可秦昭襄王只是笑了笑:“殺一個藺相如有什么用?殺了他,咱們也拿不到和氏璧了,反而顯得咱們沒有肚量,又會嚴(yán)重?fù)p害咱們跟趙國的關(guān)系。不如趁此機(jī)會好好款待他,放他回趙國,趙王難道會為了和氏璧而欺騙秦國嗎?”
最后,秦昭襄王按照禮儀接見了藺相如,然后把他送回了趙國。藺相如在秦國有如此優(yōu)秀的表現(xiàn),趙惠文王自然很開心,封藺相如為上大夫。
雖然秦昭襄王很尊重藺相如,但是他并不會對趙國以禮相待。在藺相如“完璧歸趙”的第二年,也就是秦昭襄王二十五年(前 282),秦國向趙國發(fā)起軍事行動,一口氣拿下兩座城池。一年后,秦國又攻克了趙國的石城?芍^是大大地出了一口惡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