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味道三部曲之*后一部。臺灣啤酒、咸湯圓、地瓜粥、蔭豉蚵仔、菜脯蛋、姜絲大腸、鴨賞、萬巒豬腳、燒仙草……在古早味與老招牌中,味蕾、記憶、情感,與食物的文化脈絡(luò)都得到了安置。幽默,尤其是自我嘲諷,是焦桐文章的魅力所在,也是飲食書寫中罕有的品質(zhì),分外可貴;這也使得焦桐的飲食文章獨樹一幟。與前兩本略有不同的是,作者在用飲食來表現(xiàn)臺灣文化性格、從食物入手探討臺灣庶民文化的歷史與記憶的同時,更多了個人的生命體驗,每種食物,都聯(lián)結(jié)著作者的生命歷程。
飲食散文如果只寫佳肴的緣起、選料、做法、品賞和創(chuàng)意,而少了進食者的親情、友誼、席間的交談分享,少了與美食相關(guān)的情感記憶、人生慨嘆,那就跟一本食譜沒什么區(qū)別了。而焦桐*動人的文字,恰是在敘述諸如此類的往事。
如此充滿了敘述魅力,準確,流暢,幽默,觀察入微,余韻無窮──這可以讀作對焦桐臺灣味道三部曲的風(fēng)格概括。幽默,尤其是自我嘲諷,乃是焦桐散文的魅力所在。這是飲食書寫中罕有的品質(zhì),分外可貴,使得焦桐的散文獨樹一幟。
焦桐,臺灣《飲食》雜志創(chuàng)辦人,二魚文化事業(yè)有限公司負責(zé)人,臺灣飲食文化協(xié)會理事長、臺灣中央大學(xué)中文系副教授。
1956年生于臺灣高雄市,曾習(xí)戲劇,喜詩歌,著有《蕨草》、《咆哮都市》、《完全壯陽食譜》、《臺灣味道》、《暴食江湖》等詩歌散文集二十余種。編有《臺灣飲食文選》、《星級名廚的料理秘訣》等。任臺灣年度餐館評鑒專家團召集人,曾策劃主持過隨園晚宴、印象主義晚宴、文學(xué)宴等多種主題宴會,酷愛美食,認為享受美食是人生中絕妙的美學(xué)體驗。
自序
臺灣啤酒
咸湯圓
爆米香
地瓜粥
火雞肉飯
紅蟳米糕
米篩目
米干
大麥羹
蔭豉蚵仔
菜脯蛋
紅糟燒肉
梅干扣肉
封肉
爆肉
鴨賞
櫻桃鴨
萬巒豬腳
野蓮
溫州大混沌
生炒花枝
排骨湯
魚丸湯
貢丸
鳳梨苦瓜雞
豬舌冬粉
西滷肉
阿給
刈包
茶葉蛋
蚵嗲
棺材板
臭豆腐
芥末和山葵
貢糖
牛舌餅
柿餅
燒酒螺
彈珠汽水
永和豆?jié){
木瓜牛奶
芒果牛奶冰
燒仙草
日月紅茶
文山包種茶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