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三個方面闡述了事故致因理論的成果:從理論的背景入手,重點揭示事故致因理論的時代促成因素;從理論的內(nèi)容入手,重點闡述了事故致因理論的內(nèi)涵;從理論的外延入手,重點指出該事故致因理論對后期生產(chǎn)安全的影響。本書特點及學術價值:本書梳理了全球出現(xiàn)過的影響面較大的事故致因理論,這對握事故分析的全貌起到了堅實的理論支持;通過每項事故致因理論的啟發(fā)和外延的分析,為該理論在當今產(chǎn)生的“隱形”影響進行了闡述。圖書采用歷史與理論、理論與未來相結合的方式,對理論給出了外延和啟示,書中思想均來自作者20年的上課講義,體系嚴謹,語言生動,文字通俗易懂,具有很強的原創(chuàng)性。
劉祖德 1969年出生,湖北松滋人,博士.副教授。就職于中國地質(zhì)大學(武漢)安全工程系。主要研究方向:事故根源分析、自主安全管理、城市公共安全、社區(qū)應急評估。
§0 思考事故的時間感和空間感
0.1 人類的前進來源于不斷的挑戰(zhàn)
0.2 安全
O.3 風險是事故的前身
0.4 事故
0.5 人們?yōu)槭裁匆芯渴鹿?br> O.6 人們?nèi)绾窝芯渴鹿?br> O.7 本書主要內(nèi)容
§1 事故頻發(fā)傾向理論
1.1 理論背景
1.2 理論闡述
1.3 案例分析
1.4 啟示
1.5 外延——現(xiàn)代工業(yè)的工作模式
§2 事故因果連鎖理論
2.1 理論背景
2.2 理論闡述
2.3 案例分析
2.4 啟示
2.5 外延——向海因里希事故因果連鎖理論發(fā)出的挑戰(zhàn)
§3 用于事故的流行病學方法
3.1 理論背景
3.2 理論闡述
3.3 案例分析
3.4 啟示
3.5 外延——在流行病疫情下重新認識風險
§4 能量意外釋放理論
4.1 理論背景
4.2 理論闡述
4.3 案例分析
4.4 啟示
4.5 外延——核電站的安全評價
§5 人失誤模型理論
5.1 理論背景
5.2 理論闡述
5.3 案例分析
5.4 啟示
5.5 外延——人的自律行為
§6 動態(tài)變化理論
6.1 理論背景
6.2 理論闡述
6.3 案例分析
6.4 啟示
6.5 外延——彈性組織
§7 維修差錯
7.1 理論提出背景
7.2 理論闡述
7.3 案例分析
7.4 啟示
7.5 外延——差錯管理和質(zhì)量安全管理
§8 軌跡交叉理論
8.1 理論背景
8.2 理論闡述
8.3 案例分析
8.4 啟示
8.5 外延——系統(tǒng)論帶來的世界觀轉變
§9 組織型事故風險管理
9.1 理論背景
9.2 理論闡述
9.3 案例分析
9.4 啟示
9.5 外延——霍普金斯
§10 系統(tǒng)級事故致因模型
10.1 理論背景
10.2 理論闡述
10.3 案例分析
10.4 啟示
10.5 外延——換一個角度認識事故
主要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