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那么多極客如曇花一現(xiàn),而留下的怪杰卻成為常青樹,為什么?本書給你答案。
馬云
《紐約時報》《商業(yè)周刊》《時代》《哈佛商業(yè)評論》暢銷書
怪杰(七八十歲):幾十年如一日持續(xù)創(chuàng)造領導角色的年長領導者
極客(30歲以下):他們大多數(shù)沉浸在新經濟領域,獨樹一幟,執(zhí)掌著一個組織
通過對24位怪杰、17位極客的采訪,作者使我們較深入地了解了極客和怪杰的內心世界,也深刻分析了其異同點、形成的時代、家庭背景、個人因素,總結成長為偉大領導者的特征和經驗。
【專文推薦】
從極客到怪杰
馬云,阿里巴巴創(chuàng)始人
虛擬的武俠小說中有許多俠士,像金庸筆下的石破天、郭靖、令狐沖,他們沒有好的出身,習學奇雜,經歷奇苦,但又機遇奇佳,總能碰到別人碰不上的機會,吃什么仙藥,找到什么秘籍,碰上什么大師,鉆進什么山洞。最終,他們成為一代宗師。
石破天、郭靖、令狐沖等,都是讓人心儀的虛擬偶像。
互聯(lián)網(wǎng)也是虛擬的,只是這個虛擬的網(wǎng),其構建者卻是許多實實在在的年輕人。就像這本書中許多被歸類為極客的年輕人一樣,無論互聯(lián)網(wǎng)是潮起還是潮落,他們的選擇都表明了他們嶄新的成長方式。
他們不會成為偶像,他們也討厭成為偶像,但是他們一定會成為大眾關注的熱點。
這本《極客怪杰:領導是如何煉成的》讓我們更近距離地觀察并了解他們。
我很希望中國能產生一大群極客,多多益善。正如書中所稱,這樣一群極客,他們期望能改變世界及創(chuàng)造歷史。最受他們推崇的經驗是實地操作學到的教訓。創(chuàng)業(yè)就像遠足、泛舟、騎山地自行車及滑雪一樣,成為年輕人的消遣,讓他們相信自己無所不能,并了解到自己活在無前例可循的世界里。如果現(xiàn)在處于一個全新的世界,為什么還要學習舊觀念,遵循舊的學習方式?
在阿里巴巴創(chuàng)業(yè)時的18人及今天的眾多員工中,有許多人具有極客的稟賦。他們創(chuàng)新、開放、滿懷激情,當他們遇到一個未知事物時的第一反應是:If not now, when?If not me, who?(此時此刻,非我莫屬。┌⒗锇桶妥畲蟮呢敻徊皇墙疱X與地位,而是這些年一路走下來犯過的錯誤,我們說將來要出一本書來講述阿里巴巴的一千零一個錯誤,這些錯誤讓我們建立了一個很高的競爭壁壘。不經試錯,在電子商務這個全新領域里,誰能說自己是專家?
一個企業(yè),一個組織,沒有極客,會很平庸。
但是,僅有極客,也是不行的。
這本書對怪杰群體的描述,讓我們有機會去思考一個問題,世界上那么多的極客如曇花一現(xiàn),而留下的怪杰卻成了常青樹,為什么?
其實書里是有答案的,那就是熔爐之功。
沒有比逆境和危機更能熔煉人的意志、信念、勇氣和技能了!
9·11之后美國總統(tǒng)布什把握住了機會,他的支持率達到90%,創(chuàng)下歷史上美國總統(tǒng)的最高紀錄,72%的民主黨支持者也支持他的危機處理。布什在與他的朋友交談時坦承,在這次危機中,他一直受到當代領袖楷模之一丘吉爾的啟發(fā)。
丘吉爾有一句很有名的話:Never!Never!Never Give Up!
永不放棄!
套用一句老話,保持一次激情是容易的,保持一輩子的激情就不容易,所以,怪杰是活到老、激情到老!
順境要有激情,逆境更要有激情。互聯(lián)網(wǎng)潮起潮落,多少當時的極客級人物被淘汰出局,關鍵也在于是否具有逆境中的堅持!
堅持什么?對做企業(yè)而言,遠景目標、使命和價值觀是企業(yè)必須要堅持的。
因為,這是源頭。
【總序】
悠兮其貴言
楊斌,清華大學領導力研究中心主任
清領五種,重新集結,選擇本身就是一種創(chuàng)作,誠如是。要說其中味道,可以說個淡字。
凡說起領導力,撲入腦海的就是濃墨重彩的英雄或者大抉擇、關鍵時刻。就像是看管理案例的主人公,總是個總。久而久之,更助長了領導力的貴族專屬性,對家庭中一人、組織中一員、群體一分子,如果你我皆凡人,則是沒有多少領導力的話題好談的。
這當然可反思,但不如做些什么,放幾枝不一樣的煙火。于是就有了這五種,五粒種子,播撒些領導不艷、人自成蹊的清領種子。
淡,是三點水與兩把火的組合,說的不是水深火熱,而是平常生活。不怎么轟轟烈烈的角色、情境,卻是領導力極有意義的用武之地。有水有火,如《沉靜領導》中混雜的人性,如《極客怪杰》中的老小孩與早當家,如《責任病毒》中的第一次推攬和責任悄然轉換,如《溫和激進》中的步步為營弱強騰挪,如《火線領導》中的動靜拿捏與對立調適。
淡,細想?yún)s不簡單,不是強加給你色香味,要靠你代入自己的體驗。淺白無思的對錯并非答案,字里行間有很多倫理上的辯難。沉下去心、伏下去身、輕推漸進、反躬自省,山丘過后,人不再是原來的那個,領導力的是與非也變得一言難盡起來。
淡,從不同的角度,五種各有紛呈。就不妨交替著看,彼此參閱。要說服別人,例證難免仍列舉許多功成事遂;要征服自己,就得正心體會個中更多的悠兮其貴言。
感恩編輯的辛苦用心,這20年來一直陪著這五種書和她們的讀者們一起走著、想著、沉淀著。
倫·本尼斯(Warren G. Bennis)
美國當代最杰出的組織理論、領導理論大師。南加州大學校聘教授,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公共領導力中心主席。曾任教麻省理工學院、波士頓大學,曾任紐約大學布法羅分校副校長、辛辛那提大學校長。先后擔任過四任美國總統(tǒng)的顧問團成員,并擔任許多《財富》500強大公司的顧問、董事。至少著有27本與領導有關的書籍,其中被《金融時報》譽為50大商業(yè)好書之一的《領導者》和另一本《如何成為領袖》都被譯為至少21種語言。1993年及1996年兩度被《華爾街日報》譽為管理學十大發(fā)言人,并被《福布斯》雜志稱為領導學大師們的院長!督鹑跁r報》最近則稱贊他是使領導學成為一門學科,為領導學建立學術規(guī)則的大師。
羅伯特·托馬斯(Robert J. Thomas)
埃森哲公司策略變革中心(Accenture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Change)的合伙人及高級研究員,曾為全球多家公司在領導發(fā)展方面進行咨詢。在加入這家公司前曾在麻省理工學院及密歇根大學任教多年。著有《機器無法代勞的事情》一書。
·主編介紹·
楊斌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現(xiàn)任清華大學副校長兼教務長、領導力研究中心主任。全國工程專業(yè)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工商管理專業(yè)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秘書長。他的主要研究領域為組織行為與領導力、企業(yè)與社會、非市場策略、商業(yè)倫理、高等教育管理等。
楊斌教授曾為清華本科生、MBA、EMBA以及高層管理培訓項目等講授批判性思維與道德推理、領導與變革、組織行為學、文化倫理與領導、管理思維與溝通、倫理與企業(yè)社會責任、危機管理等課程。他還曾應邀為世界500強企業(yè)及國內多家企業(yè)與機構等提供戰(zhàn)略管理咨詢和培訓。他是在中國高校開設商業(yè)倫理與工程倫理課程的積極推動者,也是中國式管理科學基礎研究的主要參與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