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理論教育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選編了筆者發(fā)表的關于思想理論教育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想理論教育的文章。有些看法與觀點曾引起學界的關注。2012年發(fā)表于《思想理論教育導刊》第6期的馬克思主義三化與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一文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科屬性姓馬,是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馬克思主義屬性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題中應有之義。在當代中國,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科領域,應該在馬克思主義三化背景下強化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屬性。思想政治教育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才能根據(jù)中國社會的需要,在解答與解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問題過程中,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傳播科學理論、武裝頭腦的功能。
汪青松
上海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央馬克思主義研究與建設工程首席專家,全國教學名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國際共運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共產黨史學會理事。曾任安慶師范學院院長、安徽行政學院常務副院長、安徽農業(yè)大學黨委副書記、上海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F(xiàn)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中國夢與中國道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研究,教育部重大招標項目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與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zhàn)略研究。出版專著、教材30多部,發(fā)表論文200多篇。
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六個化(代總序)
第一篇 思想理論教育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四信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
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到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躍遷
馬克思主義三化與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
高校精神文明建設的首要任務
高校師德的標桿與德育的指南
四為文化素質教育與大學生素質的提升
綜合拓展 人文為本安慶師院探索文科人才培養(yǎng)新模式
樹立科學教育觀與我國科學教育的三大轉變
弘揚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
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融合的現(xiàn)實意義
加強大學生人文藝術素養(yǎng)
科學人文藝術融合與高校通識教育的創(chuàng)新
從科學人文藝術融合走向追求真善美的人文實踐
高校文化素質教育的科學定位讀《楊叔子文化素質教育演講錄》有感
育人為本與四成教育工程
第二篇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想理論教育
江澤民對鄧小平理論概念的科學闡釋
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
胡錦濤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學闡釋
從雙重角度把握鄧小平理論的科學體系
論《鄧小平理論概論》框架體系的建構
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與高校鄧小平理論三進
情感教學與鄧小平理論教育
積極探索三個三結合的鄧小平理論教學法
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鄧小平理論教育
鄧小平理論教育與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提高
鄧小平理論教育與大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論高校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課程建設
把握五大發(fā)展理念的戰(zhàn)略高度
后記
附錄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叢書(八卷本)總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