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們
書單推薦
新書推薦
|
|
定 價:26.8 元
- 作者:(愛爾蘭)威廉·巴特勒·葉芝 著;徐陽 注釋
- 出版時間:2019/1/1
- ISBN:9787515915586
- 出 版 社:中國宇航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H319.4:I562.25
- 頁碼: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
- 開本:32開
《葉芝詩選》精選葉芝的《快樂的牧人之歌》《在你年老時》《麗達與天鵝》《天青石雕》和《布爾本山下》等詩篇,展現(xiàn)了其早期華麗風格,善于營造夢幻般的氛圍,以及其后期現(xiàn)代主義詩風。其中《在你年老時》是被國內讀者熟知的英國經典歌頌愛情的詩歌,其語言簡明,但情感豐富真切。詩人運用假設想象、對比反襯、意象強調、象征升華,再現(xiàn)了詩人對女友忠貞不渝的愛戀之情。 |
《葉芝詩選》是世界傳世經典注釋本的唯美呈現(xiàn)!原汁原味的著作閱讀不再遙不可及!
★20世紀詩壇上卓爾不群的愛爾蘭詩人,★為不懈追求的心愛之人,★以充滿柔美、神秘的夢幻色彩,★傾盡一生書寫動人詩篇……
★北京外國語大學名師主編★名師注釋版讓你讀懂原著★英語學習者和文學愛好者的藏書之愛。
◆經典版本,呈現(xiàn)原汁原味的英文名著。本套叢書大部分參考美國企鵝出版集團出版的企鵝經典叢書(Penguin
Classics)和英國華茲華斯出版公司出版的世界名著系列(Wordsworth
Classics),以這兩種版本為標準進行校對。力求為讀者呈現(xiàn)原汁原味的英文名著。
◆名師選編,本本暢銷。本套叢書是由北京外國語大學教師從浩如煙海的名著世界中精選而出,并由翻譯教授陳德彰寄語推薦。精選名著本本暢銷,風靡世界數(shù)十年,尤其適合熱愛英文原版名著的廣大青年讀者朋友閱讀。
◆名師注釋,精確理解原版英文名著。本套叢書特邀北京外國語大學名師團隊注釋。文化背景詳細注釋,詞匯短語詳細說明,包含所有四級以上的難點詞匯,使閱讀毫無障礙。另外對文中的長句、難句、復雜句進行了重點分析解釋,并提供譯文,使英語學習者讀懂名著,理解名著,愛上名著。 |
葉芝(William Butler
Yeats,1865年6月13日1939年1月28日),20世紀詩壇的領軍人物,艾貝劇院的創(chuàng)建者之一,為20世紀上半葉愛爾蘭文學復興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并于1923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的理由是以其高度藝術化且洋溢著靈感的詩作表達了整個民族的靈魂。詩人艾略特曾這樣評價葉芝:他肯定是我們這時代最偉大的英語詩人,據(jù)我看來,他也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詩人,無論在哪種語言范圍之內。
1865年6月13日,葉芝出生于都柏林。葉芝的祖父是新教的一個教區(qū)長,父親當過律師,后來又成為畫家。他的母親是愛爾蘭西部海港斯萊戈郡一個富商的女兒。葉芝的家族非常具有藝術氣息,他的哥哥杰克后來成為知名的畫家,而他的兩個姐妹伊麗莎白和蘇珊則參加過著名的工藝美術運動(Arts
& Crafts Movement)。
葉芝的童年大部分在斯萊戈度過,這里的旖旎風光和淳樸的民情給他留下難忘的印象,日后成為他許多詩歌中的題材。在開始進行詩歌創(chuàng)作之前,葉芝便已經嘗試將詩歌和宗教觀念、情感結合起來。后來,他在描述自己童年生活的時候曾說過:……我認為……如果是一種強大且悲天憫人的精神構成了這個世界的宿命,那么我們便可以通過那些融合了人的心靈對這個世界的欲望的詞句來更好地理解這種宿命。
1874年,葉芝隨家人遷往倫敦,在倫敦他非常懷念自己的祖國愛爾蘭。1880年,他們一家又回到了都柏林。1886年,葉芝在都柏林學習期間結識了許多著名作家和畫家,他開始嘗試創(chuàng)作詩歌并刊登在1885年的《都伯林大學評論》上。1887年,他們一家又遷往倫敦。1890年他在倫敦和都柏林創(chuàng)建了愛爾蘭文學研究會。在創(chuàng)作上,他極力主張愛爾蘭作家要以愛爾蘭的民間傳說和英雄傳奇為題材,寫愛爾蘭的景物和鄉(xiāng)土生活。
葉芝一生的活動與詩歌創(chuàng)作離不開詩人心目中的兩大情結:愛爾蘭情結和茉德·岡的情結。這兩大情結貫穿于葉芝的整個詩歌創(chuàng)作中,是葉芝詩歌不斷變化的創(chuàng)作風格中存在的兩大不變的內核。1889年初春,葉芝初次見到女演員兼革命者茉德·岡。當時她佇立窗畔,身旁盛開著一大團蘋果花,葉芝立即就被她的美貌所征服,他說,我一生的苦惱開始了。對于這次初遇,葉芝在《W·B·葉芝回憶錄》中寫道,我從未想過會在一個活生生的女人身上看到如此極致的美。它屬于名畫、詩歌以及一些過往的傳說。她的氣色如蘋果花一般鮮艷,她的臉龐與軀體的輪廓美正是布萊克(英國詩人,葉芝早年的偶像)所說的最高尚的美,因為這種美幾乎不隨歲月的流逝而改變,她的身形如此極致,仿佛她具有神的血統(tǒng)……但他和茉德·岡之間卻可望而不可即,有痛楚有喜悅,希望和失望相隨。經過兩年的密切交往后,葉芝向岡小姐求婚,卻遭到拒絕。其后,他又共計向她求婚三次,分別是在1889年、1900年和1901年,均遭到了拒絕。盡管如此,葉芝對岡小姐仍然魂牽夢縈,并以她為原型創(chuàng)作了劇本《凱瑟琳女伯爵》。在劇中,凱瑟琳與魔鬼做交易,為了讓自己的同胞免于饑荒,最后去了天堂。此劇直到1899年才得以上演,引發(fā)了宗教及政治上的諸多爭議。1903年,岡小姐嫁給了愛爾蘭民族運動政治家約翰·麥克布賴德。同年,葉芝動身去美國進行了一場漫長的巡回演講。這段時期他和奧利維亞·莎士比亞有過短暫的戀情。他直到52歲才結婚,那是在已經死去丈夫的茉德·岡再次拒絕了他的求婚后。葉芝向茉德·岡的養(yǎng)女伊莎貝拉求婚也被拒絕之后,終于停止了這種無望的念頭,他將對茉德·岡的愛轉化為無數(shù)優(yōu)美的詩篇,《箭》《白鳥》《當你老了》……這些都是葉芝為茉德·岡寫下的詩歌名篇。葉芝在自己的詩歌中塑造了一位光輝的女性,并且把她牢牢地挽留在了自己的世界里。求之不得的愛刺激了葉芝的詩情,茉德·岡成了葉芝藝術上的繆斯。葉芝生命垂危之際還想約女神出來見面、喝茶,但始終未能如愿。或許對于茉德·岡而言,當愛一個人,把一切想得太美好時,過于浪漫而熱烈,會變得不真實,詩人的沖動和浪漫,并不契合她革命家的情懷。茉德·岡曾說:世人會因為我沒有嫁給他而感謝我的。
葉芝的詩歌創(chuàng)作可以分為三個主要階段。第一階段從1889年出版第一本詩集《十字路》到1903年,茉德·岡結婚為止。這一時期,葉芝的詩歌通常取材于愛爾蘭神話和民間傳說,其語言風格受到拉斐爾前派散文的影響,具有浪漫主義的華麗風格,善于營造夢幻般的氛圍。這一時期,雪萊的詩對葉芝產生了很大影響。在后來的一篇關于雪萊的文章中葉芝寫道:我重讀了《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在世界上的所有偉大著作之中,它在我心里的地位比我預想得還要高得多。《快樂的牧人之歌》與《郭爾王之瘋狂》是這一階段比較有代表性的這一類型的作品。
盡管葉芝的早期詩歌屬于自19世紀發(fā)展而來的英國浪漫主義傳統(tǒng),但由于其愛爾蘭背景,他的早期詩歌以其獨特的愛爾蘭題材而有別于英國浪漫主義詩歌。這兩者的結合產生了葉芝獨特的早期風格:韻律感強烈,充滿柔美、神秘的夢幻色彩;詩中所述人物則多為愛爾蘭神話與傳說中的英雄、智者、詩人以及魔術師等。同時,這些詩表現(xiàn)出一種憂郁抒情的氛圍,筆觸頗似雪萊。對于年輕敏感的葉芝而言,詩就是夢,夢能保護俗世中的詩人,而他從孩童時就沉浸于其中的愛爾蘭神話與民間故事則是他尋夢的遙遠去處。這一時期的主題大多為回憶和夢想,其頂峰之作是《湖島因尼斯弗里》,在這首詩中,葉芝用湖島因尼斯弗里(Innisfree)的意象喚起人們對愛爾蘭的熱愛,它神奇地遠離了城市的灰暗,卻植根于塵世生活一個詩人稱之為九壟菜豆(nine
bean-rows)的地方。
第二階段主要從1904年到1925年,這一時期的詩歌,風格更加多樣化,內容也更加豐富,它們有對愛爾蘭社會和歷史的思索,也有對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和愛爾蘭民族獨立的暴力行動的看法。
葉芝中期創(chuàng)作的詩歌主要包括《在那七片樹林里》(In the Seven Woods, 1904),《綠盔及其他》(The Green Helmet
and Other Poems, 1910),《責任》(Responsibilities, 1914),《庫勒的野天鵝》(The Wild Swan at
Coole, 1917, 1919)以及《邁克爾·羅巴蒂斯與舞者》
(Michael Robartes and the
Dancer,1921)等。關于葉芝詩歌時期的劃分,并沒有截然的界限,主要以其詩歌主題、風格變換為參照。正當葉芝感到早期風格已到頂點,而新的發(fā)展方向尚未明確時,埃茲拉·龐德進入了葉芝的生活圈子,并對其新風格的形成產生了很大影響。這種影響直接導致了葉芝中期詩歌中有一種新的精微的具體性,這一特點同龐德的意象派詩歌有共通之處。這種變化不僅表現(xiàn)在內容上,也表現(xiàn)在措辭上,其結果就是一種新的質樸無華的、具體的風格。它更關注精神的意象和細節(jié),所表現(xiàn)的情感也更為明確。
這一時期,葉芝開始用貴族的理想觀點來衡量愛爾蘭民族主義的革命者及愛爾蘭大眾,其結果只能是失望。在葉芝看來,暴力、內戰(zhàn)并非愛國的表現(xiàn),愛爾蘭民族主義運動的領導人缺乏在約翰·奧利里身上所體現(xiàn)出來的那種愛爾蘭傳說中的高貴和古老的英雄主義氣質。對愛爾蘭政治的失望使得葉芝改變了他的詩風。早期寓言般的夢想被拋棄了,他的詩更加現(xiàn)實、復雜、世俗化。他早期的象征主義柔弱無力,必須注入新的活力;而他的新象征主義實際上是一種對神秘中的秩序的追求。為此,葉芝發(fā)展了一種神秘的歷史循環(huán)論,集中表現(xiàn)在《幻象》(1926)一書中。葉芝認為,人類歷史是由正旋錐體(代表道德、空間、客觀)和反旋錐體(代表美感、時間、主觀)兩個圓錐體滲透構成的,這里所謂旋錐體即指歷史,兩個圓錐體共同組成一個Gyre。兩個圓錐體交相滲透的旋轉造成人類歷史循環(huán)的主客觀因素的相互作用。他的許多詩歌就是這種歷史理論的直接說明。
第三個階段主要從1926年到1939年,這一時期,在現(xiàn)代主義詩人埃茲拉·龐德等人的影響下,尤其是在其本人參與愛爾蘭民族主義政治運動的切身經驗的影響下,葉芝的創(chuàng)作風格發(fā)生了比較激烈的變化,更加趨近現(xiàn)代主義了。
葉芝后期詩歌的風格更為樸實、精確,口語色彩較濃厚,多取材于詩人個人生活及當時社會生活中的細節(jié),且多以死亡和愛情為題,以表達某種明確的情感和思索!逗酵菡纪ァ芬辉娭,詩人闡述了其對生命和藝術的思考和冥想,對情欲、現(xiàn)代物質文明的厭惡和對理性、古代貴族文明的向往。詩人運用詩劇的形式來描寫一位古稀老人對生命的哀嘆,勾勒出一個象征不朽藝術并帶有神秘色彩的拜占庭形象,表達了要把脫離肉體的靈魂附著在代表永恒的藝術品之上的愿望,用藝術去升華戲劇人生,以獲得不朽和永生。在《在學童們中間》一詩中,他也談到了時間與人生的問題。而《麗達與天鵝》則又使他回到《幻象》中的歷史循環(huán)這一主題上!尔愡_與天鵝》這首具有可怕的美的十四行詩則用細致、感性的描寫再現(xiàn)神話傳說的場景,暗示陽與陰、力與美的沖突和結合,把基督教紀元前的古希臘文明的衰亡歸因于性愛和暴力這兩大人類本能,靈肉結合便集中了人不能克服的雙重本質:愛與戰(zhàn)爭、創(chuàng)造與毀滅。
葉芝一生都對神秘主義和唯靈論有濃厚的興趣。1885年,葉芝和一些朋友創(chuàng)立了都柏林秘術兄弟會(Dublin Hermetic
Order)。這個組織在6月16日召開了第一次集會,葉芝是領袖。同年,都柏林的神智學會館在通靈法師婆羅門·摩西尼·莎特里的組織下正式開放,葉芝于次年參加了他的第一次降神會。后來,葉芝沉溺于神秘主義和通靈術之中不能自拔。1890年他加入金色黎明秘術修道會(The
Hermetic Order of the Golden Dawn),并于1900年成為該會的領袖。在結婚以后,葉芝夫婦曾經嘗試過風靡一時的無意識寫作!吨滤男模趟灰隆芬辉娭芯秃薪鹕杳髅匦g修道會入會儀式用語。
葉芝的神秘主義傾向在他的名詩《麗達與天鵝》中體現(xiàn)得尤為明顯。這首詩中所講的故事源自希臘神話。傳說中麗達是斯巴達國王廷達瑞俄斯的妻子,她美貌絕倫,眾神之王宙斯也不禁愛上了她。宙斯化身天鵝與麗達幽會,麗達懷孕后生下兩個漂亮的女兒,一為海倫,一為克呂泰涅斯特拉。后來,有夫之婦海倫與特洛伊王子的私奔,導致了一場為期10年的特洛伊戰(zhàn)爭,而克呂泰涅斯特拉為了懲罰丈夫阿伽門農的弒女行為,與情人合伙謀殺了這位凱旋歸國的希臘聯(lián)軍最高統(tǒng)帥。關于葉芝創(chuàng)作這首名作的初衷,西方評論界曾有過各種不同的詮釋和解讀,有的認為是歷史變化的根源在于性愛和戰(zhàn)爭,有的則認為是歷史是人類的創(chuàng)造力和破壞力共同作用的結果。西方主流的文學史將《麗達與天鵝》作為象征主義詩歌里程碑式的作品。
進入晚年后,葉芝逐漸不再如中年時一樣直接觸及和政治相關的題材,而是開始以一種更加個人化的風格寫作。他開始為自己的家人兒女寫詩,有的時候則描繪自己關于時間流逝、逐漸衰老的經歷和心緒。晚年的葉芝非常高產,出版了許多詩集、戲劇和散文,許多著名的詩作都是在晚年寫成的,包括一生的巔峰之作《航往拜占庭》。1938年,葉芝最后一次來到艾貝劇院,觀賞他的劇作《煉獄》的首映式。同年,他出版了《威廉·巴特勒·葉芝的自傳》。
晚年的葉芝百病纏身,在妻子的陪伴下到法國休養(yǎng),最終逝世于法國,葬于葉芝故鄉(xiāng)斯萊戈附近離本·布爾本山不遠的鼓崖墓園。他的最后一首詩作是以亞瑟王傳說為主題的《黑塔》!侗·布爾本山下》雖然不是詩人最后的作品,但是是葉芝告別人生的詩,帶有遺囑的性質,因此在葉芝詩集中常被排在最后。詩人在詩中熱情地謳歌了意大利15世紀的文化成就,并號召愛爾蘭詩人一同去歌唱貴族和農民,反映了葉芝對愛爾蘭過去美好的留戀以及對貴族文化的愛好,再次強調了藝術的高尚使命。《本·布爾本山下》最后三行詩被鐫刻在葉芝的墓碑上,成了他的墓志銘:對生活,對死亡
,投上冷冷的一眼,騎士呵,向前。–ast a cold eye. On Life, on Death. Horseman, pass
by!)
本書在對詞語進行注釋時,主要給出了該詞在上下文中的意思,一些重要短語和詞語還給出了例句。由于讀者的英文水平各不相同,因此對注釋的要求也不盡相同。在注釋本書時,以大學英語四級的水平為參考,主要對超過大學英語四級水平的詞匯進行注釋,同時兼顧一些不太常用的詞語。由于時間和經驗有限,盡管注釋者盡了很大的努力,但在翻譯中、注釋中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疏漏或錯誤,敬請讀者原諒并歡迎批評指正。
徐 陽 |
威廉·巴特勒·葉芝(William Butler
Yeats,1865年6月13日~1939年1月28日),愛爾蘭詩人、劇作家和散文家,著名的神秘主義者,是"愛爾蘭文藝復興運動"的領袖,也是艾比劇院(Abbey
Theatre)的創(chuàng)建者之一。其代表作有《快樂的牧人之歌》《在你年老時》《麗達與天鵝》等。
|
1 The Song of the Happy Shepherd?
5 The Cloak, the Boat and the
Shoes
7 The Falling of the Leaves
8 Ephemera
10 The Madness of King Goll?
14 The Stolen Child?
17 To an Isle in the Water
19 Down by the Salley Gardens
20 The Rose of Peace
22 A Faery Song
24 The Lake Isle of Innisfree
26 A Cradle Song
28 The Pity of Love
29 The Sorrow of Love
31 When You Are Old?
33 The White Birds
35 A Dream of Death
36 The Countess Cathleen in
Paradise
38 The Two Trees
41 To Ireland in the Coming
Times
44 The Everlasting Voices
45 The Moods
46 The Lover Tells of the Rose in
His Heart?
47 The Fish
48 Into the Twilight?
49 The Song of Wandering
Aengus
51 The Song of the Old Mother
52 The Lover Mourns for the Loss of
Love
53 A Poet to His Beloved?
54 He Gives His Beloved Certain
Rhymes
55 To His Heart, Bidding It Have No
Fear
56 The Cap and Bells
59 He Tells of a Valley Full of
Lovers
60 He Hears the Cry of the
Sedge
61 Maid Quiet?
62 He Wishes His Beloved Were
Dead?
63 He Wishes for the Cloths of
Heaven
64 The Fiddler of Dooney
66 The Arrow
67 Old Memory
68 Never Give All the Heart?
69 The Withering of the Boughs
71 Adams Curse
74 The Old Men Admiring Themselves
in the Water
75 The Ragged Wood?
76 O Do Not Love Too Long
77 A Woman Homer Sung
79 Words
81 No Second Troy
83 Reconciliation
84 King and No King
86 Peace
87 A Drinking Song
88 The Coming of Wisdom with
Time
89 The Mask?
91 These Are the Clouds
92 A Friends Illness
93 All Things Can Tempt Me
94 Brown Penny
96 To a Friend Whose Work Has Come
to Nothing
98 Paudeen
99 When Helen Lived?
100 Beggar to Beggar Cried?
102 The Mountain Tomb
104 A Coat?
105 The Wild Swans at Coole
108 An Irish Airman Foresees His
Death
110 Men Improve with the Years
111 A Song
113 The Scholars
115 Tom ORoughley
117 Memory
118 The People
120 His Phoenix
123 Broken Dreams
126 A Deep-sworn Vow
127 To a Squirrel at Kyle-na-no
128 On Being Asked for a War
Poem
129 Ego Dominus Tuus
135 The Phases of the Moon
145 Another Song of a Fool?
146 Easter, 1916
151 The Rose Tree
153 On a Political Prisoner
155 The Leaders of the Crowd?
157 Towards Break of Day
159 The Second Coming
162 A Prayer for My Daughter
168 A Meditation in Time of
War
169 Sailing to Byzantium
172 The Tower
183 The Wheel
184 Youth and Age
185 Leda and the Swan
187 A Man Young and Old?
196 Death
197 A Dialogue of Self and
Soul?
202 Symbols
203 Spilt Milk?
204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nd
After
205 Three Movements
206 Swifts Epitaph
207 Gratitude to the Unknown
Instructors
208 Loves Loneliness
209 After Long Silence
210 Old Tom Again
211 Father and Child?
212 Lapis Lazuli?
216 Sweet Dancer
217 The Ladys First Song
218 The Ladys Second Song
220 The Ladys Third Song
221 The Lovers Song
222 The Chambermaids First
Song
223 The Chambermaids Second
Song
224 Beautiful Lofty Things
226 The Great Day
227 A Model for the Laureate
229 Those Images
231 Why Should Not Old Men Be
Mad??
233 A Stick of Incense
234 A Nativity
236 Politics
237 The Black Tower
239 Under Ben Bulbe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