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學校長,把傳統(tǒng)的書信文化運用到他的教育實踐之中,開始了他的書信教育之旅。他用書信引領學校發(fā)展,用書信引領教師團隊的發(fā)展,用書信把孩子引領上讀書之路,用書信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和行為養(yǎng)成教育。他的書信走進了全鎮(zhèn)一千七百余名孩子們的心中,成為這群農(nóng)村孩子最親密的朋友。就這樣,一個校長演繹著一個個書信感動心靈的故事。
我憧憬著這樣的教育場景:老師們在一種自然自覺的狀態(tài)中用心專注地為孩子們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有時是在校內(nèi),在班上,有時在校外,在下班之后,甚至到深夜。他們有時和孩子們、一起研究學習的內(nèi)容,有時和孩子們一起讀書,交流讀書后的那些感悟。在課間和課外活動,又和孩子們~起做操、跑步,一道去參加自己愛好的文體項目或學生邀請的其他活動。但這些都是來自于老師們的自覺行動,來自于自己的那份愛心和責任,沒有強迫,也沒有獎金的刺激和功利的誘惑,因為,政府逐年提高教師待遇,直到足以使每個老師能夠安居樂業(yè)。他們的學生不再是考試的機器,不再是分數(shù)的奴隸,因為他們知道真正的小學教育應該是什么。我應該慶幸自己選擇了一條書信教育的道路,把源遠流長的書信文化嫁接到了我的學校教育之中,書信感人化人的力量和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功效,讓我能和我的老師們走在一起,以至于我憧憬的教育場景不再是可望不可即的海市蜃樓。
——許德剛
許德剛,聊城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顧官屯聯(lián)校校長,聊城市創(chuàng)新型校長,開發(fā)區(qū)名校長,2010年在聊城市首屆農(nóng)村校長會議上做了《理念領校文化立校管理強!返膶n}報告,2011年8月在全市校長會議上做了《書信架起心靈溝通的橋梁》的專題報告,2009年開始創(chuàng)造性地把書信這一傳統(tǒng)文化運用到他的教育實踐之中,著有《孩子啊你從今天開始》一書。
點燃激情篇
讓書信成為學校文化
這里的變化靜悄悄
讓我們一起前行
繼續(xù)放射教育生命的光芒
巾幗不讓須眉柔肩擔道義
做用心工作的教師
困惑感悟覺醒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新年寄語
工作交流篇
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努力工作共同提高
我對班主任工作的九點建議
綜合實踐活動為學校搭起素質教育的平臺
快樂幸福健康成長
讓民主與科學走進我們的班級
讓歌聲和音樂充滿我們的校園
校園文化活動煥發(fā)生命光彩
“十大工程”之一:課程工程
“十大工程”之二:課堂工程
“十大工程”之三:寫字工程
“十大工程”之四:書香校園工程
“十大工程”之五:說話與寫作工程
“十大工程”之六:主題班會與習慣養(yǎng)成工程
“十大工程”之七:安全與生命教育工程
“十大工程”之八:“4312”工程
“十大工程”之九:環(huán)境與學校文化工程
“十大工程”之十:教師素養(yǎng)提升工程
滿懷豪情走向2009(一)
滿懷豪情走向2009(二)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一)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二)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三)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四)
走進課堂篇
把握課標降低難度因材施教快樂學習
說真話寫真事抒真情
“預習、展示、反饋”三步語文教學法
這里的語文“不用教”之一
這里的語文“不用教”之二
我們都來培養(yǎng)孩子們的自信心
……
走進孩子們的心靈
師生回音篇
與名家對話
然后,聽專家報告是教師發(fā)展之捷徑。
陶繼新教授的“做幸福的教師”和“讀書與教師生命成長”兩場報告,魏書生老師的“守住心田”等,都讓我們受益匪淺。
另外,外出學習,校本教研,相互聽課評課等也是提高教師業(yè)務素質的好形式。這幾年為了提升我們整個教師團隊的業(yè)務素質,我們采取了行之有效的各種措施,使我們現(xiàn)在的整體素質有了較大的提升。不少有思想的老師決不放過任何一次學習的機會,業(yè)務素質提升很快。
老師們,我們學校的“十大工程”到今天為止就全部交流完了。需要說明的是,這“十大工程”絕不是相互獨立、互不聯(lián)系的單獨的十項工作,而是相互聯(lián)系、互為影響、共同促進的學校整體教育的十大平臺,甚至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聯(lián)系,互為補充。這“十大工程”只有開工之日沒有完工之時;只有更好,沒有最好!
讓我們始終堅持我們自己的信條:我們的學校不一定是名校,但一定是孩子們健康成長的家園;我們不一定是名校長,但我們一定是稱職的校長;我們不一定個個當名師,但我們起碼是合格的教師;我們不一定專業(yè),但我們一定做到敬業(yè);我們注重自己技能層面的提高,但我們更注重精神層面的修養(yǎng)。我們很勞累,但我們很充實,也很快樂和幸福;我們注重學生學業(yè)水平的提高,但我們更注重學生身心的健康和良好品質的培養(yǎng);我們學生的分數(shù)不一定最高,但他們的素養(yǎng)一定是最好的;我們不一定是物質的富有者,但我們一定是精神的充實者;我們的今天不是最好,但我們的明天一定更好。
為了我們的孩子們,也為了我們自己,讓我們一起攜手,行走在農(nóng)村教育的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