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是中國由封建社會向半殖民半封建社會轉變的發(fā)端。在這一歷史時期,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文化日臻繁榮,各民族進一步融合,法制日漸完善,宗教活動對社會的影響日益增加,人民的社會生活方式與風尚隨之發(fā)生變化,呈現(xiàn)出新特點、新風貌和新變化。這些變化體現(xiàn)在服飾、飲食、居住、出行、婚嫁、喪葬、生育、娛樂、宗教、商貿(mào)等各個方面,并隨著清政府的禮制風俗政策、促進民族融合等政策,對清人的家庭生活、婚姻觀念、宗族生活、等級觀念、地緣觀念等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
林永匡(1940-),男,漢族,四川省三臺縣人,1963年四川大學歷史系畢業(y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主要從事經(jīng)濟史、社會史、文化史研究,著有《中華文明史》《清代西北民族貿(mào)易史》《中國節(jié)令史》《清代飲食文化》《清代社會風俗史》《長江文化史》《北疆通史》《民國居住文化通史》等30余部著作。
緒論(001)
第一節(jié) 社會生活習尚形成的背景因素(001)
第二節(jié) 風俗政策與清人的生活觀念(012)
第一章 服飾與社會生活(017)
第一節(jié) 帝后宗室貴胄與官員服飾(020)
第二節(jié) 士庶民人衣冠風俗(027)
第三節(jié) 服飾與禁忌(051)
第二章 飲食與生活禮儀(062)
第一節(jié) 帝后與貴族飲膳禮儀(064)
第二節(jié) 民間與地方飲食習尚(088)
第三節(jié) 飲食思想與養(yǎng)生觀念(111)
第三章 建筑與居住風尚(118)
第一節(jié) 居址選擇與規(guī)劃(119)
第二節(jié) 宮廷與官府建筑風格(124)
第三節(jié) 民居住宅與起居用具(130)
第四節(jié) 行宮園林與廟宇陵墓(141)
第四章 行旅與交通郵驛風俗(149)
第一節(jié) 帝后王公與官員出行禮儀(150)
第二節(jié) 民間舟車肩輿與行旅風尚(160)
第三節(jié) 交通與郵驛變遷(174)
第五章 婚嫁與婚姻禮儀(185)
第一節(jié) 婚嫁觀念與婚姻形式(186)
第二節(jié) 婚姻程序與嫁娶禮儀(200)
第三節(jié) 離婚與再嫁風俗(219)
第六章 喪葬與禮儀風俗(224)
第一節(jié) 喪葬觀念與喪葬禮儀(225)
第二節(jié) 葬法葬式與墓室棺。233)
第三節(jié) 服喪冥器與殉葬之俗(240)
第七章 生育養(yǎng)老與衛(wèi)生保健風俗(247)
第一節(jié) 求子與誕生風俗(247)
第二節(jié) 育兒風俗與成年禮儀(260)
第三節(jié) 養(yǎng)老敬老與壽誕風俗(267)
第四節(jié) 保健與疾病醫(yī)療風尚(273)
第八章 交際與年節(jié)生活(286)
第一節(jié) 相見待客與饋贈風俗(286)
第二節(jié) 結交與慶賀吊唁禮儀(292)
第三節(jié) 年節(jié)與歲時禮俗(298)
第九章 社會教化與娛樂生活(317)
第一節(jié) 社會教化(317)
第二節(jié) 美術生活(323)
第三節(jié) 音樂歌舞曲藝與體育競技(331)
第四節(jié) 游藝娛樂與旅游風俗(343)
第十章 信仰與迷信禁忌(357)
第一節(jié) 自然崇拜與祖靈祭拜(358)
第二節(jié) 宗教禮尚與巫術信仰(367)
第三節(jié) 禁忌風俗與祭祀禮儀(382)
第十一章 生產(chǎn)與商貿(mào)風俗(394)
第一節(jié) 農(nóng)業(yè)與畜牧業(yè)生產(chǎn)風俗(395)
第二節(jié) 漁獵業(yè)與手工業(yè)生產(chǎn)習尚(408)
第三節(jié) 商貿(mào)活動習俗(416)
第十二章 少數(shù)民族的社會生活(425)
第一節(jié) 民族服飾與飲食生活(425)
第二節(jié) 民族居舍與居住特色(478)
第三節(jié) 民族交通與交游風尚(495)
第十三章 畸形生活與惡習陋俗(504)
第一節(jié) 畸形社會階層的生活(505)
第二節(jié) 賭博與賭具(525)
第三節(jié) 民間械斗惡習(531)
第十四章 社會組織與社會生活(539)
第一節(jié) 宗族組織與宗法活動(540)
第二節(jié) 家庭組織與生活禮儀(551)
第三節(jié) 會社組織與交往風俗(555)
第十五章 中外社會生活習尚的交流(565)
第一節(jié) 社會生活習尚的外播與交流(565)
第二節(jié) 國外生活風俗傳入與交融(579)
第十六章 社會生活風尚對后世的影響(598)
第一節(jié) 社會風尚的形成與演變(598)
第二節(jié) 社會生活習尚對后世的影響(702)
第十七章 余論(709)
后記(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