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五章,內(nèi)容包括:高校美術教育、高校美術教育改革、信息化環(huán)境下高校美術教育改革探索、翻轉課堂在高校美術教育改革中的應用思考、高校美術教育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
本書介紹了美術教育的目的、功能,并從心理學維度、道德維度、社會維度三個方面闡述了美術教育中的哲學思考;簡要地敘述了美術教育各個要素——教學組織、教學過程、教學方法等內(nèi)容;圍繞現(xiàn)代教育技術,重點探討了如何將審美教育、民間美術、當代藝術融入高校美術教育教學中;同時,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對當代高校美術創(chuàng)新教育進行了詳細闡述,通過分析美術實踐和美術理論之間的復雜關系,為高校美術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改革提供了寶貴的建設性思路。
暫無
本書是一部藝術史研究文集。本雅明曾說:“藝術史是一則預言故事。它只能從當下的視點來描述,因為每個時代都有自己新的傳統(tǒng),并借由這些新傳統(tǒng)來重新理解以前藝術所負載的預言。因此,對于藝術史而言,沒有比讀解預言更為重要的任務了,這些預言在過去的偉大作品中給予了它們被創(chuàng)作時的價值!北緯盏奈恼率菍Ρ狙琶鳌肮袄冉钟媱潯彼_展的研究和思考工作之后的藝術史的探討。其中,一些文章揭示了本雅明思想的關鍵點和現(xiàn)實性;另一些則從本雅明思想出發(fā),繼續(xù)關注藝術史的時間性、物質(zhì)性和辯證建構等問題。
本書以杭州這座江南名城經(jīng)歷的各個時代為經(jīng)線,以書畫、雕刻、園林、陶瓷、戲曲、音樂等藝術門類的溯源發(fā)軔、代表人物、經(jīng)典作品品讀為緯線,呈現(xiàn)杭州傳統(tǒng)藝術的發(fā)展進程與不凡魅力。無數(shù)的文化小目標,組成了杭州城市目標的大成與大觀,給喜愛杭州和藝術的朋友們,繪制出一幅有聲有色的文化導覽圖。
在本書開篇的文章(柳揚的《秦金飾對歐亞草原動物藝術的汲取與轉化》)中,歐亞大陸上一個十分流行的古代紋飾。紋飾主體是一只雜交動物的形象:從蹄子看應該是一只偶蹄動物,但它奇怪地長著一副鷹嘴;它頭上的大角像樹杈般展開,而其每一個分杈部分的盡頭,則開出類似花朵或者云頭(更多的案例中則是鷹嘴)的圖案;尤其是,它的四條腿上下兩兩翻轉,形成一種動態(tài)旋轉的態(tài)勢,十分接近于后世代表中國文明的典型圖案太極圖。鑒于這幅太極圖,圖案各部分把食草動物與猛禽、動物與植物、游牧與農(nóng)耕、生命與自然完美地融合為一個整體,我更愿意
《鑒賞力批判》作為德拉·沃爾佩的美學代表作,是20世紀美學發(fā)展歷史上的重要轉折點之一。該書在倡導一般藝術的歷史唯物主義理論立場的同時,反對普列漢諾夫和盧卡奇的社會學還原論,批駁克羅齊和新批評的形式主義非理性論,彰顯概念意義與審美效應之間不可分割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為此,作者整體性角度出發(fā),在重新評價藝術品時,一方面參照較為基本的認識論原則,側重分析該原則與人類所希冀的科學或道德秩序的本質(zhì)聯(lián)系,另一方面依據(jù)較為專門的技術性原則,側重揭示該原則與藝術特有的語義層面的密切關聯(lián)。在詩歌鑒賞方面,本
  新雙雙中文教材是雙雙中文教材的第二版。這是一套專門為海外學生編寫的中文教材,由美國加州王雙雙老師和中國國內(nèi)專家共同努力,在海外多年教學實踐的基礎上編寫而成。全套教材共15冊,識字量2500個,包括了從識字、拼音、句型、短文的學習,到初步的較系統(tǒng)的對中國文化的學習。教材除語言教學的部分外,大體介紹了中國地理、歷史、哲學等方面的豐富內(nèi)容,突出了中國文化的魅力。教材知識面廣,趣味性強,深入淺出,易教易學。《中國民俗與民間藝術》是新雙雙中文教材的第11冊,適用于已學習掌握1300以上
《我的美術漫記/肖復興讀寫系列》分為上下輯。上輯從文藝復興三杰達·芬奇、米開朗琪羅、拉斐爾起,到印象派莫奈,一直到畢加索、馬蒂斯、夏加爾等現(xiàn)代派畫家,書寫了他們的成長故事,介紹他們代表畫作的藝術風格。以故事為經(jīng),以史為緯,通俗易懂,是歐洲美術史的縮寫本。下輯書寫了齊白石、張大千、徐悲鴻、龐薰琹、劉開渠等我國老一輩美術家的故事,勾勒出和世界美術相互輝映的燦爛輝煌的軌跡,尤其適合青少年閱讀。這些美術史和畫家的故事,會幫助青少年走進畫家的藝術世界,感受一種區(qū)別于現(xiàn)實而充滿想象空間的藝術氛圍,從而被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