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雜志第一期于1907年12月20日出版發(fā)行,1908年12月20日出版發(fā)行第九期,總共發(fā)行九期。劉積學任主編,張鐘端為總經理,曾昭文、李炯齋、余誠、潘印佛、王傳琳、劉師培等人負責撰寫、組稿編輯和發(fā)行。雜志重要撰稿人:魯迅(新文化運動的主將)、周作人(新文化運動的主將)、蘇曼殊(近代作家、詩人、翻譯家,革新派的文
《矚望新軸心時代:在新世紀的哲學思考(豪華裝典藏本)》中還收入6篇我為前輩及友人著述所寫的序言,讀者或可從這些序言中看到我思考問題的路子。為什么我特別關注中國的經學?蓋“五經”(或“六經”)是中國文化的源頭,它是夏、商、周三代重要的歷史文獻,深深植根于五千年中華文明的傳統(tǒng)之中,代代相傳發(fā)展到今天。我為什么特別關注儒家?
《看法與說法(套裝共16冊)》是李瑞環(huán)同志自2005年以來出版的又一著作。作者常說:“凡事都要有一個看法!薄翱捶ㄊ穷^腦改造過的認識、觀點、主張。說法是看法的表達,說法也是看法!薄翱捶ǖ男纬捎幸粋過程,即由淺入深、由片面到更多方面的過程。”“不斷地追求反映事物本質的看法,對于訓練思維能力、提高理論水平、搞好工作
《呂振羽全集(共10冊)(精)呂振羽(1900-1980年)》全套共十冊,它是一套自傳文集。記錄了呂振羽的身平事跡和所做的貢獻。呂振羽是中國早期馬克思主義史學的拓荒者和奠基人之一。長期致力于中國經濟史、社會史、思想史、民族史、革命史以及通史研究。對中國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和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等諸多問題
本書主要收錄劉師培以經學為核心的學術著作,是有關劉師培著作的首次匯編,對研究劉師培學術及中國近代學術史有重要意義。但受時代局限,該書無句讀標點,閱讀、使用頗為不便。為滿足當今學者學術研究之需,特整理點校出版。內容包括:尚書源流考;毛詩札記;禮經舊說;西漢周官師說考;周禮古注集疏;春秋古經箋;讀左答記等。
《胡適文存》是新文化運動的領軍人物胡適ZUI重要的著作,在近代SHI上產生過廣泛的影響。1927年散文家陳源推選新文學的十部杰作,《胡適文存》名列榜首。此書集中體現(xiàn)了胡適先生的哲學思想、學術主張、文學理論、白話文思考,以及新文化運動的探索,可以說涵蓋了其一生的成就。此次影印出版的《胡適文存》精裝版總計七冊,共22卷。其
東莞,晉咸和六年(三三一年)立縣,唐至德二載(七五七年)縣城遷于到涌(今莞城),于今有一千六百八十年了。在這悠久的歷史中,東莞的先賢,創(chuàng)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也創(chuàng)作了汗牛充棟的典籍。經千百年滄桑變幻,可惜傳于今者不多。據(jù)清末探花陳伯陶編的《東莞縣志·藝文略》所載,至清同治間,莞人著作有八八九種,二八四三三卷,經調查,現(xiàn)存
王云五全集,在臺灣以《王云五先生全集》為題由商務印書館出版。此次我社以簡體字出版王云五先生的全部著述,在原版本的體例、格式、標號和文字等方面作了必要的整理訂正,并省略各冊相互重復的篇目,增補我們發(fā)現(xiàn)的著作。全集共20冊30種,700余萬字,內容保留原貌。
印尼生活報紀念叢書(共10冊)
1998年,北京大學出版社曾在校慶100周年活動中隆重推出《胡適文集》,其中許多作品采用了胡適本人的校訂本或北大的收藏本,具有很高的文獻價值,在海內外讀者中產生了強烈反響。時過十年,這套書早已售罄,應廣大讀者要求,修訂再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