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社會科學院《20世紀“鄉(xiāng)村建設運動文庫”》第2批書目《山東鄉(xiāng)村建設研究院概覽》于1934年出版發(fā)行,《山東鄉(xiāng)村建設研究院及鄒平實驗區(qū)概況》于1936年出版發(fā)行。兩書分別介紹了梁漱溟主持的山東鄉(xiāng)村建設研究院和鄒平實驗區(qū)的基本情況,如研究院成立緣起、宗旨、經(jīng)費來源、社會環(huán)境,以及研究部、訓練部、實驗農場等。
本書為山東社會科學院《20世紀“鄉(xiāng)村建設運動文庫”》第2批書目楊開道(1899-1981),中國社會學家,長期致力于農村社會學的教學和研究。先后任復旦大學、中央大學農學院社會學教授,燕京大學社會學教授兼系主任、法學院院長。1928年組織燕大社會學系學生到清河鎮(zhèn)調查,并于1930年在清河鎮(zhèn)建立實驗區(qū)。同年組織發(fā)起成立中國
本書在充分借鑒前人成果的基礎上,通過廣泛搜集歷代方志、正史、別史、雜史等各種歷史文獻,以及唐人詩文集、金石志、新近出土墓志與現(xiàn)存摩崖石刻、官府文書等資料中有關的任官信息,進行拾遺補缺、校核訂訛,盡可能做到去偽存真,來考錄唐代兩浙地區(qū)各個州、縣的職官認知情況。時間上限自唐高祖武德元年,下至唐哀帝天祐四年。全書以州為單元立
國號,就是國家的稱號。中國歷史悠久綿長,隨著朝代的更替,國號也在不斷變換。然而面對這些耳熟能詳?shù)膰,又有多少人知道它們的確切含義?啟作為夏朝的開創(chuàng)者、夏朝的*位君王,為什么把自己的王朝定名為夏?商與殷究竟有無區(qū)別,兩者關系如何?周朝的名稱,果真始于古公亶父、得自周原嗎?……本書是作者十幾年
《中國政治常識》是一本了解中國歷代政治的入門讀物,探尋中國政治“理亂興亡”的必備書。呂思勉先生按照時間順序,從上古至民國講述中國政治體制的起源、演變,以獨到的眼光深刻剖析了歷朝歷代更迭的根源及歷代政治變革的得失、利弊。本書是了解中國五千年治亂興衰的必讀經(jīng)典,百萬讀者認可的中國文化指南。
《明清知識群體的專業(yè)化與社會變遷:以史家、儒醫(yī)、訟師為個案的考察》是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近世知識群體的專業(yè)化與社會變遷——以史家、儒醫(yī)、訟師為中心的考察”的終期成果,歷經(jīng)5年的研究、撰稿和修改,今天終于完成了全部文稿的統(tǒng)稿工作。一直以來,我對于歷史上的社會群體有著十分濃厚興趣,在漕運研究的同時,兼顧思考著明清社
《中國古代傳播政策史》是傳播學本土化的新成果,以專門史形式,運用傳播學工具,對我國古代傳播政策素材進行梳理和歸納;在大限度地展現(xiàn)史料的同時,提供歷代學者對歷史記錄的校勘與評述,真實反映以政教為核心的官方傳播政策在特定時代的源流、取向、內容及其與文化和社會結構的相互構建。《中國古代傳播政策史》適合傳播學、政治學和法學領域
本書分為宋、元、明三部分,揭示了那個時代的社會科學與政治史的密切關系;剖析了各類社會情況,如民風、士氣、經(jīng)濟、國防、戶口之多寡、土地之分配與生產(chǎn)力、各種階層之分立以及政治制度等等,對于政治現(xiàn)象有何影響,以著力闡明歷史發(fā)展過程之因果關系。
本書的主要內容是討論周秦之變背景下的德性政治。德性政治即道德與政制(道德與權力)合一的制度。本書從哲學角度,深入研究漢代儒學與制度的相關性。作者論證周禮體制的特色是政治制度與道德修養(yǎng)合二為一,即位德合一。周秦之變的核心即由禮變?yōu)榉āh將儒學德性轉化為制度,以秦制為基礎的中國傳統(tǒng)王朝政制對接。華夏三千年變局在于“德”“位
救亡圖存語境下,西學東漸與傳播媒介相結合展現(xiàn)在近代報刊“通中外”“達新知”等政治功能的發(fā)揮中,尤其呈現(xiàn)在近代社會變遷紛繁復雜的場景中!丁巴ㄖ型狻闭Z境下中國報刊與近代政治》重在探索“通中外”語境下以報刊為載體的西學傳播與近代政治變革關系:上篇側重分析“通中外”語境下近現(xiàn)代報刊史探索的語境、脈絡及其價值取向等;中篇從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