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來皆鴻儒:《白丁會客廳》教育訪談實錄二
新冠肺炎疫情時漲時落、雙減政策落地生效、新型消費此起彼伏……面對復雜的社會、經(jīng)濟、民生問題,怎么看?怎么辦?本書所推出的評論文章,意在透過新聞表象,梳理背后的社會、經(jīng)濟、文化等原因,由果看因,讓你在不確定性中找到確定性。
1935年10月10日,在陶行知先生的熱切鼓勵下,在校長汪達之的帶領下,新安小學的學生組成了一個革命團體新安旅行團,批團員14人,在蒙蒙細雨中告別鄉(xiāng)親出發(fā)了……從1935年到1952年,十七年風云歲月里,在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新安旅行團不怕艱苦,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以文藝為武器,喚起民眾抗日救亡
本書為澎湃新聞評論部夜讀欄目的文章精選,也是2021年初出版的《人間指南:澎湃夜讀集》的續(xù)篇。欄目文章關注社會熱點和公眾話題,回應社會關切。文章所涉話題涵蓋社會、教育、生活、親子、文藝、職場等社會主流人群關注的領域,堅持話題性和原創(chuàng)性,因為新聞源本身的熱度,這些夜讀類文章洗去了心靈雞湯自帶的為賦新詞強說愁的突兀感,讓表
歷史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和智慧寶庫。雖然過去了七十年,但李繼德每每憶及黃繼光,都禁不住潸然淚下。中國人民志愿軍十五軍四十五師一三五團二營六連的通信員李繼德和黃繼光,在炮火連天的抗美援朝戰(zhàn)場上,結下了比兄弟還親的戰(zhàn)友情誼。本作品從李繼德的視角,深情講述了志愿軍生活和戰(zhàn)斗的情景、戰(zhàn)友黃繼光的日常風范,以及上甘嶺戰(zhàn)役中黃繼光
從迷戀中式帆船,到復原造出一艘傳統(tǒng)木帆船,需要多少努力?這是一個為夢想造舟的故事,一端是熱愛,一端是大海。出走和自由并存,歡樂和痛苦參半。許路,大海的兒子,童年時詔安老家的大帆船一閃而過,卻永久地影響了他的生命。他想找到一艘老式木帆船,駕著它重新出海,環(huán)繞地球一周。尋覓、挖掘、研習、復原、建造、下水…&h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黨委的堅強領導下,自治區(qū)政協(xié)及其常委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自治區(qū)黨委政協(xié)工作會議精神,堅持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聚焦黨委政府中心任務,認真履行職能,推動各項工作邁上新臺階、取得新成效。本書收錄了從2018年至2020年《人民日
本書以時間為序,按照報紙期刊、網(wǎng)絡媒體進行分類展示!皩W習強國”學習平臺、山東省教育廳網(wǎng)站發(fā)布的稿件,以及見諸媒體的“財大學人”的理論文章、視頻專訪等,僅作為附錄一一呈現(xiàn)。期盼這些新聞報道能喚起廠大師生、海內外校友對校園生活的美好記憶,期盼關注山東財經(jīng)大學發(fā)展的朋友能由此加深對學校的了解,期盼山財大的未來更加美好。
本書從楊貴出生一直寫到他闔然長逝,長眠于紅旗渠畔,用紀實方式描繪了他90年的壯麗人生,將一個信念堅定、終生為人民服務的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形象,鮮活生動地展現(xiàn)出來。
本書是一部長篇報告文學,以時間為線,描寫英雄王能珍一生的事跡。作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寫王能珍出生貧寒,參軍入伍后任勞任怨,勤學苦練,成為軍事技術能手,多次受嘉獎。由于過度勞累,患上慢性胃潰瘍,只得復員回家。第二部分寫復員后病情加重,胃部大切除。雖身患重病,他始終不忘初心,在自己生活困難的情況下,時時處處熱心公益事業(yè),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