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主要有以下特點:第1,力求反映時代精神。在教材中我們注意吸納一些有關國際國內重大問題的材料及目前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研究的新成果,如科學發(fā)展觀、可持續(xù)發(fā)展觀,以及“十八大”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等相關理論。第2,力求拓展學生的理論視野。教材在編寫時增加了較多的閱讀材料,這些材料有的是歷史上著名哲學家
本書以馬克思的哲學革命為總體線索,以“激發(fā)思想活力,啟迪哲理智慧、滋養(yǎng)浩然之氣”為主要目的,系統(tǒng)地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哲學智慧。
傳統(tǒng)闡釋路線強調歷史唯物主義中人的物質性因素,忽視人的主觀能動性和歷史的主體性因素,西方馬克思主義強調歷史唯物主義中人的主體性因素,忽視人的物質性因素。從而,馬克思在歷史唯物主義中呈現(xiàn)的一個完整的、全面的、活生生的、具體的人被遮蔽了,“現(xiàn)實的個人”變成了一個被肢解了的抽象的人。實踐問題和理論問題促使我們要重視《德意志意
《張奎良文集》全書共十卷,文集為張奎良先生自1982年至今取得的各項成果,包括著作、已發(fā)表文章、講義、生活四個部分,各卷按照年代予以編輯。
《張奎良文集》現(xiàn)在編輯的5卷,收錄的是從1980年至2010年30年間的成果。1980年之前的成果,由于編輯主題的原因沒有收錄。第一卷收錄的是1980年至1988年期間公開出版的論文和論著,共計42.3萬字。從研究的主題看,主要是先生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理解,包括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概念和范疇、唯物辯證法尤其是馬克思
《張奎良文集(第三卷)》收錄的是張奎良先生1993年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馬克思的哲學歷程》(以下簡稱《歷程》)一書,《張奎良文集(第三卷)》由導論、正文、后記三部分組成,其中正文分五章。在本文集編寫過程中,盡可能地按當時出版的原樣,收錄了全書。之所以考慮這樣編輯,第1,該書是張奎良先生早年的代表著作,曾獲中國高校人
《張奎良文集(第四卷)》主要內容包括:試論馬克思以人為本的哲學發(fā)展軌跡、面對世紀之交:馬克思學說的新征程、馬克思晚年學說與鄧小平理論的重合點、馬克思晚年的設想與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等。
《張奎良文集(第五卷)》收錄的是張奎良先生于2004年至2010年發(fā)表和出版的著述。這一時期,圍繞著唯物主義與社會主義的本質關聯(lián),馬克思哲學思想的當代價值,馬克思哲學理論與和諧社會的構建,特別是和諧辯證法等諸多與當代中國的社會主義實踐密切相關的議題,張奎良先生提出了許多極具創(chuàng)建性的思想和理論。
本書共分為:發(fā)刊詞;熱點評論;專題評論;學術書評;議題述評;思想對談;佳作短評;本刊簡介及征稿啟事幾部分,主要內容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需要邁進思想市場、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文本及其解讀等。
本書對學習貫徹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學習治國理政思想做了深入解讀和闡發(fā);歲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理論、馬克思主義價值理論、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以及當代資本主義批判等領域的問題展開了視野廣闊、富有深度的學術研究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