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中玉先生長期從事文藝理論研究,著作等身。本書收入了徐中玉先生代表性的文章,如《民族文學論文初集》、《中國近代文學理論的發(fā)展》、《現(xiàn)代意識與文化傳統(tǒng)》、《孔孟學說中的普遍性因素與中國文學的發(fā)展》等。本書反映了徐中玉先生的學術成就,體現(xiàn)出他領袖群倫的人文風范,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中國文學縱橫》收錄了夏志清十四篇關于中國文學的評論與論文,均為作者在哥倫比亞大學任教時發(fā)表,也是他本人希望能夠傳世的作品。夏志清縱論中國傳統(tǒng)戲劇、古典乃至近現(xiàn)代小說,觀點獨樹一幟,不乏驚人之語;他和同行的論爭更是不留情面,鋒芒盡顯。全書分四輯:第一輯從批評的角度探討中國文學的實質與意義,同時檢視西方學者欣賞、評價中國
本書為廣東海洋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2017屆優(yōu)秀畢業(yè)論文集,收錄論文涉及中國古代文學、現(xiàn)當代文學、語言學、民俗學、秘書學、新聞學、編輯出版學等各個專業(yè)。所收論文選題豐富,論述周全,結構嚴謹,行文流暢,表現(xiàn)出較強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創(chuàng)新意義,對相關專業(yè)的在校大學生如何進行學術研究和論文寫作具
茲書集錄筆者迄今所撰有關蘇軾、蘇轍之單篇論文,所見有關二蘇之新資料,所選蘇轍散文之評析,以及所作有關蘇軾之講座稿。分為五個部分,一是對于蘇軾詩歌、禪悟與人生態(tài)度的概說,二是對蘇軾傳世尺牘的考辨,三是對新考定的北宋審刑院復議烏臺詩案文件的研究和校錄,四是對孔凡禮《蘇轍年譜》闕誤之處的糾補,五是對蘇轍詩文的研究、輯佚和評析
《不必等候炬火》為批評文集,共分三輯。1輯是對新世紀文學現(xiàn)象與創(chuàng)作態(tài)勢的整體分析,通過對70后、80后小說創(chuàng)作現(xiàn)狀的全局性概覽和評析,從代際、雅俗、文體等角度揭示了新世紀小說藝術發(fā)展動向與流變。這是對文學格局的形成、熱點文學現(xiàn)象、小說創(chuàng)作的變局等方面的總體性研究。第2輯是年度文學評述。以一年為周期,切入六年來中國文學的
《沈從文的文學觀》是作者在其博士論文的基礎上完成的一部專著。沈從文的作品既有啟蒙主義的價值訴求,又能在美學形態(tài)上克服五四新文學部分作品存在的淺表化、概念化、單一化,把文學的自覺與人的自覺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將文學的啟蒙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本書共六章,作者運用了對比、引證等創(chuàng)作方法,從人學的視域來闡釋沈從文的文學思想。
本書收集了《靜水深流》《真水無香》《似水流年》《掬水留香》四部散文集的序言、后記和評論。包括《沂蒙有大愛》《人間真愛的不倦歌者》《愛就要大聲說出來》《父親,是一座山》《赤子情懷》等文章。
本書分為“批評測繪:文學性與文化研究”“批評維度與理論譜系”“文本分析與解讀敘事”“話語歷險”四輯,涵蓋流動的文學性、曖昧的現(xiàn)代性、后革命時期的美感政治、空間轉向與權力的地理等內容。
本書分為“當代文學整體觀”“文學現(xiàn)象思潮觀察”“文體文本研究”“文化熱點批評”四輯。作者李朝全以歷史的、美學的、發(fā)展的觀點透視中國當代文學,以考古的、考證的、考據的方法來辨析,在整體把握當代文學的基礎上發(fā)出重估中國當代文學價值的聲音,并深入到當代文學如何“走出去”的前沿觀察。
本書聚焦中國當代文學10部具有世界影響的作品,按照語種譯本、傳播范圍(館藏數據)、主流讀者評價(研究者數據)三個層面,梳理了10部作品的世界影響力數據,勾畫出了這10部作品的世界文化地理分布。本書試圖通過定量分析與評價中國當代文學的世界影響,借助傳播效果評估研究方法,探索中國當代文學獲得世界影響的基本概況。此類探索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