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根據機械類專業(yè)從業(yè)人員對本課程知識和技能方面的需求,適應高等職業(yè)教育的教學特點進行編寫的。本書主要內容包括機械制圖和公差配合兩大部分,分九個項目,包括機械制圖基本知識的認知、基本體的識讀、組合體的識讀、公差基本知識的認知、車削類零件的識讀、銑削類零件的識讀、復合類零件的識讀、標準件和常用件的識讀、配合件的識讀等內
《機械工程測試技術基礎》注重工程實際應用,用系統(tǒng)的觀點引導教育學生,突出測試基本概念和測試傳感器原理、測試方法和系統(tǒng)組成。全書共11章。一部分為測試技術的理論基礎,分6章,主要包括測試與測量、信號理論和測試信號的分析與處理、測試系統(tǒng)的特性描述、信號的傳感、調理與輸出、傳感器、新型傳感器。第二部分為典型測試技術的應用,分
本書以三坐標測量技術應用為核心,以企業(yè)實際的項目案例為載體,基于工學一體化的教學理念編寫。全書包括已有測量程序的DEMO零件的檢測、數控銑零件的手動測量、數控銑零件的自動測量程序編寫及檢測、數控車零件的自動測量程序編寫及檢測、發(fā)動機缸體的自動測量程序編寫及檢測五個學習項目,采用項目執(zhí)行步驟與相關知識拓展對應表述的編排思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概論、光滑圓柱體的公差與配合、技術測量基礎、幾何公差及測量、表面粗糙度與測量、光滑極限量規(guī)設計、典型零件的公差配合與測量、圓柱齒輪的公差與測量、尺寸鏈。建議學時為45~50學時。本書認真落實《國家職業(yè)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簡稱“職教20條”),全面貫徹新國家標準,教材內容對接“1+X”職業(yè)技能等級證書,
本教材是以高等工科院!盎Q性與測量技術基礎”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為依據編寫的,是在總結編者多年的教學經驗基礎上,遵循理論教學以實用為主的原則,本著理論以必需、夠用為度編寫而成。全書系統(tǒng)地闡述了互換性與測量技術相關的國家標準;;介紹了孔軸結合的線性尺寸公差、幾何公差、表面粗糙度的基礎知識和選用,測量技術基礎及光滑工件尺寸檢
機械精度設計與檢測基礎課程即互換性與測量技術基礎課程!稒C械精度設計與檢測基礎(第11版)》是為適應高等工科院校對21世紀新的教學改革需要而編寫的。在本次修訂中,進一步修改和更新了第10版的內容,力求按教學規(guī)律闡述機械精度設計與檢測技術的基本知識、各種典型機械零件精度設計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有關新的國家公差標準在設計
“互換性與技術測量”課程是高等工科院校機械類、近機類、儀器儀表類專業(yè)的一門主要的技術基礎課,概念多,涉及面廣,牽涉的國家標準多且標準更新快。本書根據近幾年特別是2020年發(fā)布的**的幾何產品技術規(guī)范標準,介紹了互換性與標準化概論、尺寸公差與配合、長度測量技術基礎、幾何公差及誤差檢測、表面結構參數及其檢測、光滑工件的檢驗
社本書是根據高等職業(yè)教育培養(yǎng)目標和教學改革要求,參照國家相關標準編寫的。全書共六章,主要內容包括極限與配合的基本概念、技術測量基礎、零件的幾何公差及其測量、表面結構及其檢測、光滑極限量規(guī)、常見零部件的極限配合與測量。本書注重實際應用,突出基本概念,內容翔實,可供高等職業(yè)院校機械制造大類各專業(yè)及相關專業(yè)教學使用,也可供有
《2021中國反侵權假冒年度報告》是由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編撰的性大型年度報告。報告從部門工作、工作、地方工作、行業(yè)工作等方面,以準確、詳實的統(tǒng)計數據為基礎,真實、全面地記錄和分析了2020年度我國反侵權假冒所取得的工作成果及中國知識產權發(fā)展狀況,集政策性、性、資料性和實用性為一體,
本書面向智能制造的需求和發(fā)展趨勢,遵循內容精選、加強應用、注意更新、便于教學與自學的原則,結合產學研成果,著眼于對學生科研創(chuàng)新及國際視野的培養(yǎng)。在編寫過程中,及時跟蹤2010—2020年發(fā)布和更新的GPS系列國家標準,并參考2017年發(fā)布的ISOGPS和2018發(fā)布的ASMEGD&T國際標準系列,以互換性原理為主線,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