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對馬克思早期思想、唯物史觀、公開問世的科學社會主義與1848革命之后的理論反思、《資本論》及其手稿、馬克思晚年人類學歷史學研究成果及有關重大哲學專題的分別闡釋,全面地展示了南京大學馬克思哲學思想發(fā)展歷程研究的重要研究成果。
區(qū)域推進“生命教育”大中小學銜接的實踐研究
本書從詮釋學的概念、詮釋學的早期發(fā)展、19世紀的普遍詮釋學、當代詮釋學的形成、當代詮釋學的發(fā)展和爭論等方面全面系統(tǒng)而歷史地展現(xiàn)了詮釋學這門哲學學科的豐富內涵。本書特別指出理解從來就不是一種對于某個所與對象的主觀行為,而是屬于效果歷史的,詮釋就是陌生性與熟悉性、過去與現(xiàn)代的綜合。當代詮釋學的*發(fā)展是以理論與實踐合一為任務
通過解釋哲學中存在哪些核心問題并如何解決它們,以及為什么它們需要得到解決,《做哲學》一書向初學者們闡明了哲學研究活動的本質和目的所在。本書通過帶領讀者探討和辯駁88個哲學史上有生命力的思想實驗,追溯了人類對哲學中的六個核心問題——心-身問題、自由意志與決定論、身份同一性、相對主義問題遇到的、惡的問題與上帝的存在、懷疑論
《西方的丑學:感性的多元取向》通過追蹤Aesthetics(原譯“美學”)一詞的內涵以及與美學相對的“丑學”一詞在整個西方文明沿革中的遞嬗,追尋西方文化的源頭,獨辟蹊徑地講述了因丑的介入而使人們感性心理得以拓寬的全部歷史,并對西方文化主潮特別是文藝心理的發(fā)展脈絡進行了概括研究,描繪了整個西方感性心理的演變過程,是一部西
《康德<純粹理性批判>句讀(套裝上中下卷)/鄧曉芒作品句讀系列》是鄧曉芒教授用了14個學期7年的時間,逐字逐句講授《康德三大批判精粹》中節(jié)選《純粹理性批判》20余萬字錄音整理。被稱為*批判的《純粹理性批判》是康德從1770年起歷經11年潛心研究的結果,初版于1781年、再版于1787年。全書除了序言和導言外,共有先驗要
《馬克思主義哲學論叢》由中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主辦!恶R克思主義哲學論叢》總第28輯分“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理論研究”“文本、文獻與思想史研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四個專題,收錄了國內馬克思主義研究的新生代學者的新成果。本輯既有對基礎理論及其研究方法的檢視和思考,也有對經典文本與文獻細節(jié)及思想史
吳根友學以成人(Learningtobehuman)是2018年第二十四屆世界哲學大會的主題。該次大會將在中國北京市北京大學召開。此次會議主題帶有鮮明的中國哲學特點,但不能說只有中國哲學才關注如何成人的問題。古希臘哲學十分關注人對自己的認識,德斐爾神廟的格言就是認識你自己。近現(xiàn)代西方哲學的主題之一,就是在與基督宗教神
胡瀟,二級教授,廣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省重點學科首席專家,1981年武漢大學哲學系碩士研究生畢業(yè),1992年晉升研究員并獲國務院專家津貼。長期致力于馬克思主義理論和社會文化現(xiàn)象研究,主持社會科學基金課題2項(其中重點課題1項);出版《文化現(xiàn)象學》、《民間藝術的文化尋繹》、《思想哲學》、《意識的起源與結構》、《馬克思的解
談論生命的意義和實踐的法則,窮究對于人類而言的至善和價值,這既是理性存在者永恒的思維傾向,也是生命文化研究不可推卸的義務。《生命文化評論》匯集了國內外哲學研究領域著名學者及中青年學人關于生命文化思考的重要成果,把“敬畏生命存在、建構生命價值”作為出發(fā)點和基本內容,從生命哲學、生物學哲學、科技哲學和醫(yī)學倫理學等角度立體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