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史大綱》中,胡適對我國古代哲學做了系統(tǒng)的梳理,重點論述了老子、孔子、莊子、墨子等人或流派的哲學思想,闡釋了中國哲學史的發(fā)展脈絡和流變。它是我國歷史上首部具有科學精神的中國哲學史。一出版,即引起轟動,多次重印,至今仍然有很重要的影響、是研究中國古代哲學史的經(jīng)典著作。一部劃時代著作,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積極成果,中國思想史研究開山之作,國學大師胡適所著的中國哲學史的入門書。
序蔡元培
再版自序胡適
第一篇 導言
第二篇 中國哲學發(fā)生的時代
第一章 中國哲學結(jié)胎的時代
第二章 那時代的思潮(詩人時代)
第三篇 老子
第四篇 孔子
第一章 孔子略傳
第二章 孔子的時代
第三章 《易》
第四章 正名主義
第五章 一以貫之
第五篇 孔門弟子
第六篇 墨子
第一章 墨子略傳
第二章 墨子的哲學方法
第三章 三表法
第四章 墨子的宗教
第七篇 楊朱
第八篇 別墨
第一章 《墨辯》與別墨
第二章 《墨辯》論知識
第三章 論辯
第四章 惠施
第五章 公孫龍及其他辯者
第六章 墨學結(jié)論
第九篇 莊子
第一章 莊子時代的生物進化論
第二章 莊子的名學與人生哲學
第十篇 荀子以前的儒家
第一章 《大學》與《中庸》
第二章 孟子
第十一篇 荀子
第一章 荀子
第二章 天與性
第三章 心理學與名學
第十二篇 古代哲學終局
第一章 西歷前三世紀之思潮
第二章 所謂法家
第三章 古代哲學之中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