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通過作者認真深入生活,調(diào)查采訪數(shù)百耄耋老人,挖掘淶源邊關歷史文化傳承,對淶源山水及山村民俗風情等挖掘、綜合、融匯,寫出對淶源的真誠熱愛和介紹。將觀感和體會,收獲及發(fā)展前景,訴說給廣大讀者,進一步增加對淶源綠水青山藍天的真誠熱愛,增加對淶源百姓真誠憨厚,樸實性格為人為事的細膩體驗和實踐。以期對淶源山水資源和人文資源的更近一步開發(fā)和建設,做出共同的努力。
從學會讀報紙到學寫作文、寫詩歌,萬沒想到,一旦被我認準的事,我就會越陷越深,越深越執(zhí)著,從此鉆進文學創(chuàng)作這行當。長大成人后,社會上的磨礪坎坷,農(nóng)村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使我深深愛上了生我養(yǎng)我的故鄉(xiāng)和父老鄉(xiāng)親們。在同甘共苦、共患難的風雨磨難中,我結識了好多淳樸、善良、憨厚的大伯大嬸和爺爺、奶奶們。從那時候起,我就暗下決心,要把鄉(xiāng)親們的音容笑貌寫在筆下,變成鉛字面世。再加上,20世紀50年代,上級領導不斷責成省、市文聯(lián)組織我們辦班學習專業(yè)知識,我在河北省文學創(chuàng)作會上,聆聽了省委領導講話,聆聽了老作家梁斌、著名詩人田間等老一輩的教誨,開始深入生活、深入基層,為時代高歌、為黨和人民寫作的決心更加堅定。那時候,每隔幾天,便有一首我的詩在省、地報刊發(fā)表。一首詩稿費兩三塊錢,可夠我打煤油使用小半年,我媳婦熬夜給兒女們做針線有了光亮,我嘗到了油燈下寫詩做文章的甜頭。
1980年,我有幸回到工作崗位,在身心釋放、打開精神枷鎖后,我輕裝上陣,像迎春的燕子凌空曠野,渾身有使不完的勁頭。我黑天白日“連軸干”,在全縣新聞報道中,在旅游資源調(diào)研中,在景區(qū)開發(fā)建設中,榮獲許多獎牌和鼓勵。
一、風景如畫
白石山花美不勝收
白石山之春
野丁香芳菲白石山
如癡如醉空中草原
空中草原覓春
“北方小峨嵋”登梯寺
白石山上秋云飛
白石金秋采山珍
金果紅葉鑄秋實
馬跑泉軼事
千古寶剎閣院寺
白石山上“六大怪
喜聽百鳥亮歌喉
仙峪櫻花始盛開
虎背仙坨
隔嶺觀云海
涼城酷暑話清涼
冬游冰瀑亦欣然
獨特的烏龍溝長城
涼城“三源”覓古
十瀑之源:龍虎泉
二、忠骨猶存
飛狐邊關
邊道恩善行云盤洞
上老芳名不凡
白石英烈壯千秋
白石山詩話
風涼溝的漢子
百戶人家百家姓
楊家將在淶源
淶源楊家將戎馬碑刻軼事
淶源古洞行蹤
淶源”北藥“話珍奇
楊成武與白石山
古道會師
魏巍在淶源
驛馬嶺上抗日第一槍
倆干娘智救子弟兵
孫老豹傳奇
沉甸甸的黨費
齊大個傳奇
三、淳樸民風
淶源天象勝跡追憶
淶源邊關善美往事
淶源深山僻峪老行當
淶源年俗味濃濃
淶源小吃黃、白、綠、雜耐尋味
淶源豆腐為啥好吃
白石山珍奇肴多多
糕食文化林林總總
插箭古隘故事多
橫嶺子界碑之由來
橫嶺子珍禽記趣
淶源遼營盤地名趣
……
四、鄉(xiāng)親鄉(xiāng)情
五、山漢之歌
后記
作者簡介
《淶源風情》:
雄踞華北太行山北端的白石山,一年72場澆花雨。保定老話說:青虛山廟場——人多,白石山場——花多。進入五月,正是白石山雪白山花爛漫的世界。
我們驅(qū)車前往白石山。車進到山里,剛剛盤上97道彎彎到山路半山腰,便有一陣陣淡淡的芳香,隨風飄悠悠而來。車上行、海拔高,打開車窗,那香味漸漸由清淡變濃郁,仿佛空氣都由醇厚的芳香組成,使我們陷入芬芳四溢的奔襲。車拐過百余丈高掉狼崖,左臨南云海,便看見公路下面大片平坦開闊地。聽豐糧溝閆老漢講,這里是明代末年碾盤溝李家福、祿、禎、祥、瑞五兄弟,為謀求生計,幾代人開發(fā)過的古炭窯。新中國成立后,封山育林,之前的光禿、荒涼早被一派茂密的草、灌、喬綠色植被所代替,森林覆蓋率達到百分之七十多。在這里,我們透過古炭窯場密密匝匝的青翠葉子,襯映著的山丁香,我們尋到了撲鼻芳香的源頭。我回憶起爺爺講述日本鬼子進山掃蕩,唯恐遭我武工隊、游擊隊追截堵打,送死喪命。因此,鬼子們管白石山叫“白死山”,管雁宿崖叫“閩君崖”。后來,鬼子三進淶源山城,在雁宿崖河灘鬼子尸體堆上,插有“森軍奮斗決戰(zhàn)之地”,每字一尺見方的八個大字木樁。鬼子兵出城進山,便愈加誠惶誠恐,草木皆兵,生怕深山老林里藏龍臥虎,便幾次焚燒山林,大面積森林毀于灰燼。然而,英勇神奇的白石山,威武不屈的抗日軍民,恰如“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倍喟雮世紀的頁碼翻過去,而今白石山又是“遠芳接古道”。我們沉浸在雪白的山花芳菲氛圍中,心曠神怡時,禁不住對雄偉、鋼骨的白石山肅然起敬。訪遍白石山草木,問遍白石山老人,“白石山月月有花期,期期有花主”。皆由白石山原本骨子里就姓白,春末夏初的花主自然有潔白山花主宰山野,從而形成芳菲獨特的清香世界。經(jīng)查:白石山野丁香均系木犀科,丁香屬。她的學名叫華北紫丁香,因她適宜在海拔1200~1600米陽坡、半陽坡生長,向陽耐濕,枝葉茂密,花叢大,花期早,花香襲人。樹干、樹皮可藥用,清肺平喘,鎮(zhèn)咳祛痰,大有用場。
隨坡度高上去,山丁香的濃蔭也一層層深上去。一簇簇紫色花束,盛開后則是由淡紫泛雪白,亭亭如蓋,花成疙瘩“雪”成塊,這大概就是海拔1000米以上、陰陽坡兼而迂回、土壤肥沃、向陽濕潤、繁衍速生的緣故吧。此刻,我用手摸摸“心”形的油綠葉子,也是那么墨綠欲滴的誘人。走在漫山坡的丁香密林里,低頭看半腰中竄出一叢叢笛兒秸、繡線菊,都競相盛放著筒筒狀和星星狀的簇簇白花,像是聳動著臂膀夸耀圣潔、比試芳香。我們走到石崖上喘息間,手兒不經(jīng)意地又摸到崖面上匍匐地皮上的小白花,有人喊:“瞧,點地梅!”我們都俯身仔細觀看,果然一片片、一串串、一朵朵小如麻粒大的白花花,恰似五個瓣的梅花形狀。此刻,我們都為崇高的白石山,圣潔之神奇而折服得如癡如醉,神魂顛倒。此刻縱然誰有千種愁思、萬般憂慮,也均被消融在這芬芳氣勢之中了。大家醉在山林,笑在花下,甜在心底,拍下了好多美好的照片,也留下許多美好的回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