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范式為主題,具有如下三大特色:第一,本書自始至終貫穿著對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范式的追尋這一主題。把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理解為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根本范式,并通過對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范式的實然與應然的關系的考辨,自覺地追尋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范式,是本書最重要的特色,也是作者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研究方面最突出的貢獻。第二,本書不僅從總體上把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提煉為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根本的方法論原則,而且也特別重視對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研究的方法論建構。作者在追尋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范式的過程中,對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作了多維度、多層面的考察和探析。第三,本書對有關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一系列關鍵理論問題作了非常深刻的探析。這些問題大體上可以分為三類:一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本身內(nèi)存的理論問題;二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研究中存在的問題;三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因偏離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范式而出現(xiàn)的問題。
要使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中國革命的實際運動結合起來,是為著解決中國革命的理論問題和策略問題而去從它找立場,找觀點,找方法的。這種態(tài)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態(tài)度!摹褪侵袊锩浮褪邱R克思列寧主義!雹賵猿置珴蓶|所說的這種實事求是或有的放矢的態(tài)度,就應該自覺地以中國的具體實際作為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落腳點或理論歸宿。
立足于中國的具體實際開展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實質上就是要把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毛澤東曾說:“共產(chǎn)黨員是國際主義的馬克思主義者,但是馬克思主義必須和我國的具體特點相結合并通過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實現(xiàn)。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偉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個國家具體的革命實踐相聯(lián)系的。對于中國共產(chǎn)黨來說,就是要學會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應用于中國的具體的環(huán)境。成為偉大中華民族的一部分而和這個民族血肉相連的共產(chǎn)黨員,離開中國特點來談馬克思主義,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馬克思主義。因此,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具體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現(xiàn)中帶著必須有的中國的特性,即是說,按照中國的特點去應用它,成為全黨亟待了解并亟待解決的問題!备鶕(jù)毛澤東的這一論述,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就是把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亦即把馬克思主義哲學運用于中國的具體環(huán)境,使馬克思主義哲學帶有中國的特性,按照中國的特點去應用馬克思主義哲學,使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具體化,它包括以下兩個方面的內(nèi)容。
第一,把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相結合。所謂把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相結合,就是既要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來審視、反思和改鑄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推動和促進中國先進文化的形成和發(fā)展,又要汲取中國傳統(tǒng)文化、特別是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精粹,用以豐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內(nèi)容和強化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民族特色,使馬克思哲學具有“為中國老百姓所喜聞樂見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把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相結合,尤其要重視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來批判、揚棄和提升中國傳統(tǒng)哲學,并用經(jīng)過創(chuàng)造性轉換的中國傳統(tǒng)哲學來闡釋馬克思主義哲學。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現(xiàn)代化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中國化乃是一個統(tǒng)一的過程。需要說明的是,把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相結合,不是為了使馬克思主義哲學適應或同化于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而是要把中國傳統(tǒng)文化、特別、是中國傳統(tǒng)哲學中的精華吸納到馬克思主義哲學中來。那種把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中國化視為“儒化”、視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變形過程和向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復歸、甚至視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封建化的觀點,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嚴重歪曲。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