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雜文(百部)卷1:陳澤群集》收錄的是中國著名雜文家陳澤群的雜文作品,共計58篇,包括:《反側(cè)輾心錄》、《腦袋招領(lǐng)》、《堡壘最易從頂部腐塌》、《書生氣和江湖氣之間》等。
要不得的“家譜論”
墻里和墻外
倚墻為生的人
“師”和“帥”
門外奇談
缺花的薔薇
這株薔薇未著花
以毒不能消毒
癌癥與感情
伯牙斷琴別議
關(guān)于閑言碎語的閑言碎語
精神食譜的安排
如聞二“老太”嘮叨
人,該比熊貓聰明
秋扇賦
孫大壯的筆誤
中庸之道與改革
不勞遠(yuǎn)送
哭和拜
向誰索賠
走著瞧和瞧著走
魯迅事其父曾有“最大的錯處”
“憑良心”之外
值得哀而鑒之的“馬科斯現(xiàn)象”
“普法”該怎么個“普”法
許愿
反側(cè)輾心錄
咳喘效應(yīng)
海外歸客的去來
人類啊,得抬舉抬舉自己!
國際軍事法庭上的啟迪
先生!——先生?——先生!
湊合
幸而我們都平安無事
桃花源
褒貶的分寸
書生氣和江湖氣之間
嗟“盲流”
吹牛也是一種公害
可慮的“返盲”現(xiàn)象
攀墾賦
流言可畏
腦袋招領(lǐng)
冷愛
業(yè)余也不妨“附庸風(fēng)雅”
皈依
立命何方
硬筆書法
太息三章
增光·爭光·借光
性丑聞·性美談
植物人·動物人
夜壺的高度
堡壘最易從頂部腐塌
做戲
減肥
批示
恐懼
1927年9月,魯迅的一組《小雜感》中有這樣的一則:“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國大半!钡朗亢我元毜弥袊说暮翊,又何以懂得此理就可以“懂得中國的大半”呢,魯迅沒有作出解釋,卻啟人深思。我們對這一問題的探討,也許能找到一把理解我國傳統(tǒng)文化觀念的鑰匙,有助于明白當(dāng)前改革中所碰到的干擾。
所謂道士,魯迅在《馬上支日記》中特別注明“不是道教,是方士”。這是中國的土特產(chǎn),不像佛教、回教、耶教那樣是舶來品,他們有專職的,也有業(yè)余的。他們有的常駐寺觀,有的云游無定所,有的則住在家中。既是從事神職活動的化外之民,而不承擔(dān)任何徭役賦稅;又是干預(yù)塵俗政務(wù)的熱心者,卻不失局外人的清高。既披道袍,亦著便裝。既熱衷于煉丹念咒企求羽化登仙,又善于率同妻小經(jīng)營天倫之樂。
自稱葫蘆里裝的都是長生不老藥,而餐桌上卻不憚擺著魚肉葷腥。他們可以代表凡人去向神鬼許愿求情,又能代表神鬼向人們索債求償。他們可以出入豪門乃至于宮廷去做說客,又可以到升斗小民的寒寮去做食客。他們奔忙于人鬼之間,溝通著仙俗兩界;既諳鬼情,又通人情,因此道士們的臉上就洋溢著妖氣、神氣、俗氣、方巾氣。他們有很乖巧的處世術(shù),有左右逢源的吃香身份,既迎合了中國的人情,又體現(xiàn)了中國的世故,這種職業(yè)特色就很能照映出舊中國某種油滑的處世術(shù)來。
中國封建的“訓(xùn)政時期”長達(dá)兩千年,古國的遺民們茫然地陶醉于中國的一切都是“世界上第一,宇宙間第N”,不太了解世間“火藥除了做鞭炮,羅盤除了看風(fēng)水還有什么用處”,一旦發(fā)現(xiàn)域外或舶來的新物事,出乎我們的眼界或意表之外,就未免覺得太古怪,太“媽媽的”,連歐洲人非洲人膚色的黑白鼻梁之高矮也覺得是謬種。阿Q就頗有“排斥異端的正氣”,認(rèn)為城里人把“長凳”稱為“條凳”,煎魚用蔥絲而不用蔥段是“錯的,可笑”!如果笑聲和咒聲淹不死它,“怒目而視”的辦法嚇不退它,就用對灶君土地的方式去奚落,用對火神財神的方式去逢迎,或者跟它攀親,設(shè)法考證出它原來也是華胄旁支,其說頗合我國先圣先賢的教義。高干亭其人當(dāng)然會對高爾基有滿心的惡感,防之去之猶恐不及,但不能防亦不能去時,就改為遷就和利用,也不妨違心地改名“高爾礎(chǔ)”去攀親。和尚尼姑以及一切“吃洋教”的人,在中國的遭遇大概也經(jīng)歷過類似先受排斥奚落然后才被遷就和利用的過程,爾后才在這塊土地上站穩(wěn)腳跟。這并不證明古國的國民有兼容并蓄的大度。只說明出于無奈的遷從。在人們的眼里就遠(yuǎn)不如國粹的道士的可敬可親。
何況和尚尼姑之流行事也太執(zhí)著、太極端,他們要苦修就苦修,要吃素就吃素,禁吃豬肉就另立回民餐館,沒有折衷轉(zhuǎn)圜的余地,這就很傷了中庸之道者的心?慈思业朗,多么識相又多么圓通,凡事都能商量解脫。這才合中國的國情。魯迅曾提及這樣一件事:日本人出于迷信,認(rèn)為某年出生的女子注定有克夫之類的壞運道,這些女子為免害人自苦,紛紛投;蛱鹕阶员M,于是慨嘆日本這個民族太死心眼,這類事情在中國是不成問題的,因為我們有道士可以“做解”,我們的道士有向天神打交道,請求網(wǎng)開一面“下不為例”的通天本事。以中庸作處世之本的國民,多么需要又多么歡迎這種通融!中庸,泛見于我們民族的各階層!跋膛c維新”的當(dāng)年,人們辮子的去留曾成過大問題,剪之則恐后悔莫及,拖著又恐招來禍祟,折衷之道,是用一根竹筷在頭上盤成一團(tuán),似剪非剪,似留非留,得其所哉。趙秀才趙七爺如此,阿Q小D亦如此。這種處世方法不但有廣泛性,而且有悠久性,清末的粵督葉名琛的“似戰(zhàn)似和似守,不死不降不走”就是一種“中庸”戰(zhàn)術(shù)!皼]有義仆的愚笨,沒有惡仆的簡單”,行事“介乎無恥和有恥之間”的二丑又是一種“中庸”的行當(dāng)。在封建統(tǒng)治下輾轉(zhuǎn)反側(cè)的中國人,不喜也不敢接受太極端太出格太濃烈的事物,從中庸哲學(xué)中“斟出一杯微甘的苦酒,……使飲者可以哭,可以歌,也如醉,也如醒,若有知,若無知,也欲死,也欲生”(《談淡的血痕》)。在這種微甘的苦酒造成的混沌中,道士或類似道士的機(jī)靈人能以一副“折中,公允,調(diào)和,平正之狀可掬,悠悠然擺出別個無不偏激,唯獨自己得了‘中庸之道’的臉來”,就會通行無阻,大有市場的。
所以,解放前的上海洋場,有一種“徙倚華洋之間,往來主奴之界”的西崽,他們“并不是騎墻,因為他是流動的,較為圓通自在”,上班西其裝,下班緞其袍,“覺得洋人勢力高于群華人,自己懂洋話,近洋人,所以也高于群華人。但自己系出黃帝,有古文明,深通華情,勝洋鬼子,所以也勝于勢力高于群華人的洋人,因此更勝于還在洋人之下的群華人。”(《題未定草》)此外,明亡之初,有一種逸民,他們不像漢奸“那樣順清求榮,所以生活比漢奸艱苦;他們又不像烈士那樣抗清成仁,所以境況比烈士強(qiá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