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格讀庫》叢書,將張居正直解的《論語》一書,分選出了《孔子論大君子做人處世》、《張居正解說士君子官德修治》兩冊輯入。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重點推薦、青少年課外必讀本;由中華文化促進會、團中央中國青年網(wǎng)、中國關(guān)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共同發(fā)起;多位國內(nèi)著名高校和重點和重點中學知名教師參與編寫;由著名作家高占祥、周殿富等主編;視角嶄新、配圖精美;全方位培養(yǎng)青少年愛國主義核心價值觀;
※從諸子百家的視角解讀中國五千年文化,為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基于普及古典學術(shù)需要,校注者作了簡明注釋
宋相趙普說“半部《論語》治天下”,仿佛讓人覺得有點夸張,但中國自古就有“一言興邦”之說,何況半部呢?問題的關(guān)鍵是說易行難。其實,《論語》本質(zhì)上就是一本“治書”。二十篇基本上講述了兩個主題:怎樣做人、怎樣做官,且二者都是為“治國平天下”服務(wù)的。前者講述的是“君子之道”,后者講述的則是治國之道!熬又馈倍嗍切奚砹⒌,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孝悌愛人;以其為做人準則,學而時習之,朝聞道夕死可矣。“治國之道”多是二帝三王的德政仁風、正己正人、公正無私。而又分君道、臣道,二者則一于王道。而古之君子大體是指士大夫階層,是與下層的小人(物)百姓與不道德的小人相對而言的。所以它既可以稱之為一本“君子人格之論”,也可以稱為“治術(shù)官德之語”,雖然君子之德與官德很難分得開,但二者還是有區(qū)別的。因而《中國人格讀庫》叢書,將張居正直解的《論語》一書,分選出了《孔子論大君子做人處世》、《張居正解說士君子官德修治》兩冊輯入。本書以明萬歷年間張居正的《直解論語》為底本,重新編選校點,肯定與其他注釋標點本有所不同,而張居正的分節(jié)也與傳統(tǒng)版本不同,特此說明。編者文責自負。在編選過程中,盡量考慮到兩個本子的主題需要來分編。如有舛錯訛誤不妥之處,敬請讀者、方家教正,不勝感謝。
編者
2014年9月于北京
[總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國人格
[序]
一、君子風范:學問、友愛、無怨
二、君子務(wù)本,本立道生
三、花言巧語滿臉裝笑的少有好人
四、吾日三省吾身:謀忠、交信、傳習
五、君子當重“六事”“六藝”
六、人倫世事無非一個“誠”字
七、君子學養(yǎng):厚重、忠信、勝友、改過
八、君子處貧不諂而樂,處富不溺而好禮
九、人之患,在己不知人
十、事親之理在去父母所憂
十一、人子事親,能敬能養(yǎng)為孝
十二、對父母和顏悅色,為孝之難者
十三、君子不拘一能一用
十四、君子貴在說到做到踐行其言
十五、君子小人之別只在“周比”之間
十六、人無信不誠寸步難行
十七、不當敬而敬是諂利,當為而不為是怯懦
十八、人有不仁之心則禮樂虛行徒作
十九、人言“媚奧不如媚灶”
二十、禮敬與諂媚形似而心不同
二十一、里仁為美,智者擇鄰而居
二十二、不論窮富能確守仁字皆無所害
二十三、仁者喜賢憎惡,反之必有私
二十四、心向仁善者必無惡行
二十五、君子不仁:不成其君子,得富貴去貧賤都要守道
二十六、學好不難,難在不肯用力而自棄
二十七、觀過知仁:君子之過也厚,小人之過也薄
二十八、人還是要活得明白一些的好
二十九、以貧苦為恥者不足與論道
三十、天下無必行必不可行之事,只看是否合理
三十一、君子守德畏法,小人唯利是求
三十二、曾子說“孔子之道,忠恕而已”
三十三、“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三十四、父母有過勸諫不從,不可怨怒不敬
三十五、孝子不為父母增憂加念
三十六、人子當知父母年壽日增而來日無多之理
三十七、古人少言是因為以行不及言為恥
三十八、君子貴慎言敏行
三十九、宓子賤這樣的人才是君子
四十、佞口善辯必招人厭憎
四十一、道德文章可觀可覽,人性天道門墻難見
四十二、孔子亂斷微生高
四十三、左丘明孔子以諂媚、藏怨為二恥
四十四、孔子絕望于人不能悔過自責
四十五、百步之內(nèi),必有芳草;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四十六、君子不遷怒,智者不二過,皆以正心為要
四十七、君子救急不助富
四十八、心無不足,所得者深,樂不在貧富
四十九、中途而廢非力不足,而在畫地自限
五十、君子之學自得其實,小人之學浮花沽名
五十一、粗魯無文為“野”,外華內(nèi)虛為“浮”
五十二、活得本真為人生,不走正道為不死而已
五十三、君子可欺不可愚
五十四、君子博學多聞廣識而不離經(jīng)叛道
五十五、君子求仁得仁者無所怨
五十六、大君子粗食涼水、枕臂而眠樂在其中,富貴于我如浮云
五十七、大君子以人為師,小人好為人師
五十八、孔子教人以四事:文、行、忠、信
五十九、孔子兩嘆難見圣善而見君子斯可
六十、君子蕩蕩于無私,小人戚戚于物役
六十一、門人論孔子“溫、威、恭”三德
六十二、曾子鳴哀遺言:君子所貴“三不失”
六十三、大君子虛己下問人犯之而不較
六十四、可托孤、寄命、大節(jié)不可奪者為君子
六十五、君子“任重”:以仁為己任;“道遠”:死而后已
六十六、大君子“四絕”:無揣、無必、無執(zhí)、無偏
六十七、大君子之聰明起于卑賤而非天縱
六十八、“后生可畏”、亦不足畏
六十九、人貴明辨是非、聞勸而改
七十、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
七十一、君子“不忮不求”,子路終身誦之
七十二、君子松柏志,歲寒而后凋
七十三、“克己復禮”:中國人當下最要緊的兩件事
七十四、無怨在于敬。患翰挥鹗┤
七十五、說易做難,君子不輕言妄語
七十六、君子內(nèi)省無疚,何憂何懼
七十七、禮敬于人,何憂四海之內(nèi)無兄弟
七十八、文與質(zhì):去掉毛的虎皮與狗皮無異
七十九、君子成人之美,而挽人之惡
八十、勸人向善不可則止,免取其辱
八十一、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八十二、無恒心不可為巫醫(yī),“百密一疏”害人定律
八十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八十四、尚德不尚力者可稱君子
八十五、君子有不仁時,小人注定不仁
八十六、愛子者教其勤勞,忠君者諫其仁德
八十七、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不忘諾是完人
八十八、“三不茍”者人自不厭其笑、言、取
八十九、圣人之心原是“怪”字
九十、君子如登山步步自高,小人如下水污而日下
九十一、悔過者必有所進,謙卑者不掩其美
九十二、君子自恥言過其行
九十三、君子修己不論人之短長
九十四、君子不患無名,只患無能
九十五、不要先把別人當騙子,遇到卻要看清
九十六、千里馬腳力再好不馴服也只有進湯鍋
九十七、君子“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九十八、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
九十九、賢人知“四避”而不降志辱身
一〇〇、 守門人譏孔子“知其不可而為之者”
一〇一、 涉水者當知深淺;樂此不疲者便是命定
一〇二、君子之道雖大,無外于莊敬修身
一〇三、孔子怎樣整治不知禮節(jié)的少年
一〇四、“君子遠其子”而無偏私
一〇五、令人啞然失笑的“君子固窮”與“小人窮濫”
一〇六、無所用心好行小慧者難以成事
一〇七、處事循義禮,誠信自成
一〇八、君子所病一生而無成其善
一〇九、君子責己,而小人諉過于人
一一〇、矜而不爭、群而不黨是謂君子
一一一、君子不以言而薦人,不因人而廢言
一一二、可終身奉行的人生格言“其恕乎”
一一三、三代直道:毀譽不由私
一一四、日夜所思,不如須臾之學
一一五、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
一一六、智之所得須仁、莊、禮守之
一一七、君子不知小而可擔大任
一一八、蹈水火死人而未見蹈仁德而亡者
一一九、君子當仁,不讓危難于師長
一二〇、君子堅貞守禮而不固執(zhí)偏見
一二一、事人之道,先功后祿
一二二、孔子論“三益友”“三損友”
一二三、孔子論“三益樂”“三損樂”
一二四、與長者上司交談有“三過”:躁、隱、盲
一二五、少戒色、壯戒氣、老戒得
一二六、君子“三畏”,小人無知無畏
一二七、孔子論四等“公民”
一二八、孔子論君子有“九思”
一二九、君子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一三〇、君子待惡人的“三不主義”
一三一、性相近習相遠:人的差別在后天形成
一三二、君子至堅者磨而不損,至白者染而不黑
一三三、孔子論“六德”之蔽
一三四、君子義以為上,有勇無義為亂
一三五、君子有所討厭的“七種人”
一三六、“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何只女子小人
一三七、人到四十還不討人喜歡,一生便完了
一三八、“往者不可諫”:拋開;“來者猶可追”:惡補
一三九、人不可與鳥獸同群,雖逢無道怎可避世
一四〇、君子尊賢而榮眾,嘉善而憐無能
一四一、君子不論小技
一四二、君子日與新知,月無舊忘
一四三、“君子學以致其道”
一四四、君子知錯必改,小人文過飾非
一四五、君子“三變”風度:儼、溫、厲
一四六、君子見信于人方可勞民諫君
一四七、君子操守:大節(jié)不失,“小德出入可也”
一四八、君子之道從灑掃應(yīng)對中來
一四九、子貢為什么說“君子惡居下流”
一五〇、君子之過“如日月之蝕”
一五一、君子一言見智愚,不可不慎言
一五二、不知“命、禮、言”,“無以為君子”
三十六、? 人子當知父母年壽日增而?來日無多之理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薄墩撜Z·里仁第四》
【張居正直解】
[年]是年歲。
孔子說:“父母的年歲,為人子者,須常記念在心,不可以不知也。蓋壽數(shù)之長短,皆系于天而不可必。今父母壽考康寧,使人子得以承歡于膝下,這是難得之事,豈不可喜?然父母年紀衰邁,來日無多,安能保其長存。這又有不測之憂,豈不可懼!比糁肋@一件可喜,又有這一件可懼,時常記念在心,則愛日之誠,自不能已。而所以奉事之者,不敢有一毫之不盡矣!所以說“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