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洪宇、蔡幸福*的《牧口常三郎畫傳》以畫傳形式詳細但不失生動地再現(xiàn)了日本近現(xiàn)代*名教育家、創(chuàng)價教育之父——牧口常三郎(1871-1944)從貧寒的船工之子走向教育大師的艱難歷程,簡潔而不失原質(zhì)地介紹了牧口常三郎博大厚重的創(chuàng)價教育基石、以人為本的創(chuàng)價教育思想以及其博愛無疆、追求創(chuàng)造、質(zhì)樸敦厚、威武不屈的人格魅力,客觀且不失重點地展示了研究者心中的牧口常三郎形象,讓人耳目一新,感懷不已。
貧寒的船工之子
誕生于船工之家
人讀荒浜尋常小學
求知若渴的秀才少年
北海道尋夢
初露鋒芒
考入北海道尋常師范學校
獨特的作文教學
北海道教育界新秀
出色的北海道教育會會員
家庭事業(yè)雙豐收
艱淮求索
前往東京求發(fā)展
處女作《人生地理學》問世
潛心女子教育
宏文學院任教
主張社會改良
活躍的鄉(xiāng)土會會員
二十年磨一劍
初任小學校長
主持大正尋常小學
得罪權貴,平調(diào)西町尋常小學
再遭排擠,來到三笠尋常小學
在白金尋常小學度過十年黃金歲月
《創(chuàng)價教育學體系》第一卷出版
結束小學教育生涯
西方大師的影響
鐘情康德
認同杜威
佛教情緣
與佛法結緣
驗證《法華經(jīng)》
成為堅定的佛教徒
事業(yè)升華
拓展平臺,創(chuàng)立學會
不辭辛勞,廣宣流布
信仰所在,生命所系
后繼有人,影響深遠
創(chuàng)價教育思想的三大基石
以價值為主線的哲學思想
信奉大乘佛法的宗教思想
主張大善的政治思想
以人為本的創(chuàng)價教育思想
教育目的在于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利、善、美”價值的人
教育功能歸根到底在于對受教育者生活加以干涉與指導
必須對現(xiàn)行教育制度進行考量
教育內(nèi)容應該緊緊圍繞生活來設計
教育必須講求“方便”、講究自然
半日學校制度可盤活辦學存量,提高教育效率
無標準選拔小學校長危害無窮
教師是創(chuàng)價教育的表率
讓人感懷的人格魅力
博愛無疆的高尚情操
追求創(chuàng)造的奉獻精神
質(zhì)樸敦厚的善良秉性
威武不屈的無畏品質(zhì)
影響與評價
牧口常三郎教育活動與思想在國內(nèi)外的影響
對牧口常三郎的評價
研究牧口常三郎及其著作的相關文章
牧口常三郎大事年表
創(chuàng)價學會大事年表(從牧口常三郎到池田大作)
日本年號與西歷年對照表(明治元年-平成二十六年)
參考文獻
誕生于船工之家 明治維新讓日本擺脫了被黑暗封鎖的封建割據(jù)狀態(tài),一躍成為向世界開放的國家。走向開放的日本人,愈加意識到眼界的狹隘,試圖努力引進西歐的先進文明,“脫亞入歐”。變革的過程雖不是一帆風順,但日本迎來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牧口常三郎就誕生于這個脫胎換骨的時代。不過,他的誕生地卻是面朝日本海的一個與現(xiàn)代化無緣的偏僻漁村。
1871年(明治四年)6月6日,居住在柏崎縣刈羽郡荒浜村(今新瀉縣柏崎市荒浜)的船員渡邊長松的妻子伊萊,生下了一個男孩,他們給他起名叫渡邊長七。
當時的荒浜村,是刈羽郡約200個村莊中最大的村子之一。據(jù)1912年(大正元年)編纂的《荒浜村志》記載,1871年(明治四年),荒浜村共有461戶人家,2263人。村莊自然景觀優(yōu)美,緩緩落入地平線的夕陽,每每把廣闊的日本海染成一片赤紅,莊嚴而神秘。
與海灘美景相反,荒浜村人居環(huán)境惡劣,難于生存。這里風沙肆虐,就算在元月,沙子也經(jīng)常埋到腳脖。從每年9月到次年3月末,每天沙塵漫天,吹散的沙子隨風到處亂飛,沉積下來像隆起的土冢。隨風舞動的白草,與荒漠中的枯草并無差異。
日后,牧口常三郎在處女作《人生地理學》第十三章《海岸與人生》中,曾這樣描述自己幼年成長的冢鄉(xiāng): 構成沙灘的細沙,伴隨著暴風四處飛舞,由沙子堆積形成的小丘到處移動,而 且妨礙植物生長,除了抗風害能力強大的松柏一類的幾個物種外,大部分植物都難 于成長。田地荒蕪無法耕種,風沙危害生產(chǎn),掩埋房屋,像惡作劇似的使居民陷入 困窘。
惡劣的環(huán)境,自然不適合農(nóng)業(yè)。除了適合沙地種植的甘薯外,難以期待收獲其他衣作物;匿捍宓娜藗儍H能依靠漁業(yè)和漕運為生。所謂漕運,就是用船運輸海產(chǎn)品的行業(yè),當時主要進行物物交換。
渡邊長七3歲時,父親渡邊長松前往北海道打工。對窮苦得只能靠海謀生的荒浜人來說,外出打工并不稀奇。然而,渡邊長松到達北海道之后音信全無,被撇在家的妻子伊萊和兒子渡邊長七生活艱辛。兩三年后,伊萊無奈改嫁給本村的柴野右衛(wèi)門。1877年(明治十年)5月9日,6歲的渡邊長七被村長牧口善太夫收養(yǎng),從養(yǎng)父姓,改姓牧口。夫婦二人視養(yǎng)子長七為己出,疼愛有加。
與孩子分開的伊萊因思念被帶走的兒子,以淚度日。村人同情她,經(jīng)常偷偷把長七帶出來,讓她和孩子在一個叫上野堂的佛堂里見面。一天,心存焦慮的母親抱著孩子跳水自殺。雖然被村里人發(fā)現(xiàn)保住了性命,但這竟成了母子二人的最后一次相見。
長七聽話、機靈,而且很有孝心,不僅在牧口家非常乖順,還經(jīng)常照顧年邁的爺爺(爺爺件在原來的家里,離養(yǎng)父家很近)。
入讀荒浜尋常小學 1871(明治四年)年7月,即長七出生的那一年,日本政府設置文部省作為全國的教育行政機關,專門負責全國的教育改革工作。次年8月,教改的第一個法令——《學制》正式頒布。在此之前,日本并沒有公辦的小學,民間教育機構只有寺子屋和私塾。雖然新教育體制提倡達到“邑無不學之戶,家無不學之人 ”的目標,但對于貧困的村民,他們只期望孩子能成為家里家外的勞動力。適齡兒童或在家照看弟妹、編織草鞋、搓捻繩索,或外出刈草牧牛喂馬,有的甚至上山去勞作。加之國力所限,實施義務教育初期的教育費用多由人民負擔等客觀原因,日本當時小學的就學率不到50%。即使能夠入學,絕大多數(shù)兒童只在學校讀了一年或者一年半便中途退學。
P0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