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帖08:自給自足指南書》是“食帖WithEating”的第8本紙質(zhì)出版物。從食物入手,采訪全球不同地區(qū)的“自給自足”人物和家庭樣本,介紹專業(yè)的種植和采集方式,探尋新型城市農(nóng)業(yè)類型,以及介紹可以在家中實現(xiàn)“自給自足”的方法。
他們中有人厭倦城市生活,回歸田園,經(jīng)營自己的小農(nóng)場;有人是綠色生活倡導者,設計蔬菜種植系統(tǒng);有人在臺灣做農(nóng)民,用天然食材做出健康料理;有人在北京的京郊蓋起蔬菜大棚;有人從城市回到家鄉(xiāng),開一間遠近聞名的小私廚……還有《小森林》的創(chuàng)意食譜、美食家的私房菜,給喜愛健康食材、有機種植、綠色環(huán)保的人群一份實用的生活指南。
自給自足,不拘泥于行為方式和空間限制,講求精神上的獨立和自我供給,是一種選擇,更是一種很美好的生活方式。
《食帖08:自給自足指南書》并非一本單純的美食書,也并非一本講述歸隱山林的書。通過介紹中國、美國、日本、西班牙、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地的“自給自足個人與家庭”,發(fā)掘現(xiàn)代社會中的另一種生存概念與生活方式。 “自給自足”并不等于回歸原始。狹義范圍的自給自足,是指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不借助外部資源,通過耕種、建造、制作等方式,保障個人、家庭或某一群體的基本生產(chǎn)生活。廣義范圍的自給自足,則不拘泥于行為方式和空間限制,混合了精神層面的意義,講求精神上的獨立和自我供給。本書涉及了多種自給自足的方式:在山林野外的深度自給自足方式,從城市返回鄉(xiāng)村的“半農(nóng)半X”方式,以及在城市中的輕度實踐方式。 食帖WithEating,一個「有關食物生活方式」的內(nèi)容平臺品牌,每月出版一本特集書。食帖新浪微博:@食帖食帖微信公眾號:witheating現(xiàn)已出版多本特集書,全國同期熱售。《食帖01:Brunch吧!沒那么趕時間》《食帖02:只為喝杯好咖啡》《食帖03:食鮮最高》《食帖04:肉!肉!肉!》《食帖05:全宇宙都在吃甜品》《食帖06:理想身材,吃即王道!》《食帖07:大丈夫生于廚房》
【特別企劃】
海報/野外生存基礎指南
拉頁/六個適合自給自足的地區(qū)
【interview】
Samuel Shelly/在世界盡頭當漁夫
大谷哲也/信樂町的山中制陶所
唐冠華邢振/家園計劃,城市之外的另一種選擇
Rohan Anderson/巴拉瑞特狩獵者
五十嵐大介/這里是衣川,這里是小森
四道“小森式”料理
塚原正太/從律師事務所,到祖父的農(nóng)園
鹽見直紀/半農(nóng)半X的永續(xù)型生活
諶淑婷/有田有木的臺灣新農(nóng)
任長箴/京郊的大棚小院
蘇恩禾/回到故鄉(xiāng),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陳統(tǒng)奎/再造故鄉(xiāng),另一種自給自足
【guide】
GrowUp Box/魚菜共生,集裝箱里的城市農(nóng)場
Sky Greens Vertical Farming System/將食物種到天上去
山中生活的基礎5步驟
野外可采集的六種常見多用途植物
陽臺種菜,在家可以實現(xiàn)的自給自足
【regulars】
吉井忍的食桌08/外公的落葉紅薯
鮮能知味07/給兩個人做飯
屋外有藍天,屋內(nèi)有菜園
《五十嵐大介/這里是衣川,這里是小森》:《小森林》的漫畫靈感,誕生于衣川村的這段時光。五十嵐每天清晨起床,和村民們搭伴去田間做農(nóng)活。傍晚回到住處,自己做一餐簡單的飯,吃過后開始構(gòu)思和創(chuàng)作腳本。在衣川村的三年里,五十嵐逐漸意識到自己為何會迷戀上鄉(xiāng)村生活。“城市里一切都是靜止的。那些人造產(chǎn)物看似是活動的,其實是靜止的。而自然中的山、海、風、草、樹木,是有生命的,是生動的。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我發(fā)現(xiàn)只有置身于自然中時,內(nèi)心才能真正地平靜。”
《Samuel Shelly/在世界盡頭當漁夫》:Samuel說“漁夫”身份帶給他許多歷練與有趣回憶。最難忘的一次是在離霍巴特三個半小時船程的Mewstone島附近,那里屬于南大洋,環(huán)境惡劣多變。“幸好當時天氣不錯,我看到了野生列牙鯻(Striped Trumpeter,一種當?shù)卣滟F食用魚),可惜沒有捕到,倒是收獲了一船的金槍魚。那兒的一切讓人著迷,目之所及是高聳的斷崖,海面可看到游弋的海豹和鯊魚。
《Rohan Anderson/巴拉瑞特狩獵者》:Rohan和妻子一起打理菜園與雞舍,四個女兒也很喜歡跟著他去山里,采集漿果、堅果和野蘑菇,或者在菜園里自己摘晚飯的食材。孩子們的年齡不大,但是對獨立生存和自給自足有了潛意識的理解。“女孩們看到死去的獵物時會高喊‘好血腥’,但她們還是會幫忙清理獵物。”
《鹽見直紀/半農(nóng)半X的永續(xù)性生活》:鹽見先生在自己的故鄉(xiāng)綾部種植稻米,也會親手制作味噌。他按照古法,將黃豆煮熟,用杵搗碎熟豆,撒上自然鹽和麴,待其緩緩發(fā)酵,呈自然粗粒狀即可。對于食材的選擇,鹽見先生秉持著一個原則:三里四方,身土不二。來自日本古話“三里四方の食によれば病知らず”。這里的“三里”是指12公里,而“四方”是指步行三小時距離內(nèi)的范圍。也就是說,在自己住處方圓12公里內(nèi),或是步行三小時可以到達的范圍內(nèi)的食材,是最適合自己的。
《唐冠華 邢振/家園計劃,城市之外的另一種選擇》:“家園是對人類文明發(fā)展的反省。”冠華說。2009年,冠華已經(jīng)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藝術(shù)作品,也開了個人廣告設計工作室,和一幫朋友在青島老城區(qū)靠海的房子里漫無邊際地暢想一切,家園的理念便由此而來——過一種不同于當下城市生活的日子,與伙伴們共建食物、能源、教育、醫(yī)療等資源都自給自足的共識社區(qū)。經(jīng)過長久的探討和論證,2011年冠華開始上山,把家園計劃付諸實踐。自給自足生活的每一個部分,在冠華和邢振看來都是一次實驗。建房子是一個實驗,發(fā)電機是一個實驗,還有做肥皂、做衣服、做醬油……兩人通過查閱資料、四處游學、不斷嘗試,把一個個設想變成現(xiàn)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