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晚清起到今天,心懷強國夢想的中國人奮斗了一百多年。雖然在這一百多年中,幾代人前赴后繼,為中華民族開辟了一條通往偉大復興之路,但在這條復興的道路上,還需要我們繼續(xù)努力。實際上,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旨歸的“中國夢”正像五四新文學先驅者們所預測的那樣:還需要幾代人去實現(xiàn)。也就是說,還需要幾代青少年去不斷地努力與拼搏。所以,讓青少年了解什么是“中國夢”,讓青少年了解“中國夢”的實現(xiàn)對于我們國家與民族的根本意義,是多么急切,多么重要!這就是我們出版這套“夢想的力量:中國夢青少年讀本”叢書的初衷。
《夢想的力量:中國夢青少年讀本》,緊緊圍繞著“理想信念”“少年成長”“教育強國”“科技騰飛”“文學藝術”“悠悠歷史”“求真探奇”“城鄉(xiāng)和諧”“平凡人生”“走向世界”等十個與“中國夢”密切相關的主題,用許許多多生動有趣的故事,向懷揣夢想的青少年說明:“中國夢”這三個字絕對不是口號、不是空想。相反,它有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和底蘊,它涵蓋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彰顯在歷史、科技、文學藝術等各個領域。
劉勇,文學博士,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文化發(fā)展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魯迅研究會、郭沫若研究會、老舍研究會理事。長期從事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及文化的教學與研究,出版《現(xiàn)代文學講演錄》等多部學術著作,在《文學評論》等期刊上發(fā)表學術論文百余篇。參與編著的《美德照亮人生·誠信卷》入選2013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百種優(yōu)秀圖書”目錄,并獲中宣部第十三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yōu)秀作品獎。
李春雨,文學博士,北京語言大學漢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及北京市“青年英才計劃”,并獲“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高校青年教師獎”。主要從事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與文化、漢語國際教育的教學與研究,出版《出版文化與中國文學的現(xiàn)代轉型》《北京文化的異域審視》《中國文化·文學》(中、英文版)等著作,發(fā)表學術論文數(shù)十篇。
守護“殘疾兒童”的天使
擎起“流動兒童”的一片天
“輪椅天使”的別樣人生
可敬可愛的“好巴郎”
“經(jīng)濟女俠”的夢想選擇
尋訪遠征軍
與死亡拉鋸
“中國作家富豪榜”背后的文學情
灣仔碼頭上的“水餃皇后”
黃怒波的傳奇人生
勇于攀登的“探路者”
為愛“涅檠”創(chuàng)奇跡
為親情而奮發(fā)
“千里之行”為尋親
真愛創(chuàng)造生命的奇跡
至真至孝的好姑娘
12載的堅持與守候
甘當“農(nóng)夫”的女博士
馬班郵路上的信使
讓愛人背著去行醫(yī)
帶領鄉(xiāng)親建“鳥巢”
守護人民安全的英雄夢
不負群眾的“草鞋”書記
替兄還債守誠信
獨臂行者的夢想之旅
《家園》的生態(tài)夢
用音樂尋找光明
追夢途中灑滿陽光
后記
擎起“流動兒童”的一片天
皮村是北京外來務工人員最密集的地區(qū)之一,常住居民僅有幾千人,外來的流動人口卻過萬。為了解決這群“流動兒童”的教育問題,在皮村的周邊地區(qū)涌現(xiàn)出一大批打工子弟學校。沈金花便是北京朝陽區(qū)皮村一所打工子弟學校的校長。美其名日校長,實則身兼數(shù)職,既是體育老師,也是雜工,更是幾百名“流動兒童”的生活管家。
曾經(jīng)有人問過沈金花:“你這么年輕,在大城市找份工作多好啊,為什么要留在城市的邊緣,吃苦受累的,每個月只有不到2000元的工資,你圖個啥?不后悔嗎?”沈金花則用質樸的話語給予了強有力的回應:‘‘我就是想遵循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自己的夢想,做出點有利社會、造福社會的事情來。”
2005年,沈金花從中華女子學院畢業(yè)。擇業(yè)時,她放棄了城里優(yōu)厚的待遇,選擇參加打工子弟學校同心實驗學校的建設。
沈金花在同心實驗學校的辦學理念與傳統(tǒng)的打工子弟學校有著很大不同。她注重引入社會資源,以此彌補打工子弟學校資金不足的先天劣勢,學校反過來再回饋社區(qū)文化建設,從而形成一個較為良性的循環(huán)與互動。
為了引入更多的社會資源,沈金花四處拉“贊助”。冷漠無情的眼光與尖酸刻薄的言語她從不在乎,因為她心里最清楚,自己所做的一切是為了孩子們,是為了她的公益慈善事業(yè)的正常運轉。剛開始,沈金花打不開局面,拉不到贊助。偶爾拉到的一點贊助,對于學校建設來說,也是杯水車薪,解決不了多少問題。堅韌的她對此沒有感到灰心與失望,更沒有輕言放棄,而是輾轉各處,鍛煉并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最終成功引入了一系列社會資源。在她的努力下,孩子們終于有機會上興趣班了,終于可以參加游覽活動,開闊眼界了;在她的鼓舞下,更多的愛心人士也自愿加入了打工子弟學校的建設中來;在她的操持下,家長課堂開課了,它不但提高了家長的素質,而且?guī)椭议L營造了一個讓孩子們健康成長的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
用一個“忙”字來形容沈金花在同心實驗學校工作的狀態(tài),真是再確切不過了。清晨7點,她便開始了一天的忙碌。先是在校園中巡視一圈,然后再快步回到自己的辦公室,處理學校的一些事務。她的辦公室不足10平方米,看上去有點兒狹小和破敗,沒有豪華的桌椅,沒有氣派的匾額、條幅,更沒有空調、風扇。辦公環(huán)境雖然不寬敞,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足以讓沈金花維持整個學校各項事務的正常運行。
下午5點是學校放學的時間。沈金花像往常一樣,站在學校的大門口,和家長們親切地打著招呼、揮著手,并微笑著和孩子們作別。把一個個孩子平安地送走后,她忙碌的一天還并沒有結束。吃過晚飯,回到昏暗、狹窄的辦公室,她還要工作到很晚才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回到宿舍休息。日夜操勞使得皺紋過早地爬上她的額頭與眼角。
為了更好地為幾百個孩子服務,現(xiàn)在的沈金花幾乎是個不折不扣的“全才”:辦公室的電腦、打印機出故障時,她可以馬上變身專業(yè)的“維修人員”;如果碰到班級里的孩子出現(xiàn)什么頭疼腦熱,她立刻成為臨時的“醫(yī)護人員”;如果哪位老師休了假,她又即刻走上講臺,成為“代課教師”。
沈金花并不是孤軍奮戰(zhàn),在她身邊集結了一群擁有共同追求、共同理想的伙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