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晚學集(精裝)》所收錄作品主要出自作者在屏山大院工作期間閑暇時的練習之作。詩詞以近體詩(格律詩)為主,內(nèi)容豐富,體裁廣泛,包含讀書感悟,旅游體驗,節(jié)日抒懷,人生感悟,四季詠嘆等等,除注明新韻(中華新韻)外,皆為平水韻,并文后附詳實注釋加以說明。
我學寫舊體詩始于2009年春,嚴格來說是始于2011年秋。為什么這么說?因為,我突發(fā)靈感寫下第一首詩時,還不知道什么是舊體詩,準確說不知道舊體詩的規(guī)制和創(chuàng)作要求,只知道五言、七言,四句、八句等舊體詩最基本的形式。平仄、押韻、對仗、音律等基本不懂,更不用說舊體詩的類別,如:古詩、古風、樂府、歌行、律詩、絕句等,更遑論什么古體、近體了。這樣胡亂寫了兩年多,三四十首。
作詩,不知何故,愛發(fā)給人看,一想來是為得到別人的欣賞,二是通過這種方式與朋友保持交往,如,做一些酬答之類的詩。在這過程中,有些懂詩的朋友指出詩有些意境,但詩的規(guī)制不對,建議看一些有關舊體詩寫作的入門書籍。后來,我找了些有關詩詞格律方面的書籍進行自學,才慢慢弄懂一些,但看來還是一知半解,特別是對于從小到大只學理科,文科涵養(yǎng)貧乏的人來說,尤其如此。寫舊體詩還不光要掌握平仄、押韻、對仗等基本技巧,更關鍵要理解舊體詩的內(nèi)涵和意境。常言道,詩以明志、詩以言情,這是最基本的道理。還有一說,無典不成詩。我的理解,舊體詩多數(shù)為四句、八句,古風、排律等會多些,字數(shù)有限,為增加內(nèi)涵必須要用典,用典也可增加耐讀性,而且,中華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完全不用典難以做到。一個用得貼切、精妙的典,不但使詩家傳出了他的心曲,并引起讀者豐富的聯(lián)想。同時,典故也是舊體詩表現(xiàn)手法和特點之一。如,我在《榕樹》詩中寫的“無用不為斤斧害,方垂清蔭立乾坤”一句,就用到《莊子·逍遙游》中的哲學思想。要用典,就必須熟讀“經(jīng)、史、予、集”,對文化涵養(yǎng)不高的人來說,看懂都難,更不用說熟讀和靈活應用了。但用典多了,特別是用隱晦、冷僻的典,不借助注釋,一般人輕易看不懂,特別是那些所謂的“文人,,詩。真正能夠廣為流傳、朗朗上口的都是那些通俗易懂,且意蘊深長的詩。
2011年秋天后,我開始自學格律詩或近體詩,一方面,將前面寫的詩按格律要求進行修改,另一方面,又陸陸續(xù)續(xù)寫了一些新的詩。我學寫詩愛走捷徑,主要是多看一些唐宋名家的詩,常言道:“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蓖ㄟ^感悟來領會舊體詩創(chuàng)作手法,基本沒有看詩歌創(chuàng)作理論之類的書籍,有也是看一些古人詩集令人再版時的前言、導讀、題解、注釋和附錄部分涉及的談詩的表現(xiàn)手法和特點的相關文字,如:《詩經(jīng)》《楚辭》、中華書局出版的唐代名家詩選、陳衍編注的《宋詩精華錄》、周汝昌編注的《楊萬里選集》等等。從中對賦、比、興這三種詩歌的主要表現(xiàn)手法有了自己的認識!百x”容易理解,就是通過鋪陳、排比的辦法,將一連串內(nèi)容緊密關聯(lián)的景觀物象、事態(tài)現(xiàn)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為等,按照一定的順序組成一組結構基本相同、語氣基本一致的句子,把人的思想感情及其有關的事物平鋪直敘地表達出來。“比、興”則眾說紛紜。朱熹說:“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詩人不直說本體事物或情感,借一個事物作類比來表達。一般說,用來作比的事物總比被比的本體事物或情感更加生動具體、鮮明淺近而為人們所知,便于人們聯(lián)想和想象,具有形象生動、鮮明突出的特征!芭d”則是中國所特有的詩歌創(chuàng)作手法。《說文解字》云:“興,起也。”朱熹說:“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币簿褪钦f“興”大多用于詩歌開頭,托物起興,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聯(lián)想,引出詩人所要表達的事物、思想、感情,相當于如今的象征修辭方法。唐詩多以豐神情韻擅長,以韻勝,故渾雅,而貴蘊藉空靈,多情趣;宋詩多以筋骨思理見強,以意勝,故精能,而貴深析透辟,多理趣。
……
汪晨曦,1963年生,福建福州人。1979年入讀中山大學化學系,1983年畢業(yè)后回到家鄉(xiāng),長期在化工企業(yè)、行政機關從事技術和執(zhí)法監(jiān)督工作。2009年始自習古詩訶,作品多吟詠家鄉(xiāng)山水及人物。
【七言律詩】
海西頌
登鼓嶺
喜讀大作贈筱陳
闇亭寺地跨永泰尤溪界,山民為歸屬紛爭頻
乃,友人主持公道,平息紛爭,感賦
畢業(yè)三十周年聚會贈諸君
答網(wǎng)友楚兄作畫征詩
東山海邊漫步
讀《繆煦照詩集》
讀蒲松齡《聊齋志異》
讀《忠誠與背叛——告訴你一個真實的紅
巖》有所思
訪長樂氣象雷達站
訪文淵閣大學士李光地故里感賦
鼓嶺春雪
和友人登鼓山
寄葉賢弟
甲午開正北嶺行,風和日麗,見山櫻盛開
近代教育先驅(qū)王世靜
哭葉君
李綱墓在閩侯大嘉山南麓
連江陳第將軍
緬懷黃花崗七十二烈士林覺民
緬懷瞿秋白烈士就義七十八周年
緬懷林文忠公
閩安迥龍橋憑欄
秋到浦城
秋杪登鎮(zhèn)海樓
榕城癸巳元夕
三八婦女節(jié)宏村行
……
【五言律詩】
【七言絕句】
【五言絕句】
【七言詩】
【六言詩】
【五言詩】
【詞】
【補錄】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