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卷帙浩大,通讀為難,作者是為此編撰了本書,旨在為中等以上的文史愛好者、文科大學生與研究生提供指導,同時也為相關專家提供最新研究信息,包括有關作者研究、文本整理與研究的最新成果。本書所選提要,以漸本《四庫全書總目》為底本,以殿本《四庫全書總目》、文淵閣本《四庫全書》卷端提要為參校本。本書共選提要1000則,大致分為兩大部分:一是能夠代表中國文化的經典文獻,二是書未必重要但提要寫得精彩者。
《〈四庫全書總目〉精華錄》所選是以漸本《四庫全書總目》為底本。張之洞說:今為諸生指一良師,將《四庫全書提要》讀一過,即略知學問徑矣。
予自弱冠以還,轉益多師,博訪當代通人,略窺為學之門徑。戊寅之秋,始專攻《四庫全書總目》,且以博涉《四庫全書》為日課。古人云:“觀水必觀于海,觀其會也!庇韪乱晦D語:“觀書必觀于《總目》,觀其書海之會也!笔菚玻嵋^玄,考鏡源流,殘膏剩馥,沾溉百代。然《四庫全書》著作浩繁,匯數(shù)千年文化而為一皇皇巨帙。四部之籍,一隙難窺,雖深刻如周樹人,淵博如錢默存,亦不免望洋而嘆;蛟疲骸啊端膸烊珪房芍弥蛔x也,然《總目》不可不讀也!彼寡孕挪徽_也。
讀《總目》者,恰似飲河之鼠,各充其量而已,F(xiàn)代史家呂誠之,平日慣于通讀大書,但于《總目》亦僅畢經、史、子三部,于集部提要讀其半而中輟矣。《總目》囊括大典,貫串萬家,未易可窺測藩籬,況堂奧乎!予頻年籀讀《總目》,手不釋卷,循環(huán)誦之,其初如涉大海,浩無津涯,孰辨淄澠涇渭,而魚龍異狀,莫識其名,既窮山海變怪,然后稍敢獻疑焉!犊偰俊蜂瓰椤端膸烊珪分蛄海唤K因其卷帙浩大,通讀為難。至于澄汰沙礫,披檢精英,勢在必行。是以《精華錄》之編纂,早成弦上之箭矣。然鄭箋未作,解人難索。老師宿儒,期之甚殷。友人門生,促之尤切。然則注釋之學,古今所難,先哲言之備矣,而予以為莫難于注釋《四庫提要》。何則?學必貫四部而窮七略,一也;事必數(shù)典,二也;語必溯源,三也;非集眾人之長,殆未易得其全體,其所以為難,抑又其次也。予能薄而材谫,何敢預注者之選?若不奮力刪述,豈不愧用司馬之姓氏!遙想當年,史遷發(fā)憤,溫公枕木,《史記》《通鑒》,先后輝映,真可謂留取丹心照汗青矣。試問吾家雄風而今安在哉?于是蹶然而起,焚膏繼晷,臥薪嘗膽,兀兀如愚,如聾如啞,如牛如馬,如癡如醉,通讀《總目》已難記遍數(shù)矣。
是錄之纂也,首以《總目》釋《總目》,次以《四庫全書》釋《總目》,復以《四庫全書》外之群書釋《總目》。讀書破萬卷,下筆豈敢亂言哉!有契于心,輒箋其下,積數(shù)千條焉。昔胡三省于《通鑒》竭畢生之力,有溫公諍臣之目。然身之嘗日:“人苦不自覺,前注之失吾知之,吾注之失,吾不得而知也!闭\哉注書之難也!然樂亦在其中矣。人或不堪其難,予則不改其樂。因前人之導路,乘檢索之便利,越十祀而成此書矣。
司馬朝軍,別號觀衢,又號獻堂。祖籍湖北公安,生于湖南南縣。1986年考入武漢大學中文系,1990年獲文學學士學位。1998年考入武漢大學圖書館學系,2001年獲管理學博士學位。2001年8月至2003年6月在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后流動站從事博士后研究。現(xiàn)為武漢大學四庫學研究所副所長,兼任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國學專業(yè)經學導師、湖北師范學院語言學研究中心研究員、甘肅省《四庫全書》研究會理事。正發(fā)起籌建中國四庫學研究會。
已出版的著作有:《<四庫全書總目>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版)、《<四庫全書總目>編纂考》(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四庫全書總目>精華錄》(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辨?zhèn)螌W論稿》(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黃侃年譜》(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在《中國語文》等刊物發(fā)表學術論文數(shù)十篇。與學侶合編同人刊物《學鑒》(珞珈七子學術年鑒)。主持多項國家級、部級科研項目,其中主持完成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四庫全書總目》與文獻整理研究”被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辦評為優(yōu)秀項目;主持完成的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資助項目“《四庫全書總目》編纂考”被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后流動站專家組全票評為優(yōu)秀。目前正在主持全國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直接資助項目“《經解入門》辨證”、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重大研究課題“《四庫全書總目》匯考”。
主要學術領域有:四庫學研究、文獻學研究、經學研究、黃侃研究及中國學術史研究。
卷首語
自序
例言
一、總敘類序
(一)總敘
1.經部總敘
2.史部總敘
3.子部總敘
4.集部總敘
(二)類序
1.易類
2.書類
3.詩類
4.禮類
5.春秋類
6.孝經類
7.五經總義類
8.四書類
9.樂類
10.小學類
11.正史類
12.編年類
13.紀事本末類
14.別史類
15.雜史類
16.詔令奏議類
17.傳記類
18.史抄類
19.載記類
20.時令類
21.地理類
22.職官類
23.政書類
24.目錄類
25.史評類
26.儒家類
27.兵家類
28.法家類
29.農家類
30.醫(yī)家類
31.天文算法類
32.術數(shù)類
33.藝術類
34.譜錄類
35.雜家類
36.類書類
37.小說家類
38.釋家類
39.道家類
40.楚辭類
41.別集類
42.總集類
43.詩文評類
44.詞曲類
二、提要精華
(一)經部
1.周易注十卷
2.周易正義十卷
3.周易集解十七卷
4.易數(shù)鉤隱圖三卷附遺論九事一卷
5.易傳四卷
6.易學辨惑一卷
7.周易經傳集解三十六卷
8.原本周易本義十二卷附重刻周易本義四卷
9.楊氏易傳二十卷
10.誠齋易傳二十卷
11.周易總義二十卷
12.周易會通十四卷
13.周易集注十六卷
14.周易易簡說三卷
15.易學象數(shù)論六卷
16.周易象辭二十一卷附尋門余論二卷圖書辨
17.易圖明辨十卷
18.周易述二十三卷
19.易漢學八卷
20.關氏易傳一卷
21.周易輯說明解四卷
22.周易正解二十卷
23.易說存悔二卷
24.古三墳一卷
25.尚書正義二十卷
26.禹貢論五卷后論一卷山川地理圖二卷
27.書集傳六卷
28.書纂言四卷
29.尚書集傳纂疏六卷
30.尚書考異五卷
31.尚書疏衍四卷
32.日講書經解義十三卷
33.欽定書經傳說匯纂二十四卷
34.古文尚書疏證八卷
35.古文尚書冤詞八卷
36.禹貢錐指二十卷圖一卷
37.洪范正論五卷
38.尚書大傳四卷補遺一卷
39.書古文訓十六卷
40.書疑九卷
41.尚書譜五卷
42.古書世學六卷
43.古文尚書考一卷
44.舜典補亡一卷
45.今文尚書說三卷
46.尚書質疑二卷
47.詩序二卷
48.毛詩正義四十卷
49.毛詩本義十六卷
50.詩集傳八卷
51.詩童子問十卷
52.詩傳遺說六卷
53.詩考一卷
54.詩傳通釋二十卷
55.詩纘緒十八卷
56.詩解頤四卷
57.詩經大全二十卷
58.詩經世本古義二十八卷
59.欽定詩經傳說匯纂二十卷序二卷
60.詩經通義十二卷
61.毛詩稽古編三十卷
62.讀詩質疑三十一卷附錄十五卷
63.三家詩拾遺十卷
64.詩瀋二十卷
65.詩序補義二十四卷
66.虞東學詩十二卷
67.韓詩外傳十卷
68.詩疑二卷
69.魯詩世學三十二卷
70.詩傳一卷
71.詩說一卷
72.毛詩原解三十六卷
73.風雅遺音四卷
74.周禮注疏四十二卷
75.周禮復古編一卷
76.周官總義三十卷
77.周禮訂義八十卷
78.欽定周官義疏四十八卷
79.周官集注十二卷
80.周官祿田考三卷
81.周禮疑義舉要七卷
82.儀禮注疏十七卷
83.儀禮集釋三十卷
84.儀禮釋宮一卷
85.儀禮圖十七卷儀禮旁通圖一卷
86.儀禮逸經二卷
87.儀禮集說十七卷
88.欽定儀禮義疏四十八卷
89.儀禮鄭注句讀十七卷附監(jiān)本正誤石經正誤二卷
90.儀禮商二卷
91.禮記正義六十三卷
92.禮記集說一百六十卷
93.云莊禮記集說十卷
94.禮記大全三十卷
95.大戴禮記十三卷
96.三禮圖集注二十卷
97.三禮圖四卷
98.學禮質疑二卷
99.讀禮志疑六卷
100.參讀禮志疑二卷
101.札書一百五十卷
102.儀禮經傳通解三十七卷續(xù)二十九卷
103.禮書綱目八十五卷
104.家禮八卷
105.周禮補亡六卷
106.周官辨非一卷
107.周官析疑三十六卷考工記析義四卷
108.周禮井田譜二十卷
109.儀禮釋例一卷
110.三禮考注六十四卷
111.春秋左傳正義六十卷
112.春秋公羊傳注疏二十八卷
113.春秋觳梁傳注疏二十卷
114.箴膏肓一卷起廢疾一卷發(fā)墨守一卷
115.春秋釋例十五卷
116.春秋集傳纂例十卷
117.春秋集傳辨疑十卷
118.春秋經解十二卷
119.春秋本例二十卷
120.春秋傳三十卷
121.春秋三傳辨疑二十卷
122.春秋屬辭十五卷
123.日講春秋解義六十四卷
124.欽定春秋傳說匯纂三十八卷
125.御纂春秋直解十五卷
126.左傳杜解補正三卷
127.左傳事緯十二卷附錄八卷
128.春秋毛氏傳三十六卷
129.春秋通論四卷
82.儀禮注疏十七卷
漢鄭玄(127~200)注,唐賈公彥疏!秲x禮》出殘闕之余,漢代所傳,凡有三本:一日戴德本,以冠禮第一,昏禮第二,相見第三,士喪第四,既夕第五,士虞第六,特牲第七,少牢第八,有司徹第九,鄉(xiāng)余酒第十,鄉(xiāng)射第十一,燕禮第十二,大射第十三,聘禮第十四,公食第十五,覲禮第十六,喪服第十七;一日戴圣本,亦以冠禮第一,昏禮第二,相見第三,其下則鄉(xiāng)飲第四,鄉(xiāng)射第五,燕禮第六,大射第七,士虞第八,喪服第九,特牲第十,少牢第十一,有司徹第十二,士喪第十三,既夕第十四,聘禮第十五,公食第十六,覲禮第十七;一日劉向《別錄》本,即鄭氏所注。賈公彥疏謂:“《別錄》尊卑吉兇,次第倫序,故鄭用之;二戴尊卑吉兇雜亂,故鄭不從之也。”
其經文亦有二本:高堂生所傳者,謂之“今文”,魯恭王壞孔子宅,得《亡儀禮》五十六篇,其字皆以篆書之,謂之“古文”。玄注參用二本。其從今文而不從古文者,則今文大書,古文附注,《士冠禮》“闌西閾”外句,注古文“闌”為“檠”,“閾”為“蹙”是也。從古文而不從今文者,則古文大書,今文附注,《士冠禮》醴辭“孝友時格”句注,今文“格”為“嘏”是也。
其書自玄以前,絕無注本,玄后有王肅注十七卷,見于《隋志》。然賈公彥序稱:“《周禮》注者則有多門,《儀禮》所注后鄭而已。”。則唐初肅書已佚也。為之義疏者有沉重,見于《北史》。又有無名氏二家,見于《隋志》。然皆不傳,故賈公彥僅據齊黃慶、隋李孟悊二家之疏,定為今本。其書自明以來,刻本舛訛殊甚。顧炎武《日知錄》日:“萬歷北監(jiān)本《十三經》中,《儀禮》脫誤尤多!妒炕瓒Y》脫‘婿授綏姆辭日未教不足與為禮也’一節(jié)十四字,賴有長安《石經》據以補此一節(jié),而其注疏遂亡!多l(xiāng)射禮》脫‘士鹿中翮旌以獲’七字!妒坑荻Y》脫‘哭止告事畢賓出’七字!短厣伿扯Y》脫‘舉觶者祭卒觶拜長者答拜’十一字!渡倮勿伿扯Y》脫‘以授尸坐取簟興’七字。此則秦火之所未亡,而亡于監(jiān)刻矣(云云)!鄙w由《儀禮》文古義奧,傳習者少,注釋者亦代不數(shù)人。寫刻有訛,猝不能校,故紕漏至于如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