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遙遠》是一個接力賽式的穿越中央亞細亞的心理沉思故事。作品中幾乎所有人都參加了這個漫游大地、尋求幸福尊嚴和自由的行動。
在一個風起云涌的時代,主人公李敬西的一生也是跌宕起伏:上中學時,在家鄉(xiāng)參加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的農(nóng)民暴動,失敗后,不得不遠逃新疆;西去的生死之途上,又經(jīng)歷西北軍閥混戰(zhàn);一直到逃亡阿爾泰,流浪大戈壁,遠去莫斯科,創(chuàng)辦集體農(nóng)莊,被抓去勞改……小說中另有一條時代的線: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的農(nóng)民運動、日本侵略中國、國民黨潰敗、土改、“文革”、改革開放……大時代的風云變幻與小人物的悲歡離合融為一體。
一個從舊時代走過來的叛逆者、創(chuàng)業(yè)者、革命者,在生命的每一個階段都遇到了巨大的折磨與挑戰(zhàn);他沒有倒下,也沒有設(shè)法去昭雪曾經(jīng)的重大階段的歷史誤會——一種本可以澄清并可恢復其光彩身份的錯誤遭遇;他所表現(xiàn)的,是“已經(jīng)過去的就過去了,往前走最要緊”的人生態(tài)度。
在生命的每個階段,李敬西都是創(chuàng)造生活的人,都是沒有屈辱倒下的跋涉者。在他生命的最后時段,家族命運淡出他的歷史視野,他要融匯到一種久已向往的浪漫歸宿中去。
陜西作家王觀勝西部文明小說巨著
《大秦帝國》作者孫皓暉作序推薦
王觀勝(1948-2011),陜西三原人,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國家一級作家,原陜西作協(xié)文學院院長。著有小說集《獵戶星座》《放馬天山》《各姿各雅》《汗騰格里》《喀拉米蘭》《陰山韃靼》等。
序:西部文明小說的里程碑 孫皓暉
上部
下部
上部
引子
李敬西家族及其本人從東向西穿越中央亞細亞的行進歷史,開始于明洪武年間山西洪洞縣的大槐樹下。山西洪洞縣那棵有名的大槐樹,被認為是中國西部移民的始發(fā)地。
這是一個不屬李家獨有、經(jīng)過無數(shù)個西遷家族演繹的故事。李敬西對本家族的遷徙史最感興趣的部分,正是那個從祖父那里聽來的“天皇皇、地皇皇,平安無事上西方。魚上樹、牛上房,安家落戶保無恙”的神奇故事。
這年初春,李家祖爺年僅十八歲。官家在大槐樹下貼一告示言:不愿搬遷者,大槐樹下匯集,愿搬遷者,在家靜待。李家父母一商量,留下兒子獨守故里。兒子送二老去大槐樹下。但是他們很快發(fā)現(xiàn)上當了。官兵將來到大槐樹下的人除老弱病殘者,全雙手反綁并脫掉鞋子,用刀在每個人腳小趾上砍一刀做記號,以防半路上跑回(時至二十一世紀,凡大槐樹下走出的移民后代腳小趾甲都是復形)。官兵把來到大槐樹下的精壯勞力,一一登記,發(fā)給憑照糧衣。父母才知道官兵要拉走兒子。二老抱著獨子哭得死去活來。大槐樹下成千上萬的移民和親人,哭聲驚天動地,人們都聽不見對方的說話。李祖爺挺直脖子,大聲對父母吼道:“又不是上殺場哩,哭甚哩!”父母立刻停止哭泣,這一聲吼,使大槐樹下所有的移民,哭聲立止。這一聲吼,也使平時在家就暴躁如雷的十八歲李祖爺,獲得了官兵的獎賞,他比所有其他移民多得了五倍的糧衣。
隊伍開始出發(fā),哭聲又起。李祖爺挺直脖子,不顧父母的哭號,走在隊伍最前面。但是,當大槐樹下送親的哭聲在他耳邊消失時,他還是回頭望了一下。很可惜,他已看不見父母,只望見大槐樹蔭庇群生的巨大樹冠和樹上一團團黑色的老鴰窩。
西進的第二十天,便出現(xiàn)了一件令眾人尷尬且激動的事情。一個孕婦,由于旅途顛簸或生產(chǎn)日期計算出差,在牛拉車上尖叫起來,那被綁雙手的丈夫,蹲在路邊,不知所措。那婦人倒靈醒,尖叫引來官兵,她對官士說:“老爺,解手!”官士解開她手上的繩,以為她要大小便(在以后漫長的路上以及從此以后的中國歷史,都以解手為大小便的代用詞)。因為離故鄉(xiāng)已相當遙遠,估計不可能有人往回跑,官兵給每個人解開了綁手繩。但是官士發(fā)現(xiàn)那個大肚子婆娘被解手以后,沒有避過人去大小便,而是在更加寬廣的地面上手捂著肚子打滾。幾個年紀較大的女人,看出了她恐怕要生產(chǎn),便撲上去試圖按住她。但是幾個老年女人的力氣沒法使她安靜下來,便回頭對男人們喊:“來一個外天人(男人)!”孕婦的丈夫,懼怕得有些可笑,丟開將要生產(chǎn)的妻子,鉆進近旁的苞米地里藏起來。男人們大都避得遠遠的。因為中國人認為,男人看女人生產(chǎn),要倒大霉的。十八歲脾氣暴躁、毫無廉恥禮儀感的李祖爺若無其事地坐在不遠處看熱鬧。他被一個老女人拉過去幫忙。
“摟住后腰不丟手!”那個老女人命令十八歲的李祖爺。
十八歲的李祖爺以老女人口令行事,而且非常到位。他伸出強勁的雙臂,滑過孕婦腫脹的乳房,從背后摟起女人,放在車上的被褥上,女人雙腿亂蹬,是不能再翻滾。這樣,十八歲的李太爺便從女人背后看完了一個小生命分離母體的全過程。小孩出生以后,李太爺還自告奮勇地去不遠處一個村,找來了孕婦必需的小米和雞蛋。
夜晚,移民營地生起了一堆堆篝火,禮贊離鄉(xiāng)以后的第一個小生命。人們以水代酒,大吃大喝,大喊大叫,唱桄桄子亂彈。最后演變?yōu)槟腥伺砰L隊,依次從車前走過,觀看移民大軍的第一個新生代。
“哎,娃他達(爸)哩?”一個人說。
這時,人們終于想起了那個膽小得有些可笑的丈夫。人們將他從黑暗中拉出,他哭得紅鼻子綠怪的。人們問他為啥傷心,他拉著哭腔道:“多一口人,多一張嘴!”
“我的糧衣,給你兩份!”人們聽到黑暗中一個人高喉嚨大嗓子吼道。誰都聽出來,他是大槐下以高吼一聲止住千萬人哭泣的那位二桿子,同時他也是今天摟女人后腰的那個毫無廉恥的年輕男人。
“抹黑!”有人喊了一聲。這是一個瘋狂的、傳統(tǒng)的對新生命的最高黑色贊禮。小娃降生后,對門鄰居如果碰上小娃的爺爺、奶奶,都要將其壓倒在地,用黑色的鍋墨,涂其面部,愈多愈好。這個新生兒爺奶留在大槐樹下的故鄉(xiāng)。人們一窩蜂擁上去,不問三七二十一,將仍在哭泣的新生兒父親,壓倒在地,用篝火的黑灰,給那個膽小的男人,抹了個氣壯如牛的黑包公。
“哎,那個小伙子哩?”一個人問。所有的人雙手抓著黑灰,滿營地轉(zhuǎn)圈圈尋找十八歲的李祖爺。這時的李祖爺,一個人蹲在遠離火堆的黑暗中,盡情地回味著白天他眼下女人的大腿和肚皮。人們怪叫一聲,潮水般涌上去,將他壓倒在地。
當他坐起來時,脖子臉全是黑的,只有眼睛和牙齒在星光下看起來是白亮的。平時脾氣像風暴似的十八歲李祖爺,站起來柔聲道:“我又不是娃他達,倒是抹球哩!”
“抹你哩!”眾人齊聲吼道。人們的瘋狂程度已不可抑制。他們開始相互抹黑。滿營地人聲鼎沸,新生兒哭起來。黑不溜秋的李祖爺,跳上一個土坎,大聲吼道:“別鬧啦,娃要睡覺!”
人聲一下子消失。
“真?zhèn)就像他的娃!”一個人小聲咕噥道。
一路上,他對產(chǎn)婦的照顧,大大超出了眾人的想象范圍。他幫那個愁眉苦臉的丈夫推車,幫他們燒火做飯,抱娃娃。最使眾人目不忍睹的是,產(chǎn)婦解手,他都搶著攙扶。產(chǎn)婦在一旁蹲下去,他甚至扶著產(chǎn)婦的肩聽響聲。終于有一天,那個膽小的丈夫?qū)λf:“兄弟,你趔遠些!”
“大哥,這是甚話?”他不解地說。
“好兄弟!”蒙在被窩里的產(chǎn)婦發(fā)了言。
“你聽!”他說。
“我不聽,你倆過活去,我走呀!”丈夫說。
“過就過,誰還怕誰哩!”產(chǎn)婦又說。
他拉住那位丈夫的手說:“好大哥,你們尋個地方安家落戶,把娃養(yǎng)大,好好過你的日子去!”便一擰身走開了。產(chǎn)婦起身在車上喊:“兄弟,咱一路走!”但是他不回頭,徑直走進夜色。
第二天一大早,官兵清點人數(shù),發(fā)現(xiàn)少了一個人。一個軍士問那個產(chǎn)婦:“那個愣頭小伙子哩?”
“問他!”女人用嘴指指丈夫。
“老爺,幾句話沒說好,他單個走了!”丈夫說。
“朝西走了還是朝東走了?”軍士又問。
“端朝西走了!”女人說。
“那就對!”軍士說。
喬可 (2015/6/9 14:40:00):很好看!!
辛向陽 (2015/6/8 22:12:00):此書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