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事故案例》介紹國內外土木工程實踐中實際發(fā)生的典型失敗案例,以事故調查結果為依據(jù),介紹事故發(fā)生、發(fā)展的過程,并對事故的原因、經驗和教訓進行分析和評論。全書分為6章,第1章介紹國外著名案例,這些案例的調查處理后來都對土木工程的理論、實踐和法規(guī)產生了深遠影響;第2章介紹地基基礎事故案例;第3章介紹幾個大型隧道工程事故案例;第4章介紹水利工程事故案例;第5章介紹腳手架、模板支撐和地下開挖臨時地下連續(xù)墻等施工臨時結構的事故案例;第6章介紹兩個地震震害及其教訓。
案例后面附上了相關思考題,要求學生在進一步檢索閱讀相關文獻資料的基礎上進行討論,希望學生以這些案例為出發(fā)點進行深入的思考。從這些實踐中吸取經驗和教訓,成長為成熟的有社會責任感的土木建筑工程工程師�!锻聊竟こ淌鹿拾咐房梢宰鳛楦叩仍盒M聊窘ㄖこ填惐究粕⒋T士生的教材,也可以供高等院校教師、相關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建筑業(yè)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yè),就業(yè)容量大,產業(yè)關聯(lián)度高,全社會50%以上固定資產投資要通過建筑業(yè)才能形成新的生產能力或使用價值,建筑業(yè)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較高比率。土木建筑工程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質量直接影響建筑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乃至影響國民經濟的發(fā)展。高等學校是培養(yǎng)高新科學技術人才的搖籃,同時也是培養(yǎng)土木建筑工程專業(yè)高級人才的重要基地,土木建筑工程類教材建設始終應是一項不容忽視的重要工作。
為了提高高等學校土木建筑工程類課程教材建設水平,由武漢大學土木建筑工程學院與武漢大學出版社聯(lián)合倡議、策劃,組建高等學校土木建筑工程類課程系列教材編委會,在一定范圍內,聯(lián)合多所高校合作編寫土木建筑工程類課程系列教材,為高等學校從事土木建筑工程類教學和科研的教師,特別是長期從事土木建筑工程專業(yè)教學且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廣大教師搭建一個交流和編寫土木建筑工程類教材的平臺。通過該平臺,聯(lián)合編寫教材,交流教學經驗,確保教材的編寫質量,同時提高教材的編寫與出版速度,有利于教材的不斷更新,極力打造精品教材。
本著上述指導思想,我們組織編撰出版了這套高等學校土木建筑工程類課程系列教材,旨在提高高等學校土木建筑工程類課程的教育質量和教材建設水平。
參加高等學校土木建筑工程類系列教材編委會的高校有: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湖北工業(yè)大學、汕頭大學、南通大學、江漢大學、三峽大學、孝感學院、長江大學、昆明理工大學、江西理工大學12所院校。
高等學校土木建筑工程類系列教材涵蓋土木工程專業(yè)的力學、建筑、結構、施工組織與管理等相關領域。本系列教材的定位,編委會全體成員在充分討論、商榷的基礎上,一致認為在遵循高等學校土木建筑工程類人才培養(yǎng)規(guī)律,滿足國家教育部關于土木建筑工程類本科人才培養(yǎng)方案的前提下,突出以實用為主,切實達到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的目標。本教材編委會明確了近30門專業(yè)主干課程作為今后一個時期的編撰,出版工作計劃。我們深切期望這套系列教材能對我國土木建筑事業(yè)的發(fā)展和人才培養(yǎng)有所貢獻。
武漢大學出版社是中共中央宣傳部與國家新聞出版署聯(lián)合授予的全國優(yōu)秀出版社之一,在國內有較高的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武漢大學出版社愿盡其所能為國內高校的教學與科研服務。我們愿與各位朋友真誠合作,力爭使該系列教材打造成為國內同類教材中的精品教材,為高等教育的發(fā)展貢獻力量!
第1章 國外著名土木工程失敗事件
§1.1 塔科馬大橋的倒塌
§1.2 魁北克大橋的建造
§1.3 羅南坊事故的啟示
§1.4 新世界酒店的倒塌
§1.5 紐約世貿中心大樓的倒塌與調查
§1.6 豪晶酒店行人天橋倒塌
第2章 地基基礎事故案例
§2.1 地基軟弱下臥層的問題
§2.2 施工順序的影響
§2.3 地基的變形協(xié)調問題
§2.4 軟土地基中的側向土壓力問題
§2.5 樁基的負摩阻力問題
§2.6 軟土地基中基坑開挖對工程樁的影響
§2.7 萬亨大廈基坑的倒塌
§2.8 地下結構的浮起
§2.9 杭州地鐵l號線湘湖站基坑事故
第3章 隧道工程事故案例
§3.1 南嶺隧道塌方事故
§3.2 上海軌道交通4號線事故
§3.3 希思羅機場快線隧道塌方事故
§3.4 靠椅山隧道塌方事故
§3.5 貓山隧道塌方事故
第4章 水利工程事故案例
§4.1 長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二期工程中的事故
§4.2 弟頓壩的潰決事故
§4.3 溝后水庫潰壩事故
§4.4 柘溪水庫的悲劇
§4.5 弄假成真的現(xiàn)場地質災害
第5章 施工臨時結構事故案例
§5.1 腳手架事故
§5.2 模板支撐事故案例
§5.3 地下臨時擋土墻倒塌事故
第6章 地震震害實例
§6.1 臺灣省臺中縣石崗壩震害
§6.2 汶川“5·12”大地震震害
參考文獻
1.1.3 事故原因
事后,在該項目工作的一些工程師說他們早知道這座橋不可靠,他們認為橋的倒塌完全是由于橋的形體不合理而不是材料強度不足。項目總工程師艾爾德里奇指責美國聯(lián)邦融資機構堅持采用莫伊塞夫的設計直接導致了橋的倒塌,他指出華盛頓州公路局的工程師曾提出實腹的鋼板梁不能像傳統(tǒng)的桁架體系能讓風吹過而像船帆一樣受風力。莫伊塞夫則將橋的倒塌歸根于工程師對空氣動力性能認識不足,外加缺少資金而不得不將橋建得太窄。
華盛頓州收費橋管理委員會委托一個調查組調查現(xiàn)場,查找事故原因并估計重建大橋的費用。1941年6月26日,調查組發(fā)表他們的調查結論,調查組認為,大橋倒塌的首要原因是橋梁超大的跨高比和跨寬比以及橋板和梁的形式。此外,鋼板梁的實心腹板使橋受風力影響很大,而從前采用桁架設計橋梁時風力并未被認為是一種重要的因素。具體的破壞則始于北面懸索中部連接主纜和吊索的索夾滑移。
另一個由美國聯(lián)邦公用事業(yè)局(FwA)委托的調查組也認為這項工程失敗是由于風作用于過于柔性的結構,而該結構不能吸收足夠的動能。北中跨索夾的松滑使得橋面產生扭轉從而導致整個中跨破壞。
毫無疑問,橋梁剛性太低、變形過大是橋梁的一個嚴重的問題。然而,大橋倒塌的真正原因長期以來存在爭議,至少有三種流行的理論解釋大橋的破壞【1】:1.隨機擾動;2.周期性脫旋;3.氣動失穩(wěn)(負阻尼)。
1.隨機擾動理論 早期人們認為由于風壓的周期性變化恰好與大橋的自振頻率吻合而引起了橋的共振。這一理論的最大問題是共振需要風壓頻率與大橋自振頻率高度一致,而隨機風壓的頻率總是隨時間變化的。所以,隨機風壓不太可能使大橋幾乎在所有的風中都產生穩(wěn)定的振動。因此,這一理論似乎不太適用本案。
2.周期性脫旋 著名的航空空氣動力學專家西奧多·馮·卡門(Theodore von Kaman)相信渦旋脫落是導致大橋晃動的主要原因。當風吹向一個非流線型的物體,如大橋的橋面時,其背風面會產生卡門渦街,卡門渦街會對其前方的橋面產生周期性的負壓作用而引起振動(渦旋脫落)。如圖1.1.4所示。這一理論的問題是計算得到的頻率為1Hz,而法庫哈遜教授實際觀察到的大橋扭轉振動頻率為0.2Hz。渦街頻率是實際振動頻率的五倍,所以這一扭轉振動也不太可能是卡門渦旋脫落引起的。除了卡門渦街外,風氣旋還可能引發(fā)顫振,也有可能是顫振引發(fā)了大橋的扭轉振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