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們
書單推薦
新書推薦
|
大學語文
21世紀的大學語文教育應該有新世紀的時代特色。隨著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趨向縱深和世界多元文化新格局的形成,漢語文化將逐步走向世界,成為世界多元文化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員。因此,要在漢語文化的國際化視野中重新審視大學語文教育。
正如20世紀英語文化的國際化大大提升了英語文化的地位一樣,21世紀漢語文化的國際化也將大大提升漢語文化的地位。漢語文化價值與地位的提高,不在于人為的宣傳,而在于它的日益廣泛的應用。應用價值是吸引學習者學習的最重要因素,是激發(fā)學習者學習熱情的最大動力。
漢語文化在世界上的廣泛應用將會加快它的傳播速度,促生世界上最大的語言文化學習群體,而在這個群體中人數(shù)最多的一群當然應該是中國的學子,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正是大學語文課程的學習者。在世界漢語文化熱的時代大潮中,如何進一步提高中國年輕一代的漢語水平,正是大學語文教育所應思考的問題。
本書的宗旨是培養(yǎng)學生的漢語文化素養(yǎng)與應用能力。以往的大學語文教學重文輕語的傾向很普遍,大多強調人文素養(yǎng),忽視語文能力;而在人文素養(yǎng)中又偏重文學素養(yǎng),忽視整體的文化素養(yǎng)。我們認為,大學語文的“文”,應該主要負載傳承漢語文化的功能,并非一般意義上的人文素養(yǎng);大學語文中的“語”,應該主要承擔培養(yǎng)漢語應用能力的任務。
本書的主要內容按照漢語文化素養(yǎng)培養(yǎng)和漢語應用能力訓練來設置。漢語文化分為四個基本部分:思想、文學、藝術、民俗。思想部分以古代的傳統(tǒng)思想為主,基本都是古文篇章;文學和藝術兩部分古文篇章和現(xiàn)代篇章都有,民俗的部分則都是現(xiàn)代篇章。通過這樣的布局力求勾勒出中國文化的基本面貌。為凸顯“大學語文”的定位,在選篇上需要說明以下兩點:一是選篇盡量避免與中學語文重復;二是所選篇章具有語文色彩,雖然是學習文化,但選篇并非學術論文。漢語能力訓練方面主要訓練的是應用寫作,也分為四個部分:校園漢語、行政漢語、商務漢語、港澳臺漢語。其中的校園漢語、港澳臺漢語兩部分為本書首倡,也是使本書從眾多版本的“大學語文”中脫穎而出的原因之一。校園漢語主要是學生在校期間所應用的漢語,即在學習、社會活動、曰常生活中所用的漢語。中國港澳臺地區(qū)漢語是具有港澳臺地區(qū)特點的漢語表達方式。海外通行的漢語大致上也分為兩種:一種是中國內地式的,一種是中國港澳臺地區(qū)式的。因此,學生掌握了這四方面的漢語書面語能力,基本上可以適應校內外、海內外的漢語應用環(huán)境。
本書的教學方法是知識與能力并舉,并以能力為導向。每一課的教學目標都指明相應的知識點與能力點。知識點中很多是作為大學生必須通曉的中國文化的基礎知識。能力點包括兩類:一類是思考及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還有一類是語文表達能力。文選部分主要側重閱讀和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寫作部分主要側重書面表達能力的訓練。
本書還非常注重充分發(fā)掘學生的學習潛力,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教材架構上,以核心教材為基本訓練教材,另外配備中國文化素養(yǎng)拓展教材及漢語應用能力拓展教材,供學生自主學習之用。拓展教材并非核心教材之外簡單的附加,而是與核心教材有機地配合。核心教材中每課后都有延伸學習與拓展訓練,這些學習材料都體現(xiàn)在拓展教材之中。
本書的編委會聚集了古代文學、古代漢語、現(xiàn)代漢語、現(xiàn)當代文學、民俗學、語文教育、寫作、藝術等各方面的資深學者和中青年學人,并特別聘請了余光中、白先勇、饒芄子、戴慶廈等著名作家、學者擔任學術顧問。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