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全國改革開放日益深入。國家財政在改革中肩負著重大的任務,它既要為全國的改革提供財力上的可靠保證,又要積極進行財政體制的改革,以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發(fā)展與完善,促進生產力的提高和經濟的繁榮。財政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給我們財政理論工作者提出了一個嚴峻的任務,即不僅要認真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財政改革的經驗,研究和吸取國外財政改革中的經驗教訓,而且要很好地探討中國歷史上的財政改革。搞清歷史上財政改革是在什么情況下進行的,其成敗得失對政治、經濟、軍事等起了什么作用,它對今天的財政改革有哪些可資借鑒之處。只有這樣,才能兼收并蓄,集古今中外之所長,掌握財政改革的發(fā)展規(guī)律,更好地為今天的財政改革服務。因為歷史是現(xiàn)實的一面鏡子,歷史的發(fā)展包含著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生產關系和生產力這兩大社會基本矛盾的發(fā)展運動,反映了財政分配與社會生產的相互關系,財政分配與商品交換的相互關系,財政分配與消費的相互關系,財政分配與價格分配的相互關系。
第一章 戰(zhàn)國中晚期泰國的財政改革
第一節(jié) 改革前秦國所面臨的社會矛盾
第二節(jié) 秦孝公時財政改革的主要措施
第三節(jié) 財政改革的效果與意義
第二章 西漢武帝時代的財經改革
第一節(jié) 危機四伏變革方臨的武帝時代
第二節(jié) 武帝時代的財經改革新舉措
第三節(jié) 武帝時代的財經改革成效與基本評價
第三章 西漢中后期的社會危機和王莽財經改革的失敗
第一節(jié) 西漢中后期社會矛盾的全面激化
第二節(jié) 王莽財經改革“方案”的具體內容
第三節(jié) 從王莽財經改革失敗中得到的啟示
第四章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財政改革
第一節(jié)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社會危機
第二節(jié) 財政改革的主要內容 第一章 戰(zhàn)國中晚期泰國的財政改革
第一節(jié) 改革前秦國所面臨的社會矛盾
第二節(jié) 秦孝公時財政改革的主要措施
第三節(jié) 財政改革的效果與意義
第二章 西漢武帝時代的財經改革
第一節(jié) 危機四伏變革方臨的武帝時代
第二節(jié) 武帝時代的財經改革新舉措
第三節(jié) 武帝時代的財經改革成效與基本評價
第三章 西漢中后期的社會危機和王莽財經改革的失敗
第一節(jié) 西漢中后期社會矛盾的全面激化
第二節(jié) 王莽財經改革“方案”的具體內容
第三節(jié) 從王莽財經改革失敗中得到的啟示
第四章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財政改革
第一節(jié)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社會危機
第二節(jié) 財政改革的主要內容
第三節(jié) 財政改革的成效及其評價
第五章 隋代文帝時期的財政改革
第一節(jié) 隋初財政改革前面臨的隱患
第二節(jié) 財政改革的措施及特點
第三節(jié) 財政改革的成就與評說
第六章 唐代中葉的財政改革
第一節(jié) 唐代中葉出現(xiàn)的各種社會問題
第二節(jié) 唐代中葉財政改革的重大舉措
第三節(jié) 唐代中葉財政改革的效果及意義
第七章 北宋神宗時期的財政改革
第一節(jié) 北宋中葉積弱積貧程度的加深
第二節(jié) 北宋中葉王安石主持的財政改革
第三節(jié) 財政改革的作用與局限
第八章 明代隆慶、萬歷初年的財政改革
第一節(jié) 洪武至隆慶間的政治經濟變化
第二節(jié) 以“一條鞭”法為核心的財政改革
第三節(jié) 財政改革的成敗與意義
第九章 清代雍正時期的財政改革
第一節(jié) 雍正即位時所面臨的諸多社會矛盾
第二節(jié) 雍正時期財政改革的幾項有力措施
第三節(jié) 雍正時期的財政改革成效與其在清代歷史上的地位
1.財政來源的衰竭
秦國原來是一個游牧部落,農業(yè)、工商業(yè)經濟本來就比較落后。但自春秋時期秦建國(公元前770年)后,由于定居生活,牧畜業(yè)退居了次要地位,基礎比較落后的農業(yè)則成為經濟中的主要部門。農業(yè)作為主要經濟支柱后,比以前有了明顯的發(fā)展,但這只是和秦以前的農業(yè)相比較而言的,至于和其他國家相比還是比較落后。這主要反映在秦國土地大面積的荒蕪上:“今秦之地方千里者五,而谷不能處二,田數(shù)不滿百萬”。由此可知,土地能開辟出來加以利用的不到1/2,包括易田在內的農田不到一百萬畝。作為以農業(yè)經濟為主要部門的國家,秦國大部分的土地都得不到開發(fā)和充分利用,說明了農業(yè)落后的程度。我們知道,春秋時期秦國出現(xiàn)了鐵,而且鐵已用于農業(yè)生產中,20世紀70年代在陜西鳳翔發(fā)掘的秦公大墓中,出土有三件鐵農具。但鐵農具在農業(yè)生產中的應用卻遠沒有達到普遍的程度,它只能代表生產工具發(fā)展的一個尖端,而不能標志鐵農具的普及。因此,土地依然得不到開發(fā),稀少的鐵器并沒有使秦國農業(yè)擺脫落后的狀況。先進的工具只有掌握在有勞動積極性的勞動者手中,才能真正提高生產力的水平,而秦國在舊的生產關系的制約下并沒有創(chuàng)造出這樣的條件。就以秦國出現(xiàn)鐵農具而言,也不是當時生產力的最高水平,因為在別的國家中已經出現(xiàn)了牛耕,如《國語·晉語》云:“宗廟之犧為畎畝之勤”。水利是反映農業(yè)經濟發(fā)展的一面鏡子。在秦孝公重用商鞅改革(公元前356年)以前,農田水利在別國已經很普及了。如魏國早在魏文侯時,興建“引漳水灌鄴”工程,開渠多達十二條,使大面積的鹽堿地變?yōu)榱继。《史記·滑稽列傳》云:“西門豹即發(fā)民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田皆溉!蔽夯萃跏辏ü361年),又開鑿了運河,引黃河水流入圃田以供灌溉。像這么浩大的水利工程僅在魏國魏惠王即位期間就興建了三處,而在秦國卻很難找到。作為國家財政主要基礎的農業(yè)競如此落后,必然會引起財政收入的衰竭。
工商業(yè)本來也是國家財政來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秦國的工商業(yè)比起農業(yè)經濟來又不占主要位置,若與東方的齊國、魏國等相比更顯得落后。就秦國的工商業(yè)來說,官營工商業(yè)比私人工商業(yè)基礎要好,如青銅的冶煉技術和鑄造水平都較有起色。1978年在陜西寶雞縣楊家溝鎮(zhèn)太公廟村發(fā)掘的秦墓中,有大型的銅器共八件,這些銅器的精美程度可與西周、春秋時代著名的銅器相媲美。但官手工業(yè)主要是為國君宗室服務的,并不能增加國家的財政稅收。私人工商業(yè)雖然可以征收賦稅,但卻沒有什么發(fā)展,像齊國那樣的富商大賈在秦國是寥若晨星。史載秦國境內“藪澤、溪谷、名山、大川之材物貨寶,又不盡為用”。所謂“不盡為用”,即得不到開發(fā)利用,沒有成為國家的重要財源。由此也可知秦國工商業(yè)的發(fā)展程度。為此,商鞅在改革財政時,權衡利弊,實行“重農抑商”政策,保護和優(yōu)先發(fā)展在國民經濟中占主要地位的農業(yè),放松對工商業(yè)的發(fā)展,以盡快建成國家財政的主要來源和稅收基礎。
在中國古代社會,由于征收人頭稅,人口的發(fā)展也是國家的一個重要財政來源。但秦國的人口發(fā)展速度很慢,和各國相比人口是最少的。這主要是舊的生產關系束縛了生產力的發(fā)展,廣大奴隸和平民生活水平極低,造成人口生殖率下降。更重要的原因是人口死亡率較高,奴隸們和庶民不僅因為生活沒有保障而過早夭折,而且還經常被殺害,甚至大批用來殉葬。因此,秦國出現(xiàn)了地曠人稀的現(xiàn)象,國家常為人力缺乏而發(fā)愁。“夫秦之所患者,興兵而伐,則國家貧;安居而農,則敵得休息”。也就是說,國家征兵打仗,就沒有人去從事農業(yè),造成國家財政貧乏;如果都讓大家去耕地,則又不能去打仗,使敵國借機養(yǎng)兵蓄銳,深感“人不稱土也”。另外,在秦國的所有人口中,直接屬于國家控制的很少,大部分人口被控制在奴隸主和舊領主貴族的手里。這些人憑借井田制和分封制以及宗法制度把廣大的奴隸或農奴據(jù)為私有,國君無法向這些私有人口征稅。國家掌握的人口只是少數(shù)的新興地主和小自耕農,由于這些人數(shù)量極少,是征不到多少賦稅的。因此,人口的稀少也造成秦國財政來源的衰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