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河》是余秋雨的首部長篇小說,故事發(fā)生在中國古代的南方,具備驚人美麗的女子孟河在一次“淑女鄉(xiāng)試”中拔得頭魁,引來大批追求者,然而她暗中女扮男裝,乘船踏上了去京城尋找生父的路途。途中,船只突遇冰雪,不僅被冰封在前后無援的河中,眾人也遭遇生死攸關(guān)的求生考驗。在絕境中,船上的考生金河深夜鑿冰救人,卻因凍傷無法趕考。孟河為報恩情冒名代考,卻中了狀元,引出一連串撲朔迷離的意外和磨難,也讓她找到了情之所屬,留下一段沉香般的愛情傳說。
余秋雨寫作生涯首部長篇小說,講述一個在生命絕境中誕生的愛情傳說。故事發(fā)生在古代,孟河和金河,兩個從名字開始就牽連起不可思議之因緣的男女,因一場冰河險遇而相識相知、日見人心。在那個年代,男人如何反叛身份,女人如何反叛性別,一條“破冰”之路徐徐展開。
“這部作品,可以看成我們夫妻倆在絕境中的悲劇性堅持。但故事還是美好的,甚至沒有一個壞人、惡人。真正的藝術(shù),永遠不是自衛(wèi)的劍戟。”
“冰河”既是傳統(tǒng)的一個符號,把人間喜劇式的生命悲喜濃縮地表現(xiàn)出來,同時也吐露了作者閱盡世態(tài)人情后內(nèi)心深處的獨白,現(xiàn)實力度同樣不同凡響,是余秋雨塵封十五年的一封心靈小史。
跌宕起伏、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緊張情節(jié)、詼諧的幽默,融合余秋雨典麗精工的語言風(fēng)格,使小說既通俗易讀,又有濃郁的東方美的意韻。
我在文學(xué)創(chuàng)作上,被讀者熟悉的是散文,被觀眾熟悉的是戲劇。
我的讀者和我的觀眾交叉很少,因此需要向讀者作一點說明。我先后為妻子馬蘭創(chuàng)作過幾個劇本,每次演出都很成功,在境內(nèi) 外創(chuàng)造過很多項最高票房紀錄。
記得在二○○○年臺灣“大選”期間,臺北“國家劇院”外的廣場天天有幾十萬人參加“選舉造勢”,大陸、臺灣沒有一個劇 團敢于在這樣的時間和地點演出,因為每一個觀眾都要披荊斬棘 地穿過密密麻麻的人群才能到達劇場大門,太不方便了。但是, 奇跡般的,居然有人堅持在那里演出,那就是馬蘭,也只有馬蘭。 她在那期間不斷地輪流演出我寫的兩部戲,居然場場爆滿。
在那些難忘的夜晚,我一次次在劇場的門廳里長時間站立, 一邊看著場內(nèi)座無虛席,一邊看著場外人潮洶涌,充分感受到一 個戲劇創(chuàng)作者的滿足。這種滿足,即使把我那么多出了名的散文 書加在一起,也比不上。
我的創(chuàng)作堅持一種自己確認的美學(xué)方式,那就是:為生命哲學(xué)披上通俗情節(jié)的外衣;為顛覆歷史設(shè)計貌似歷史的游戲。
我所心儀的瑞士已故作家迪倫馬特(Friedrich Dürrenmatt)創(chuàng)建過一種“非歷史的歷史劇”,我在他的模式上再加一個:非通俗的通俗劇。
這是用藝術(shù)的手段,實行對哲學(xué)和歷史的“解構(gòu)”。但到最后,藝術(shù)也就完成了自己,而不再僅僅是手段。
我對這種藝術(shù)追求非常著迷,只想一以貫之,不想頻頻轉(zhuǎn)換。
很早就有幾位資深的評論家指出,我似乎對中國古代那種險峻的“邊緣視角”很感興趣,例如《白蛇傳》中人與非人的邊緣 視角,《女駙馬》中女性和男性的邊緣視角,《紅樓夢》中天真和 徹悟的邊緣視角,等等。他們的判斷是對的。在我看來,邊緣視 角也是一種互仰、互妒、互持、互生的視角,在寫作中具有無可 置疑的深度。我為中國文化所具有的這種潛在素質(zhì)而深感安慰。
應(yīng)該是從《秋千架》開始,我的這種追求就聚焦于性別邊緣 的視角上了,一連寫了好幾部順向延伸的劇本。因為這個視角比 其他幾個視角更溫和、更普遍,因此也可以更現(xiàn)代。
這部《冰河》(故事到劇本),正是幾度延伸的歸結(jié)性成果。 幾度探索,馬蘭都親自主演。書后所附劇照第 213 頁、第 215 頁、 第 222 頁、第 223 頁中的女主角,都是她。最近一稿,由她的學(xué) 生們演出,她任總導(dǎo)演。
所謂“故事”,其實也就是小說。在這里標為“故事”,是想 顯現(xiàn)一個完整的故事和劇本之間的關(guān)系。環(huán)視四周,我發(fā)現(xiàn)很多 朋友和學(xué)生的劇本寫作往往只以場面效果、表演幅度、語言節(jié)奏 為出發(fā)點,結(jié)果,雖有大量的片斷精彩,卻失去了故事的整體張 力。為此,我一向重視故事的“單獨講述”和“事先講述”,認為 這對于克服目前我國在戲劇、電影、電視創(chuàng)作領(lǐng)域的共同弊端具 有重要意義。我在這本書中把故事列于劇本之前,并把故事寫得 比劇本細致很多,放松很多,就是要體現(xiàn)這方面的倡導(dǎo)意圖。這 是一個寫作教師的職業(yè)習(xí)慣,主要是面對學(xué)生。
劇本,展現(xiàn)了自己不同于故事的獨立風(fēng)范。有些在文學(xué)創(chuàng)作中頗為麻煩的魔幻手法如“天人對話”,放到劇場空間中就得心應(yīng)手了。相反,文學(xué)故事中十分重要的宗教哲學(xué)、終極思考,在演出中就很難充分呈現(xiàn)。我把兩個本子放在一起,而且故意在劇本中保留了諸多舞臺指示,可以讓學(xué)生更清楚地理解戲劇的特性。
出版這部《冰河》,對我本人也有一點“洗冤”的作用。社會上有一種傳言,說我讓馬蘭離開了舞臺。理由呢?據(jù)說因為我是“教授”,不希望妻子上舞臺。這種傳言忘記了一個最基本的支點,我這個“教授”雖然覆蓋面頗廣,但起點性的專業(yè)身份卻是“戲劇教授”,而且,是《世界戲劇學(xué)》、《中國戲劇史》的作者。我 太知道馬蘭當時在中國戲曲表演領(lǐng)域已經(jīng)達到了什么高度,在東 方劇場藝術(shù)的革新中又處于什么地位,因此不斷親自為她寫劇本。 既然如此,我怎么會讓她離開舞臺呢?
知道內(nèi)情的人都明白,她離開是被動的,直接原因是婉拒參 加一次“重要的聯(lián)歡會”。重要,當然是有要人光臨,但馬蘭的理 由很單純:“我只會表演,不會聯(lián)歡!本糯坞娫挻叽,都是同樣 回答,那就理所當然地被冷凍。她三十八歲時被迫離開,等于徹 底失業(yè),因為外省沒有那種劇團。
九次電話,我都在旁邊。我贊賞她的堅持,又心疼她的失業(yè)。 但我卻完全無能為力,因為當時自己也已基本失業(yè)。我辭職后本 想一心寫作,卻受到上海一股文化孽力的誹謗,而當時全國的多 數(shù)媒體都在渴求誹謗。于是,我們這對失業(yè)的夫妻逃來逃去,都逃不掉壓頂?shù)撵鍤。我在《吾家小史》的后半部,描述過這種處境。
因此,這部作品,也可以看成我們夫妻倆在絕境中的悲劇性堅持。 但是,故事還是美好的,甚至故事里邊沒有一個壞人、惡人。
由此可見,我們的創(chuàng)作并非是對自己處境的直接回答。
余秋雨,浙江余姚人,當代著名散文家,文化學(xué)者,藝術(shù)理論家,文化史學(xué)家。著有《文化苦旅》《霜冷長河》《君子之道》等。他的書籍長期位居全球華文書排行榜前列,僅中國臺灣一地,就囊括了白金作家獎、桂冠文學(xué)家獎、讀書人最佳書獎、金石堂最有影響力書獎等一系列重大獎項。
近十年來,他憑借著考察和研究的宏大資源,投入對中國文脈、中國美學(xué)、中國人格的系統(tǒng)著述。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北京大學(xué)、《中華英才》雜志等機構(gòu)一再為他頒獎,表彰他“把深入研究、親臨考察、有效傳播三方面合于一體”,是“文采、學(xué)問、哲思、演講皆臻高位的當代巨匠”。
自二○○二年起,赴美國哈佛大學(xué)、耶魯大學(xué)、哥倫比亞大學(xué)、紐約大學(xué)、華盛頓國會圖書館、聯(lián)合國中國書會講授“中華宏觀文化史”、“世界坐標下的中國文化”等課題,每次都掀起極大反響。二○○八年,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頒授成立“余秋雨大師工作室”,F(xiàn)任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秋雨書院”院長、香港鳳凰衛(wèi)視首席文化顧問、澳門科技大學(xué)人文藝術(shù)學(xué)院院長。
一
一部小說能不能在第一時間吸引最粗心的讀者,關(guān)鍵在前兩頁。因此,很多作家常常以強刺激的場面開頭,再繞個圈子說回去。
這部小說不這么做,一上來就平鋪直敘。如果有些讀者不想看下去了,那就應(yīng)該離開,我鞠躬相送。只因為故事發(fā)生在古代,不能不把背景交代一下。交代總是枯燥的,而枯燥又常常掩蓋著精彩。
但又不能交代得太多,以免讓留下來的讀者從藝術(shù)的云層跌落到歷史的泥灘。
地點在中國南方,那里有一條大河,穿越很多密林、峭壁、險灘,卻依然潔凈。人們還沒有靠近河岸,就能聞到一股強大的生命氣息。
在中國古代,大家信奉“父母在,不遠游”的儒家倫理,國家又實行“重農(nóng)抑商”的政策,因此在河流上很少有遠行的船只,永遠是波闊浪靜、人跡杳然。
千百年來,朝野推崇的遠行,僅是三年一度的科舉考試?婆e考試,是全國規(guī)模的文官選拔制度。這也是中國男子企求發(fā)達的唯一出路。任何男子,只要通過一場文化考試,就能擔任各級官員。否則,只能埋首耕稼,老死鄉(xiāng)間。這一來,很多男子的畢生精力,就是拼考試,一直拼到人不像人。因此,這三年一度的遠行,既是一種全民的夢幻,又是一種全民的荒誕。
這種為考試而發(fā)起的遠行,也可以走陸路。但陸地上山崖太多,匪賊太多,因此多數(shù)選擇走水路。
那連綿的書生風(fēng)帆帶出過多少故事?實在不能盡數(shù)。今天故事的起點,是兩位老太太。一位是戚太太,一位是胡太太,都因為輔佐丈夫抗擊海盜有大功,被先皇頒封為“誥命夫人”,F(xiàn)在,兩位丈夫和頒封的先皇都已不在人世,她們只在享用來日無多的尊榮。
回顧平生,她們只有一件事不痛快,那就是沒有機會顯示她們的文化等級。
“憑什么科舉考試只考男子?如果允許女子參試,你我會是什么模樣!”這是她們晚年最常發(fā)的抱怨。
有一次,胡老太拿到了近幾屆狀元試卷的抄本,看完哈哈大笑,說:“這是九州上下第一名?連天地也要嘲笑華夏無人!”
她坐轎換船,找到了戚老太,幾經(jīng)商議,決定舉辦一次“淑女鄉(xiāng)試”,范圍就在她們所在的兩府之內(nèi)。
“淑女鄉(xiāng)試”,既違背了男尊女卑的祖訓(xùn),又沖撞了科舉考試的鐵則。但她們的身份使她們有資格這么做。在中國古代,不管在什么場合,老祖母出來,天搖地動,何況還是“誥命夫人”。
這次“淑女鄉(xiāng)試”,經(jīng)過三輪篩選,終于讓一個叫孟河的女孩脫穎而出。
有了這個結(jié)果,胡老太又有了新主意。她先讓手下的女侍去看看孟河長相如何,得到的回答是非常出色。于是,她決定要在鬧市區(qū)搭臺展示,為淑女再爭風(fēng)光。
戚老太魄力更大,她通知胡老太,把兩人年輕時最喜愛卻又不敢穿的服裝裙袍各選十套,讓孟河一次次穿上現(xiàn)身。
由于“淑女鄉(xiāng)試”本來就牽動遠近,再加上這次麗服展示的預(yù)告,可以想象,那天的盛況會是多么驚人。這可能是整個中國歷史上少有的選美典儀,而典儀的主角只有一人,那就是孟河。
兩位老太太很滿意看到了年輕時的自己。她們只覺得臺下的一聲聲歡呼都與自己有關(guān),因此還不時地露出蒼老的羞澀。像天下的一切女性一樣,一羞澀,就會紅著臉偷看旁邊的女人。兩位老太太在相互偷看中重新想起了自己的年齡,才不再羞澀。
臺下民眾沒有注意兩位老太太,讓大家感到滿意的是,今天在臺上看到了夢想中的女神。很多妻子都在防范著丈夫灼熱的目光,而自己的目光卻比丈夫更加灼熱。
據(jù)一位算命先生說,從那天起,兩府之內(nèi)大批的公子、才子、浪蕩子,全都成了傻子,也就是經(jīng)常把孟河掛在嘴邊的傻子。
她究竟是誰?家在哪里?有無婚配?……這一連串的問題,連最有修養(yǎng)的男子都在捉摸。
兩府之內(nèi),本有媒婆三百五十多人。幾個月下來,她們家的門檻快要被踩平了。但是,幾乎所有的媒婆都找不到孟河。托媒的男子一次次久等無望,使得那些媒婆也只好直言自己無能為力。
只有一個姓郝的媒婆,在多方打聽之后,從一個賣柴老漢的粗粗描述中聽出了一些端倪。她順著那個老漢的指點,經(jīng)過半個月的蹲守,確認了那扇小院的門。
孟河和母親,住在河邊的一個小山村里。父親在孟河出生那年坐船到京城參加科舉考試,但一去整整二十年,再也沒有回來。就在一個多月前,母親突患重病離世,現(xiàn)在孟河完全是單身一人過日子了。
孟河的母親去世,郝媒婆是知道的,她還幫助料理了后事。但她知道,治喪期間絕對不能做媒。按照當?shù)仫L(fēng)俗,喪期以“七”為計算單位,到了七個“七”,也就是四十九天,喪期就滿了。所以,第五十天的那個晚上,郝媒婆來敲孟河的門。
事情實在是很急了,她帶來了一群新的追求者。四十九天喪期囤積下了一大批,而這群人更特殊,明天就要搭船到京城趕考。
那個時代的中國男子,最高的人生理想是兩項:“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也就是娶到一個好妻子,考上一個好位子。這兩件事,最好都在年輕時一起辦妥,兩全其美。因此,他們都想在上船前見見孟河。先讓孟河選,再讓朝廷選。
今天晚上,他們已經(jīng)把明天出發(fā)的行李打好了,跟著郝媒婆來到了孟河的山村。
郝媒婆是這一帶唯一的“社會活動家”,與上上下下、前后左右、各家各戶都搭得上話。她年齡并不大,才三十多歲,但為了展現(xiàn)老成干練,卻在頭上包著兩片黑布束,走路時胖胖的身軀喜歡扭動,說話時沙沙的嗓音顯得誠懇。
今天她從央求她說媒的考生中,挑了六個,來見孟河。她做媒婆也有年頭了,但從來沒見過那么多年青男子,站在自己面前任自己挑選。細細比較的時候,自己還有點臉紅心跳。孟河家是一個柴門竹籬的小院子,柴門前有一座架在山澗上的小橋,小橋那頭是一個涼亭。這夜月色明亮,柴門、小橋、涼亭都看得一清二楚。郝媒婆領(lǐng)著考生們來到?jīng)鐾,看著小橋(qū)γ娴牟耖T一笑,便做手勢讓六位考生躲在涼亭后面的樹叢中,自己就跨著大步過了小橋。她在柴門上輕輕地敲,邊敲邊叫孟河。里邊完全沒有回應(yīng),她又從竹籬笆的縫隙往里看,再呼叫拍打,還是沒有回應(yīng)。
她回身看了看涼亭邊,又轉(zhuǎn)臉對著籬笆說:“孟河小姐,你不點燈,但我知道你在里邊。我做媒半輩子,從來沒有遇到過這么多趕不走的男子,也從來沒有遇到過這么一扇敲不開的小門。昨天已經(jīng)是‘七七’,喪期滿了,可以開門找個人成家了。要不然,一個人住在這山上,還不悶死!你難道還能像你母親,丈夫失蹤二十年,一直單身一人?”
院子里還是沒有動靜。
過了片刻,郝媒婆想到了一個辦法,笑著說:“一個女子面對這么多男子,也為難你了。這樣吧,既然你不好意思出面,就躲在門縫里看。我讓六個考生在涼亭上排著個兒亮一亮,你如果看中,悄悄告訴我一個號碼就可以了。今天月光好,看得見。”
……